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61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61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经过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全部都好转出院。结论针对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热性惊厥 护理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患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患儿进行分析。结果90例高热惊厥患儿中有4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5.6%。患儿年龄、体温、家族史、惊厥发作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及热退后脑电图异常是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降低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率应以预防为主。

  • 标签: 热性惊厥 小儿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护理,提出正确的护理方法,预防小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药物降温的方法和物理降温方法。结果通过正确的降温方法,患儿体温在半个小时后有所下降或恢复正常体温。结论运用正确的降温方法对高热患儿至关重要,可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发热 护理 错误方法 正确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方法,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诊治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患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患儿共有60例,对这60例鼻炎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名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人,实验组3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儿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治疗时,采取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患儿的惊厥发生率,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发热患者急救护理。对急诊发热病人,根据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 标签: 发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门诊发热患儿处理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发热患儿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均予以及时降温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儿,现46例(70.8%)为呼吸系统感染,10例(15.4%)患儿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8例(12.3%),非感染性疾病1例(1.5%)。治疗后病情均好转,3d内无发热,1周左右基本治愈。结论小儿门诊发热患儿积极降温处理,找准原因对症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 标签: 小儿 门诊 发热 处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护理质量,协助尽快明确诊断,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针对不同热型特点、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情轻重采取针对性护理认真仔细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疏导、全面的健康教育、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结果7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数为10~32天,5~10日内诊断明确的63例,其中感染性疾病39例,非感染性疾病24例,结缔组织疾病13例,肿瘤性疾病9例,出院时仍未确诊13例,患者经相应科室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疫情控制好。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病情复杂,检查费用高,病人心理负担重,细心的病情观察可以为明确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耐心的心理疏导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周到的护理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护理 疫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外感发热采用直肠滴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74例外感发热患儿,抽签分为2组,各有患儿37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双清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病程与退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1.89%VS75.68%),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病程与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外感发热采用直肠滴入的治疗效果显著,退热时间较短。

  • 标签: 直肠滴入 小儿外感发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区别诊断技术。方法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发热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照发热的症状分类,将45例细菌感染性的发热确立为实验观察组,将30例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确立为对照组,不明发热原因的有5例,利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性发热实验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5.4%,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11.3%。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快速的分辨出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通过C反应蛋白检测的观察值可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儿科发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急诊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急诊发热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中药组(n=60),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中药组患者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患者退热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急诊发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柴胡汤配方颗粒 加减治疗 急诊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本院接收的小儿感冒发热患儿中,对其中的7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入院治疗,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8例,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小儿退热栓治疗研究组患儿,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退热栓在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中发挥着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临床上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退热栓 小儿感冒发热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感冒发热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儿退热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6%(38/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6%(13/50)(P<0.05)。结论在感冒发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儿退热栓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感冒发热 小儿退热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感冒发热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感冒 小儿患者 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析小儿热性惊厥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血清水平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的血清NES、BDNF、S-100β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法,有利于降低血清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患儿身体免疫机能。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左乙拉西坦 复发 血清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洛芬混悬液和吲哚美辛栓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发热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吲哚美辛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吲哚美辛栓相比,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的效果更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吲哚美辛栓 儿童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开展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分组;对照组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观察组头孢曲松钠+炎琥宁注射液;对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合并症疗效(96.77%)高于对照组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77.42%)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合理选择炎琥宁注射液施以疾病治疗,获得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可以将患者呈现出的抗生素耐受性加以延缓,从而优化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急性支气管炎 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80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远高于对照组的75.2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手术发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热时间为(2.97±1.02)h,对照组术后发热时间为(4.89±1.3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时间,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发热时间 四肢骨折 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