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应用在小儿热性惊厥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以随机法将患儿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并分别为其使用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地西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vs6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5%vs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不仅疗效显著,安全性也较高,临床应为患儿积极联用这两种药物。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小儿热性惊厥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术后发热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146例行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热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146例患者术后发热41例(28.1%),其中低热36例T38~39℃、5例T>39℃,1例出现脓毒血症,经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PCNL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及时给与相应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发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急诊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急诊发热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中药组(n=60),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中药组患者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患者退热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急诊发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柴胡汤配方颗粒 加减治疗 急诊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的乙醇冰袋的降温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0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自制乙醇冰袋与普通冰袋进行大动脉冰敷降温效果对比。结果自制乙醇冰袋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冰袋。结论液态乙醇的冰点低,在-117℃才可以凝固,根据一定溶剂中溶有一定量的溶质时则形成溶液沸点上升,冰点下降,将盐融入冰水中可获得冰点为-21℃的低温,使得自制的乙醇盐水冰袋低温持续时间显著延长,降温效果优于普通冰袋降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护理的效果,减少患儿的痛苦。方法对100例患儿采用中药自拟方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与护理。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小儿外感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芬待因治疗发热病人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我厂门诊补液病人223人,随机分为两组,洛芬待因治疗组123人,安痛定对照组100人结果本组显示洛芬待因的退热作用效果持久而稳定,显效率高。总有效率达99.99%,结论洛芬待因治疗急性发热病人的退热疗效好。

  • 标签: 洛芬待因 安痛定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上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月—2013年11月对收治的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中医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达95.56%;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22%。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5,P<0.0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1.5±0.82)d较对照组(2.28±1.03)d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的退热作用迅速而持久,可提高疗效及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四逆散 治疗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外感发热中药足浴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外感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对外感发热患儿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有效使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并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外感发热 小儿 中药足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伤科手术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身痛逐瘀汤)和对照组(头孢替安),各3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94.4%、(196.2±12.0)min、(11.7±2.1)h,均著优于对照组的77.8%、(102.6±11.4)min、(5.7±1.2)h,P<0.05。结论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效果显著。

  • 标签: 骨伤科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身痛逐瘀汤 头孢替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非感染性发热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其治愈率达100%。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确切。

  • 标签: 产后发热 非感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本院接收的小儿感冒发热患儿中,对其中的7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入院治疗,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8例,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小儿退热栓治疗研究组患儿,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退热栓在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中发挥着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临床上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退热栓 小儿感冒发热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热患者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热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发热情况、SAS及SDS评分。结果对照组总发热率28.9%高于研究组11.9%,且SAS及SDS评分均多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热患者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儿清解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24例(对照组)小儿外感发热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利巴韦林、清解汤治疗,另选取同期38例患儿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服用退热药次数2.4次,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6.4小时,对照组为4.6次和24.6小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5%和84.2%,两组对比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儿清解汤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外感发热 健儿清解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与C反应蛋白(CRP)在发热患儿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某院发热患儿526例,健康对照组382例,各按年龄段分3组。分别检测CRP和WBC,t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WBC计数和CRP均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各年龄段WBC计数有显著性差异,CRP值较WBC计数有更大的离散性。结论CRP和WBC计数均可作为发热患儿早期诊断指标,二者结合有利于诊断病因。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C 反应蛋白 发热患儿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感冒发热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儿退热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6%(38/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6%(13/50)(P<0.05)。结论在感冒发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儿退热栓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感冒发热 小儿退热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发热咳喘患儿56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措施,给予试验组患儿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咳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麻杏甘石汤 小儿发热咳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发热门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院发热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为针对发热门诊的抗生素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发热门诊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随机抽查门诊处方4160份,对抗生素的品种、应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热门诊抗生素使用率67.59%;其中单用、二联使用率分别为88.90%和10.70%;使用频率较高的以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为主。结论发现(1)所用的抗生素大都价廉效佳,应用一种抗生素的处方占应用抗生素总处方数的88.90%,比较合理;(2)应用抗生素的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67.59%,有滥用抗生素的倾向;(3)抗生素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如用量不足、应用过多、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建议健全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 标签: 发热门诊 抗生素 处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感冒发热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感冒 小儿患者 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析小儿热性惊厥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血清水平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的血清NES、BDNF、S-100β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法,有利于降低血清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患儿身体免疫机能。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左乙拉西坦 复发 血清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