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了2016年9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了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42例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采取双盲法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仅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的单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的结合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之间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以及治疗后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组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血液灌流以及血液滤过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急性百草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为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抑酸剂等内科保守治疗,同时加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血液灌流,先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CRP、TNF-a及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TNF-a及C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部症状好转时间、血液净化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20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抽签划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尿毒症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舒适护理治疗,比较两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对照组对比(14.87±3.88VS20.50±4.25)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毒症患者食欲不振改善、皮肤瘙痒缓解以及骨痛症状减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平稳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舒适护理治疗,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改善睡眠和食欲。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治疗CKD5期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CKD5期血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HP+HD)与对照组(HD)组,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瘙痒缓解程度,测定治疗前后血β2-mG、iPTH数值。结果治疗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有效率93.75%;观察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有效率13.33%,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β2-mG(P<0.05)、iPTH(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β2-mG及iPTH,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beta 2-mG iPTH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接受的84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组,分别是A组和B组,分别进行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血磷、甲状腺旁腺激素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整体优势明显,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营养不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痒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120例该类患者分组治疗对比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皮肤瘙痒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PTH、磷及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痒可有效清除血清毒素。

  • 标签: 肾衰竭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百草枯(PQ)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96例,按临床治疗方式分组42例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54例HD+HP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64.81%,83.33%)与对照组相比(26.19%,42.86%)相比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SCr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21d,观察组的肺纤维化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HD+HP治疗PQ中毒能够保护和维持肺肾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1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55%,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可显著改善瘙痒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透透析+血液灌流(HD+HP)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三组血液透析(HD)组2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25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2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D+HP、HDF组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H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D+HP、HDF组的PTH清除率优于HD组(P<0.05),HD+HP组与HDF组的PTH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降低PTH有差异,其中HD+HP组、HDF组较HD组相比,能更好的清除PTH,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净化 尿毒症 PT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透半年以上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对照组单用血液透析(HD)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HD+HP组治疗后中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显著下降,HD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HD+HP组治疗后睡眠、皮肤瘙痒、食欲、头晕、骨痛和高血压改善明显优于H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灌流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缓解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同时血液灌流弥补单纯血液透析缺点和不良反应小,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间歇使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血液净化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0例,均为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救治。结果观察组CHE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阿托品应用剂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对照组多脏器衰竭、循环衰竭、脑水肿,呼吸衰竭死亡2例,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救治,可显著缩短恢复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灌流(HP)与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治疗有机磷中毒,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的方法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应用总量明显少于血液灌流组(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人。A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B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C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三组病人分别测量观察起始、第3个月、6个月透析前CRP,IL-6,TNF-α的血清含量。测量时间为观察起始,观察第3个月、6个月。结果HDF及HD+HP治疗组3个月及6个月后较观察前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较同期治疗的HD组患者水平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HD治疗组3月及6月后CRP、IL-6、TNF-α水平无明显改善。结论MHD患者均存在微炎症状态,HDF及HD+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应用透析机和血液灌流器对3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并充分做好灌流前准备,灌流中监护,灌流后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结果3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血液灌流中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交叉感染,防止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是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有机磷中毒 重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8例,对其采用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实施干预。分析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临床干预模式满意度、血液透析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血液透析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研究对象对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临床干预模式满意度达到94.7%;血液透析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血液透析干预计划共实施(18.92±4.25)d。结论应用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 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715例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都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因素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心脏病,探讨其中发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89例的危险因素。结果PCI的症状明显;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因素具有关,具有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的PCI的发病率高于不具备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及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及时控制这些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后循环 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分析护理配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配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进行严密地观察、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灌注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蜂毒对循环系统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溶血、抗凝血、降粘、改善微循环和降血胆固醇等,因而可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 标签: 蜂毒 循环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卫生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管理模式运用到手卫生管理中。并对实施前后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手卫生知识掌握及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考核得分由76.7分提高至90.7分,洗手依从率由59.50%提高至85.77%,洗手正确率由73.3%提高至91.4%。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使手卫生管理得到了持续质量改进,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

  • 标签: PDCA 手卫生管理 应用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