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对公共卫生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以便更好地掌握公共卫生知识与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以新冠疫情为契机,在课程中加入了新冠病毒基本知识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全球的疫情发展趋势、抗病毒措施以及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知识,诱导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法规,鼓励学生参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医疗服务,从而加深对国家防控措施的了解。为培养学生将来有效地管理公共卫生事务,以及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打下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依从性等研究。本文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每天需要服用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年度分组,2022年度作为对照组,2023年度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药学服务模式,观察组为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研究发现:通过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有非常多的益处,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  用药效果  药学服务模式  影响    
  • 简介:摘要:新型抗凝药物,尤其是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已成为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重要治疗选项。这些药物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或X因子,减少了出血风险并提高了治疗的便捷性。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评估这些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效果,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优化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

  • 标签: 新型抗凝药物 直接口服抗凝剂 房颤 脑卒中预防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的显著提高,需要建立一系列管理措施全面提高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然而现阶段部分医药化工企业对生产质量管理依旧存在认知偏差,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医药化工生产质量。

  • 标签: 医药化工 生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为日常管理和临床医疗提供保障。尤其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医院档案信息化工作势在必行。

  • 标签: 基层医院 档案 信息化工作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药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等因素影响下,医药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制药工艺技术的优化是保证药品质量、降低成本最重要和有效途径,而化工制药工艺流程中,物料的运输、储存和处理是其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制药行业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生产能力过剩、对环境污染严重等,提出了优化工艺流程、创新技术、更新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改进方法。通过研究化工制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提出了相应对策来改善现有状况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提高竞争力水平。

  • 标签: 医药行业 化工制药 制药工艺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化工制药工艺过程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浅析,重点探讨了优化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优化方法。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目标优化法、先进控制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有效的优化手段,旨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操作条件。通过对优化目标单一、优化手段简单和优化评价不全面等问题的分析,为化工制药工艺过程的实际优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化工制药 工艺过程 优化方法 多目标优化
  • 简介:摘 要: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探寻消毒隔离和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此类轻症患者的护理中的重要意义。 [方法 ]2019年 12月 23日— 2020年 3月 8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收治单位轻症患者收治科室,顺利完成了患者的救治及护理工作,所收治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严格落实执行消毒隔离能够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防止交叉感染,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在特殊情况下应对疾病,做到身心健康。

  • 标签: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 消毒隔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病房的防控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从 2020年 1月至 6月间,选取我科室内收治的普通病房住院患者 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全方位防控管理方案,观察防控管理效果,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患者中没有新冠肺炎感染发生,患者和家属口罩正确使用率达到 100%,能自觉配合防控工作。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302例、基本满意 187例、不满意 11例,共计总满意率为 97.8%。干预后,患者的 SAS和 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普通病房进行全方位防控管理,能降低感染风险、改善心理状态,保障医疗服务顺利实施。

  • 标签: 新冠肺炎 普通病房 防控管理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在针对病患的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应当贯穿于病患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健康教育能够让病患的疑惑得到解答,提高病患对护理与治疗的满意度,进而能够有效改善已愈发敏感的护患关系。基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建立新型护患关系中的重要环节——健康教育,展开深入探讨。

  • 标签: 健康教育 新型护患关系 重要环节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新型输液架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154 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对照组 67 例,观察组 87 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普通输液架进行高压滴注,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新型输液架进行高压滴注。将两组的空气产生例数和医 护 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空气产生例数低于对照组 ( P <0.05 ) ;观察组医 护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 P <0.05 ) 。结论:新型输液架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空气产生例数,以及提高医 护 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建设项目施工工期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2014年5月初通过检测投入使用,实际施工期仅为5个多月。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内高效、高品质地完成手术部装饰、空调、电气、给排水等各专业安装及调试,并验收、交付,得益于该项目选择的新型模块化结构手术室,这种全新的手术室搭建模式为工程的快速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医院手术室 模块化结构 应用 建设项目 项目选择 施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初期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发热以及干咳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潜伏期,约为 1至 14天,潜伏期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染、接触传染、气溶胶传染。为此,医院应积极进行一级响应,做好相应控制和预防措施,以免疫情持续扩散。故本文将根据国家卫健委提出的相关诊疗方案,以及院内急诊科疫情防控情况,从各个方面综述疫情防控策略,以便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与提示。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医院 急诊 疫情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全球的流行趋势越发明显。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院感防控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众所周知,医院感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新冠肺炎流行和爆发,保证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要充分了解新冠肺炎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才能避免医院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强,对防护的要求非常高。生殖中心手术室作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如何规范手术室感染防控流程,对疑似或确诊感染患者手术时进行有效防护,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指南或共识,笔者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手术室感染防控流程,在现有各医院抗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制定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与手术流程,旨在为突发的特殊传染病手术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生殖中心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如何控制病情、预防大面积扩散、避免医院感染及有效治疗是临床医学重点探究的问题。对此,本院门诊部采取了严格的防控策略,对门诊管理与防控方法进行了持续改进,加强预检分诊,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歼灭战斗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门诊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新型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2019.7-2020.7期间120例精神疾病患者,本次研究中依照1:1随机分组原则,运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以及实验组(60例),实验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以此为基础开展本次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减少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加快患者的康复,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新型 传统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司他韦(达菲)联合扎那米韦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4月-11月,我院收治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22例,临床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咽痛、呼吸急促症状的评估,评估分低于25分表示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经治疗前咽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8.85-4.75,经治疗后咽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2.55-3.35,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呼吸急促症状评估的评估分为39.65-3.85,治疗后患者呼吸急促症状评估的评估分为23.35-2.25,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通过两项指标的对比评估,说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通过奥司他韦(达菲)联合扎那米韦药物的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因发热引起的头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新型甲型H1N1流感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