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无效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0例血液病患者根,观察共1006例次的单次采血小板输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AL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66.5%,AA组72.1%,ITP组51.5%,三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L、AA组未发热组其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发热组(P<0.05);AL组脾脏肿大组与无肿大组、DIC组与无DIC组其输注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O.05);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注有效率53.0%显著高于骨髓移植组38.5%(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无效原因较为复杂多余,输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血小板计数及出血量进行综合性分析,避免发生输无效。

  • 标签: 血液病 血小板 输注无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为接受喉显微手术病患手术麻醉中预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0月收治的88例接受喉显微手术治疗的病患作为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手术麻醉的对照组44例,常规手术麻醉基础上预右美托咪啶的实验组44例,分析比对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T0、T1、T2、T3阶段的MAP、HR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1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73%(21/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中进行预右美托咪啶镇静可有效提高手术麻醉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喉显微手术 右美托咪啶 手术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应用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率先在兰州地区对321例缺血性脑病患者(包括糖尿病脑梗塞)观察治疗。方法通过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处理后的基液,PO2由21kPa上升至100-120kPa,再联合相应的中药提取物(疏血通、血塞通、灯盏花等)静脉输入。1日1次,10次1个疗程,一般治疗期为2-3个疗程。结果高氧医用液体静脉治疗方法对脑梗塞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都取得较好疗效。在减轻心脑血管缺血症状,帮助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有明显作用,对四肢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改善。结论高氧医用液体静脉治疗对脑梗塞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有肯定疗效。

  • 标签: 高氧仪 液体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1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集束化护理,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19例新生儿则实施常规护理,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输高危药物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输液引起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高危药物 输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药速度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11月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经腰穿针注入0.5%罗哌卡因2mL注入蛛网膜下腔,药速度分别为A组1mL/5s,B组1mL/10s,C组1mL/15s,后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疼痛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最低血压(MAP)变化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比较,A组T10阻滞出现时间明显早于B组和C组,最高阻滞平面明显低于B、C两组,蛛网膜下腔药后的5min、10minMAP明显低于B、C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多项指标评定,0.5%罗哌卡因注入速度为1mL/10s时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剖宫产,安全性高,效果最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阻滞 注药速度 罗哌卡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嵌顿痔急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外剥内扎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结果手术治疗嵌顿痔85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2~16d,随访1年,均无感染、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论该术式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疗效确切可靠,可避免患者二次择期手术。

  • 标签: 嵌顿痔 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奥沙利铂加热输的外周神经毒性情况。方法观察组用热水袋或贮水式贴身电暖宝加热靠近头皮胶线端输液器,让输入体内的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升高但不致于破坏药物性能,对照组常规输入奥沙利铂液,观察两种方法输入奥沙利铂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冬季将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加热至〈30℃输,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更轻,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0)。结论冬季加热温度至〈30℃输奥沙利铂液体,可减轻其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冬季 加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在今后的治疗中值得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5例实施鼓室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5例实施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81.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 鼓室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喉显微手术麻醉应用右旋美托咪啶进行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喉显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进行喉显微手术,研究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进行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T1、T2及T3时间点心率,高于T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及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低于T0(P<0.05);研究组T1、T2及T3时间点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2及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研究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了良好,值得在临床升推广应用。

  • 标签: 喉显微手术麻醉 右旋美托咪啶 预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输白蛋白疗法的护理经验。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措施。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腹水消退,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静脉输白蛋白疗效明显,能促进症状缓解,改善全身状况,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肝硬化 白蛋白 放腹水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奥曲肽组(n=9)和对照组(n=10)。确诊时即皮下注射奥曲肽250ug,随后在1小时内,持续静滴奥曲肽0.5ug/Kg/h,两组其他治疗措施均相同,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治疗。治疗48小时后,包括血细胞比容减少10%以上,血清白蛋白低于32g/L,血清钙低于2.0mmol/L的不良预后相关指标均显著减少。奥曲肽组动脉血氧分压降至10Kpa以下,血清白蛋白降低20%以,以及血红蛋白降低2g/dL以上的发生均显著减少,而且患者所需镇痛剂更少。此外,奥曲肽组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其他生理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均有改善趋势。本研究表明静脉输奥曲肽可以减轻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控输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ASAⅡ-Ⅲ老年全麻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推依托咪酯,观察组应用靶控输依托咪酯,对两组患者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次数、心率、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5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次数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例数、心率、停药至唤醒时间、术后5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采用靶控模式输依托咪酯,其起效及苏醒迅速,能更有效、迅速地抑制围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反馈输丙泊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靶浓度控制输(TCI)组(A组)、BIS监测TCI组(B组)、BIS闭环反馈输丙泊酚组(C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三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不良反应以及MAP、HR及BIS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相比,T2时间点各组MAP、HR及BIS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T2时间点BIS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闭环反馈输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闭环输注 丙泊酚 宫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恒速动态输卵管造影的不同造影剂推速度对造影结果的影响,获得临床效能较好的推速度。方法对本院1146例不孕症患者行不同推速度的恒速动态输卵管造影并分组,A组推速度4ml/min,242例;B组为8ml/min,261例;C组为12ml/min,232例;D组为20ml/min,211例。比较4组的曝光时间、复通率、假阳性率及逆流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曝光时间高于其他组(p<0.05),而输卵管近端及远端复通率低于其他组(p<0.05);A组和D组的假阳性率高于B组和C组(p<0.05);D组的逆流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推速度为8ml/min和12ml/min时,HSG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卵管造影 恒速动态观察 推注速度 假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塞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便秘的适宜方式。方法随机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2例,采用14~16号导尿管插入直肠10~15cm,将开塞露自导尿管缓缓灌入;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方式直接灌注。观察比较不同灌注方式对排便量,排便率及排便次数的影响。结果两组的排便量,排便率及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开塞露肛可防止药液外溢,能充分软化大便,使排便量增加、排便彻底,排便次数减少,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便秘 开塞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泵持续输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微泵持续硬膜外药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在麻醉前、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时的心率(HR)、收缩压(SPB)、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插管后5min、切皮时的SPB、MAP升高显著高于观察组,HR显著快于观察组,P<0.05。结论微泵持续输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用于腹部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锁定技术进一步探讨,找到提高锁定成功率并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医护射线暴露的方法。方法根据髓内钉远端锁钉钉孔间距及不同髓内针尾部直径大小调整瞄准模块结合芯系统准确置入远端锁钉。结论临床上用可调式模块结合芯系统在髓内钉远端置钉锁定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可调式模块 芯钻系统 交锁髓内钉 远端锁定 股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