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楼岑资深Attending医生,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放射防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浙江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应用核医学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尤其是核素内照射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癌及转移性骨肿瘤。

  • 标签: 成救人 放射成 救人金钥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后牙残根、残冠经桩冠修复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38例前后牙残根、残冠先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前牙采用铸造桩或成品螺纹根管桩、树脂,后牙采用成品螺纹根管桩、树脂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或金属全冠的修复方法。结果138例前后牙残根、残冠12个月后复查,成功130例,失败8例。结论前后牙牙周无明显破坏的残根、残冠经过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后,完全可以保留并能承担口腔正常的咀嚼功能,并能满足前牙美观要求。

  • 标签: 牙修复 桩核冠修复 残根残冠
  • 简介:摘要对3例肝豆状变性家系分别进行了系谱分析、遗传咨询、误诊分析、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提示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关键,并且生殖干预可以避免患儿出生。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家系分析 遗传咨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型辐射装置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屏蔽计算中公式的运用、参数的选择和相应图、表的使用。方法:国家标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出版物及相关教材。结果:用于多个建设项目的屏蔽计算。结论:可在大型辐射装置防护评价中使用。

  • 标签: 大型辐射装置 屏蔽厚度 厚度计算 计算公式
  • 作者: 王贵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凉山州西昌王氏骨科专科医院四川凉山州6150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28-01由于CT在病情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医生在病情确诊上都会让患者先做CT检查,但是CT检查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也就是在检查所产生的辐射会给人体造成损伤。所以,如何能够避免CT检查,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这些都是控制辐射危害的方法。文章便对CT检查的辐射危害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让人们对辐射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了解到底该如何控制辐射危害。1何为CT?CT中文名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主要是通过使用超声波、Y射线以及X线束对人体进行断面扫描,其不仅扫描速度非常快,而且所呈现出来的图像也十分清晰,能够用于对各种疾病进行检查。由于CT其在医学诊断上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广泛用于对患者体内器官、骨骼等方面进行检查,尤其是在诊断肿瘤上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CT设备较贵,这使得CT检查费用也很高,并且在对某些部位进行定性检查时还存在局限性,因此不可将CT用于疾病的常规诊断手段,应当合理使用CT进行疾病检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T检查辐射剂量较大,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也更大,所以孕妇尽量避免使用CT进行疾病诊断。2CT检查的辐射危害CT检查给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伤分为随机性损伤与急性损伤,其中急性损伤通常是因为单次辐射超过500mSv,但是随机性损伤则主要是因为在低辐射状态下每10mSv导致患者自身患癌概率的大幅度提升。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对X射线是极为敏感的,即便CT检查所使用的剂量较低,但也会给儿童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尤其是对女孩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CT检查给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对比进行分析能够看的更为清楚,做一次CT检查给人所造成的损害相当于的那个患者抽100包烟,或是人高速行驶5000英里发生车祸的概率。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若是5岁儿童做CT时辐射量为100mGy,那么其患癌概率则会上涨1.2%左右,而将该辐射量作用在15岁女孩的身体上,那么其患乳腺癌的概率则会上涨0.3%。而当胎儿受到该辐射存在的危害更大,致使胎儿出现白血病的概率大大提升。因此,对于孕妇、儿童通常是CT检查禁忌人群,即便需要对其检查应当使用磁共振或是B超替代CT检查。3控制CT辐射危害的有效措施从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T检查目前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检查项目,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CT检查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CT检查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虽然有效的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效率,检查中的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辐射的剂量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大,要想减少CT检查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必须不断改进CT检查设备和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程序,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检查中辐射剂量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CT检查中辐射的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护的对策。

  • 标签: CT检查 辐射 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CT扫描方案优化方法减少辐射危害,保证患者的健康。方法以30例经早期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剂量扫描,优化扫描方案扫描,对比不同剂量CT扫描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诊断患者为早期肺癌,且均为鳞状细胞癌15例,腺状细胞癌13例,大细胞癌2例。两种扫描方法度病灶大小、边缘及钙化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的噪声和伪影更明显,对图像观察无明显干扰,不影响疾病诊断。结论依据CT检查原则,调整参数可减少辐射剂量,保证图像质量。

  • 标签: CT扫描 辐射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慢性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血液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家具厂车间空气中苯浓度,检查苯接触组对照组工人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淋巴细胞微率(MN)。结果家具厂车间8个苯作业点,点苯超标率达87.5%。整个车间苯平均浓度10.3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7倍。苯接触组工人具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映出血倾向的几项指标,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等反映出血倾向的指标,苯接触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组82例发现12人出现WBC下降(14.63%),9人Hb下降(10.98%),4人PLT下降(4.88%),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苯接触组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率分别为3.00‰(246/82,000)和0.67‰(40/60,000),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慢性接触苯作业可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并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率升高。对于接触高浓度苯的作业工人开展健康监护时,除需要检查血液学指标外,应增加检测遗传物质损伤的有关指标,以便全面分析和评价苯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

  • 标签: 血液 淋巴细胞微核率
  • 简介:摘要神经眼科学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是介于神经科学和眼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因此医生既要熟练掌握神经科学,又要熟悉眼科学相关知识。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核磁共振应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对于神经眼科学而言,掌握相关磁共振知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MRA(磁共振的血管成像)、MRV(磁共振的静脉成像)、fMRI(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等磁新技术在神经眼科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