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在整个产品周期中应用前瞻和回顾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控制及评价过程。药品共线生产,顾名思义则为某些生产环节中,以共用生产设备或生产线的方式来进行扩大化生产。在制药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品的最终质量,而药品共线生产的基础工作就是在早期介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去,将药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规范,能够对于药品的质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既可以节省资金投入,增加企业效益,又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 标签: 制药 生产过程 质量 风险管理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7.18%,乙肝患者约有2000万例。庆国教授从医40余年,精研仲景学说,善用经方,不弃时方,善于古今接轨,经时结合,创制新方,临床尤其精于肝胆病的辨证施治,疗效卓著。本文拟对庆国教授治疗乙肝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 标签: 王庆国 病毒性乙型肝炎 辨治特色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在整个产品周期中应用前瞻和回顾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控制及评价过程。药品共线生产,顾名思义则为某些生产环节中,以共用生产设备或生产线的方式来进行扩大化生产。在制药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品的最终质量,而药品共线生产的基础工作就是在早期介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去,将药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规范,能够对于药品的质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既可以节省资金投入,增加企业效益,又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 标签: 制药 生产过程 质量 风险管理
  • 简介:新志为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近30年,学验俱丰,尤善于治疗脑科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其左右,受益匪浅。王老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并结合历代医家认识,在运用下法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方面有独到的认识。

  • 标签: 中风腑实 腑气不通 诃梨勒散 塞因塞用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氏"老十针"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针刺氏"老十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纳入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针刺氏"老十针"组穴)、药物组(口服莫沙必利片)及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并进行跟踪随访,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总次数、完全排净感自主排便总次数、自主排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结果各组自主排便总次数、完全排净感、自主排便性状总和结果显示:第1周-第4周、第4周-第8周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1),针刺组高于药物组,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氏"老十针"可有效增加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可改善卒中后的排便困难程度,是治疗卒中后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王氏老十针 卒中后便秘 王乐亭 针刺 排便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以及精心护理之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60例患者全部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显效39例,有效18,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并且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均没有再次复发情况出现。结论通过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情况和预后影响,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并发症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中医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疗效明确。彦恒老中医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分期治疗:初期清热解毒重脾胃;发展期滋阴养血兼顾五脏;晚期活血通络以治脑、益肾养脑是为根。以此指导临床,思路清晰,疗效确切。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分期治疗 药毒 王彦恒
  • 简介: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庆国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太阴肺脾气虚、太阳外感风寒,并兼少阳郁热”为基本病机,“益气固表、发散风寒、兼清里热”为基本治法,并依法组方,在长期临证基础上总结出经验效方“双辛鼻鼽散”,临床运用时辨证加减,疗效显著。现将王庆国教授对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及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双辛鼻鼽散 麻黄附子细辛汤 玉屏风散 临床经验总结
  • 简介:永炎教授防治中风复发及智能损伤验察长达10年的验察入手,介绍了教授根据病人病情和自身特点制定诊疗策略与方案,不同发展阶段病情演变、诊疗重点调整和巩固取得疗效的方法等,总结出取得成功的经验,即整体系统观下的个体化、中西医融通及科学人文、医疗康复护理协同等。特别关注到叙事医学理念的践行、医生与病人情感共同体的形成在长达10年的合作及取得防治中风复发和智能损伤显著疗效中的价值。

  • 标签: 防治 复中风 智能损伤 经验 叙事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