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妇产科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28例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导致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出血发生时间及构成比,并根据统计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子宫切口裂开和重度贫血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构成比均比较高,分别为32.14%、17.86%、14.29%和14.29%;而胎盘和胎膜残留也是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构成比为10.71%;术后3d内、术后1周内出血的构成比均较高,分别为42.86%和21.43%,术后3周内和术后6周内出血的风险也较高,6周后出血者占比为7.14%。结论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中晚期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且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子宫切口裂开和重度贫血等均是常见原因,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需要对合并上述原因者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预防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明显降低、心理状态显著改善,GQOLI-74评分高、生活质量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用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晚期脑卒中患者使用临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为(63.8±4.3)分。研究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躁的情绪,减轻其患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临终护理 晚期脑卒中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其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按照血小板计数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症,30例),观察2组(中度血小板减少症,30例),观察3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0例)。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血小板计数正常的妊娠妇女80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主要病因,观察各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等指标以及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程度与贫血、早产及产后并发症、围生儿结局关系。结果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别占61.3%和12.5%;观察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组均未出现产褥感染,但观察2组与观察1组间,观察3组与观察2组间比较,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24、20.256,P<0.05);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6、18.198,P<0.05);观察组各组新生儿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无死亡,各组间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2组与观察1组间,观察3组与观察2组间比较,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7、17.028,P<0.05);且随着母体血小板严重程度的加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呈上升趋势。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与贫血、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等指标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结局 新生儿 贫血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在早期接受治疗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对医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290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均有完整的临床治疗和妊娠结局相关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早期治疗分为早期组(n=158,接受早期治疗)和延迟组(n=132,未接受早期治疗)。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并借助SPSS16.0软件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早期组剖宫产率、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总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均远低于延迟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应当早期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还可显著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妊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早期治疗 妊娠结局 产科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者24例为对照组,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者26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另外对比两组宫内妊娠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流产、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窘迫不良妊娠结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与开腹手术相比不显著增加宫内妊娠不良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内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门诊进行筛查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产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总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高危妊娠孕妇中给予产前管理,有效提高孕妇的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孕囊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的特殊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我国二孩政策放开,CSP呈上升趋势。如其未得到及时恰当的诊治,则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腹腔妊娠等,导致患者子宫切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关于CSP的治疗尚无明确指南,笔者从CSP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与治疗来综述CSP的诊疗现状与进展。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病因 诊治
  • 作者: 邓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160
  • 简介: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宫内着床发育的现象,是妇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状,根据不同的着床位置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和腹腔妊娠。输卵管妊娠是最为常见的一类,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宫外孕。该病具有病情进展速度快、起病急速等诸多特点。经临床大量资料显示,宫外孕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妊娠妇女中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主要与女性的性生活年龄趋于低龄化、人工流产次数增加有关。该疾病对广大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降低其对患者的影响,必须早发现、早干预。彩超由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与特异性等优点而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附件包块、子宫内膜、滋养层血流以及子宫及输卵管动脉这几个方面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应用价值展开讨论。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
  • 作者: 邓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160
  • 简介:随着近些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出生缺陷正在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出生缺陷不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而且存活的新生儿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产前超声筛查是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进行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其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的优点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超声诊断仪器得到迅速发展,对提高胎儿畸形的发现率,对降低出生缺陷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我国国内超声检查标准各地域存在差异,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也并不相同。所以,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为主题阐述意见。

  • 标签: 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抽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妊娠者作为对比对象,比较其并发症和分娩情况。结果80例效果均良好。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无孕产妇或新生儿窒息。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能保证妊娠质量、减少并发症、维护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糖尿病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实施MTX序贯疗法和宫腔镜下清宫术相结合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患者经宫腔镜+MTX+米非司酮治疗后血HCG降至理想水平,术后一周复查血HCG降至正常。结论药物治疗加宫腔镜下清宫术对子宫切口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心理护理是手术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切口妊娠 MTX序贯疗法 米非司酮 宫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为一种妇科常见急腹症,是导致孕妇孕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剖宫产率实施增加,该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受到临床广泛关注。随着腹腔镜、阴道超声以及高敏度血β-HCG测定水平提高以及临床广泛应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得到明显提高。为了保证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前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以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本文就异位妊娠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高危妊娠的临床监护和护理保健,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孕产妇120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早期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监护,认真做好保健工作,大大降低了高危妊娠的危险性。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的临床监护和护理保健,使高危孕产妇顺利通过妊娠和分娩。

  • 标签: 高危妊娠 孕产妇 临床监护 护理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6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组,A组30例再次进行剖宫产,B组30例进行阴道分娩;再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初产剖宫产产妇作为C组,30例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作为D组。对比四组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象异常升高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较高可行性,分娩出血量和产程时间并不会显著上升,并且新生儿结局较好,推荐首选阴道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妊娠 阴道分娩 管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盘作为连接胎儿与孕妇的重要器官,就药物而言,尽管在转运过程中破坏或改变,或者因为分子量和可溶性等原因限制转运,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够通过所谓的胎盘屏障,不同程度地进入到胎儿体内。由于胎儿的身体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像母体一样正常代谢,因此进入到胎儿体内的药物可能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用药分类标准及原则,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妊娠期 用药标准 用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其治疗依从性(86.67)%、空腹血糖指标(5.38±0.42)mmol/L、餐后2h血糖指标(6.41±1.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17±0.32)%、并发症发生率(3.33)%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该护理模式极大的减少了产妇分娩的风险。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妊娠期 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知信行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知信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33±0.72)mmol/L、(9.77±1.29)mmol/L及(5.82±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3±1.41)mmol/L、(10.98±2.11)mmol/L及(6.93±1.94)%(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5%(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知信行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