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老年患者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并从患者一般资料、病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方案等多方面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均为跌倒伤,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更多,合并高血压患者明显更少,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与去年同一时间区内老年患者骨折的临床特点差异显著,因此临床治疗时应根据疫情特殊环境结合患者实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便更好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人 骨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的护理管理体系及方法 提高应急能力,防止医院交叉感染,保证护理安全 。方法 将前馈控制理论与方法用于发热门诊管理中,通过迅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制定科学的就诊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标本采集与运送,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管理等措施。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病人 257人,收治 71人,采集咽试纸 2896次,医学观察 3人,医务人员和患者无 1人发生交叉感染,创造了零感染佳绩。结论 建立和落实前馈控制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院内传播和交叉感染,能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前馈控制管理 发热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技术培训的现状,为完善防护技能培训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及技术问卷对拟参加武汉新冠肺炎救治护理工作的护士120人进行调查,了解个人防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现状。针对现状采用情景模拟和案例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效果及课程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在防护知识掌握上与培训前差异不明显;在防护相关技术方面掌握情况与培训前差异明显。结论 在开展医院防染相关培训中要改变目前理论授课的单一方式,通过增加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技能实际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护知识 情景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矩 阵评估在介入导管室防 控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01-2021.04这一年多期间,将我院收治的导管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选7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分配法把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有38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常规风险评估,而另外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矩阵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新冠防控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于介入导管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其风险矩阵评估的效果最佳,可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的避免介入导管室发生新冠院内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矩阵评估 介入导管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效能。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的60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这些病人均确诊为新冠肺炎且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内我院收治的60例健康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病人进行血清检测,观察两组病人血液中IgM和IgG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IgM抗体进行独立检测后其灵敏度高于70%;符合临床标准,其特异度为98.33%;IgG抗体进行独立检测后其灵敏度高于80%,符合临床标准,特异度为100.00%。使用两种抗体进行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90%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结论:由此可见,通过血清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新冠病毒感染人员的排除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IgM和IgG 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措施。方法:该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从患者就疑似病例管理、环境消毒管理及防护物资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了患者入口通道、患者出口通道、医护人员专用通道的三通道管理,增加了发热诊断室、发热抢救室,设置了专职岗位,设立了护理人员应急库,对护理人员、工勤人员、护理学员均进行专业培训,设置了多个功能制小组,按防疫级别来分配防疫物资,对病区环境、医疗垃圾进行严密管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成立了护理科研团队。结果:该医院急诊科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防护物资得到了有效利用,就诊患者得到了科学诊治,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诊的18 例患者均得到妥善治疗,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未出现交叉感染病例。结论:科学、全面的护理管理,对提高就诊速度、降低交叉感染率、提升疫情救护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诊科管理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世界性大流行以来,黎巴嫩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经验,为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护理人员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020年8月黎巴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流行期间,驻黎巴嫩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开展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总结出制定护理工作规程、强化护理人员培训、规范发热预检分诊、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完善隔离病房管理、加强防疫物资管控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结论 提高了护理组防控处置能力,为应对突发疫情的维和护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 标签: 黎巴嫩 维和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世界性大流行以来,黎巴嫩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经验,为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护理人员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020年8月黎巴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流行期间,驻黎巴嫩中国维和医院护理组开展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总结出制定护理工作规程、强化护理人员培训、规范发热预检分诊、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完善隔离病房管理、加强防疫物资管控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结论 提高了护理组防控处置能力,为应对突发疫情的维和护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 标签: 黎巴嫩 维和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称新冠肺炎 )市级定点收治医院 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经验及效果。方法: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有针对性的逐条改善。结果:2020-01-24 ~ 2020-03-02我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20例 ,其中普通型 19例 ,危重型 1例 ;已治愈出院 20例,院内治愈率为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护理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获得病人及社会的认可,荣获多项集体个人荣誉。医务人员零感染。 结论:从建章立制、人力资源配备、培训、科学管理四方面阐述管理经验 , 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保障了隔离病房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 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点收治医院 隔离病房 护理管理 经验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和评价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收集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10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病例特征 :10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轻型1例,普通型9例;患者年龄23-79岁,男4例,女6例;有接触史10例(100%),其中7例为家族聚集性发病;疾病平均潜伏期5天。(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其次为咽痛症状,消化道症状少见 。(3)影像学检查 :胸片或胸部CT显示肺部炎症。(4)治疗方案:所有患者 均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治疗,后病情好转,体温下降。结论:核酸检测阳性、流行病学史、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是诊断 COVID-19的重要依据。易感人群接触史,咳嗽发热症状、淋巴细胞低下是COVID-19感染的重要临床表现。中西药结合治疗是COVID-19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检测 影像学检查 中西药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ARS-CoV-2)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相继很多医院已经或即将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建成使用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不合理棘手问题,为规避一些弊端,使即将建设的实验室运行更加安全、标准、规范、顺畅。结果 经过与多家核酸实验室负责人交流,集思广益,改建成标准、规范、顺畅的SARS-CoV-2核酸检测实验室,具有检测量大、经济适用、人性化的实验室。结论 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下,改建一个快速、标准、安全、适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对疫情防控中的应急措施、应急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实验室 改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圣湘和达安基因试剂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性能对比并分析。方法:用圣湘和达安基因试剂对我院于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搜集到的8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进行检测,与弱阳性质控品分开储存;样本平均分为两组,使用达安基因试剂的为观察组,使用圣湘试剂盒的为对照组,检测结束,对比两组核酸样本的检测情况。结果:圣湘和达安基因试剂对于核酸样本的检测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圣湘、达安基因试剂两种试剂盒的使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 试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圣湘和达安基因试剂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性能对比并分析。方法:用圣湘和达安基因试剂对我院于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搜集到的8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进行检测,与弱阳性质控品分开储存;样本平均分为两组,使用达安基因试剂的为观察组,使用圣湘试剂盒的为对照组,检测结束,对比两组核酸样本的检测情况。结果:圣湘和达安基因试剂对于核酸样本的检测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圣湘、达安基因试剂两种试剂盒的使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 试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效果实施分析。方法 研究中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之中实施了冠心病治疗的4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46例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实施治疗,对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比之后没有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LDL-C、TC以及TG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HDL-C水平则比对照组更高,组别当中数据实施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组别当中数据实施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方式具备较好的效果,可对患者血脂情况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PBL”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4月 -2021年5月60名临床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在基于医护一体化精准护理下密切观察在火神山医院病房 8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托珠单抗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有效性: 8例患者实验室指标中 IL-6检查结果平均值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是不明显,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C反应蛋白差异性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治疗前后未吸氧状态下指脉氧饱和度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 1例患者出现皮疹反应,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精准护理能及时有效的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能及时有效处理不良反应,对临床新药使用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精准护理 托珠单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