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在其心理冲动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该心理冲动是行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发生冲突产生负面情绪不能得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防卫冲动。与社会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要么超出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限制,要么没有达到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抛弃,但都是社会归属感缺乏的表现。这种归属感的缺乏导致行为人产生异常心理防御,即用反向或者投射方式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以满足内心的畸形平衡。因此,探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既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刻画,也有利于犯罪预防。

  • 标签: 犯罪心理 社会归属感 刻画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职医务人员561名,对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结果561例医务人员中,具有工作倦怠现状的456例,检出率为81.28%,其中轻度工作懈怠率较高。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我国老龄化趋势形式严峻,养老、安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社区养老是一个新型的人性化养老模式,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需求是较为关键的社区服务项目之一,而医务社会工作对于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探讨了医务社会工作在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中的必要性和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医务社会工作在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中发挥出更好的力量和作用。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
  • 简介:采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山西某高职院校1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源于信息支持,其后是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男生在信息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得分低于大二学生;在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维度,城市学生、乡镇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维度,网络使用时间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情感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工具性支持与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生源地和工具性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 标签: 网络 社会支持 高等职业学校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肠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关系。方法对48例肠结核患者及对照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定,结果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肠结核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尤其以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显著(P<0.01)。肠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健康评分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结核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社会支持低,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支持状况密切相关。

  • 标签: 肠结核 心理状况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比较高中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选取145名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为被试,施测社会支持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比较他们在两个量表各个维度上的异同,以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结果(1)文理科学生在两个量表上的得分没有差异;(2)男女生在两个量表上的得分也没有差异;(3)高中生与研究生在社会支持上有显着差异;(4)高中生与大学生、研究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均有显着差异;(5)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着相关。结论不同层次学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正相关。

  • 标签: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量表 主观幸福感量表 大学生 文理科学生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市于2005年7月启动了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以下简称“干预工程”)政府实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以“预防为手段、宣教为载体、网络为平台、筛查为基础、诊断为依据”的一体化综合干预体系,使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4年9.33‰降至2010年6.62‰,总体下降29.02%。

  • 标签: 出生缺陷 母婴健康 实事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我市三家医院74位助产士发放问卷,调查助产士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压力来源,并分析助产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发现,我市助产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中“工作环境较差(空间小)”、“医生对助产士过分挑剔”、“与管理者发生冲突”、“社会缺少对自己的尊重”是助产士心理压力主要来源。助产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中的上级支持、同事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相关。回归性分析发现家庭支持、上级支持与心理健康为负向相关;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为正向相关。结论缓解助产士心理压力,减少工作量,尊重助产士,提高同事、上级支持力度可缓解助产士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健康。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健康 压力来源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09-2018.09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进行干预,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困扰中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其内心不良情绪的改善较为突出,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 标签: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围绝经期 心理困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线为社会功能的综合干预模式来对儿童孤独症进行的治疗。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诊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5例患者来进行临床各方面指标观察,进行对比分析。多元化拼版式模式结果研究组儿童在基础的基础认知,交流互动方面以及CAR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其中交流互动以及CA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表达方面几乎没有差别(P>0.05)。讨论主线为社会功能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于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多元化拼版式模式,在语言表达上几乎没有差异的同时,基础认知要高于后者,尤其在交流互动和CARS上更是明显提高。说明前者用社会功能这条主线,准确的对患儿的根本解决点实施分层有效的治疗,依次把问题按照顺序一一进行解开,比后者的目标模糊,逻辑不清等方面解决的效果更好,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借鉴。

  • 标签: 社会功能为主线 综合干预模式 多元化拼版式模式 儿童孤独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技能训练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技能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于训练前及训练8周末,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组MRSS、SDSS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评分差别均具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技能训练可以提高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目的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反应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方法本文选材于在非典流行期社会突发事件中对900名市民采用及时的自编心理应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找出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应激反应,从中寻找心理应对干预策略。结论对在社会突发事件中调整市民心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有其重要意义。

  • 标签: 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反应 市民
  • 简介:摘要在回顾既往关于女性不孕症社会心理情况与心理干预进展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当前女性不孕症社会心理现状与心理干预进行了解与分析,结合女性不孕症社会心理现状与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心理学,护理学等学科知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女性不孕症 社会心理现状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并观察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BPRS评分。结果观察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交往评分及B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BPRS评分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建医院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建立科学的护理管理培训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新建医院9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总评分是171.50±22.06分,社会支持评定得分是42.26±6.97分。护理管理者核心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因婚姻、学历和职务的不同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建医院护理管理者的核心能力和社会支持为中等水平;主观社会支持是影响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强主观社会支持,可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新建医院 核心能力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乡中学生学习成绩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状况。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测验量表(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个性特征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结论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改善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可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 个性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本研究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正负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休闲活动、幸福感总分分别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1);工作与社会适应和经济或身体变坏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幸福感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呈负相关(P〈0.05);③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幸福感总分均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恋爱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P〈0.0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家庭内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休闲活动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④家庭外支持、正性事件总分、独生子女3个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值为37.3%。本研究表明,可以从刺激增加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提供更多的家庭外支持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