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贵刊93年第12期刊登的《换个数字想一想》一文中,对像"一种钢轨4/5米重1/25吨,平均每米重多少吨?"之类的问题,采用"换个数字想一想"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列式。笔者认为这不是理想的治"本"的办法。固然,列式为4/5÷1/25的学生没有弄清数量关系,那么,换个数字就能弄清吗?笔者曾按原文所述,把4/5换成4,把1/25换成8以后,让那些列错式的同学做,结果仍有相当多的学生列成4÷8这样的错式。再如对于下题:"某建筑工地挖一个大坑,长40.5米,宽24米,深3.5米。挖出的土用载重量4.5吨的汽车12辆,运了42次,只运走全部土方的2/3。求每方土重多少吨?"又如何"换个数字想一想"呢?因此,我认为对应用题的教学,必须强化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及掌握分析思考的基本方法,这是应用题教学的核心,也是治"本"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数量关系 应用题教学 列式 方土 教学层次 文中
  • 简介:<正>按照国家教委统计口径,当前我国教育总经费由如下几个来源渠道构成: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各级政府征收并用于教育的税、费;3.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用于教育支出;4.社会集资、捐资办学经费;5.学杂费支出;6.企业办学经费;7.其它教育经费.通常我们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外的各种教育经费统称为预算外教育经费,社会教育集资、捐资属于预算外教育经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指标(以下简称教育集资)的定量研究,分析教育集资(文中的数据为支出数)的时序变动特点和区域分布特点,并寻找教育集资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教育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集资 教育经费 特点分析 数量变动 区域分布特点 湖北省
  • 简介:日语中汉字改革的运动经历近百年,汉字数量不断受到限制,但一直处于浮动状态。日本人早就注意汉字的简化问题。汉语词汇在日语中的比例占一半左右。

  • 标签: 日语 汉字 数量 简化 构词
  • 简介:《文》是道家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对《老子》思想有着继承和发展。“道”这个概念在《文》和《老子》中都极为重要,对二书中的此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我们探求《文》的思想内容和其与《老子》的关系,以及其在道家发展史的地位。

  • 标签: 《文子》 《老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表明,政治稳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类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使我国步入世界人力资源大国的行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演变成为大众教育。

  • 标签: 高等教育 毕业生 数量 发展历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悲情小说,鲁迅先生创作的这曲悲歌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女性读者感受尤为强烈而持久。对此间深重的悲剧成因,笔者从女性的视角就君缺乏自主性的人生观念、君与涓生人生追求缺少契合点、君没能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等方面加以探究。

  • 标签: 女性视角 爱情悲剧 子君 根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我省多个市州学校的大量校舍和教学设备损毁,部分师生伤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中断。让孩子回归学校是对灾区儿童最好的救助。研究如何有序、有效、持续地推进教学重建,帮助指导灾区学校、师生正确应对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儿童长远而健康地发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急迫。

  • 标签: 教学设备 子课题 教育教学质量 中期 灾后 课题研究
  • 简介:〔摘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生动平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自己、修正自己、发展自己。

  • 标签: 〔〕平等鲜活生动平活多样灵活途径1 营造氛围,学会创新
  • 简介:〔摘要〕数学课堂改革力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成为关键,老师积极引导,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鲜活的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精心设疑,合理质疑,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

  • 标签: 〔〕情境兴趣启发思维引导探究诱发创新
  • 简介:屋为江户时代以庶民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机构,私塾为中国以启蒙儿童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形式。作为传统教育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二者都面临着被改造的命运,但是,寺屋在改造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的私塾却废而不除,此外,他们在中日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论文试以私塾与寺屋的比较为切入点,管窥中日两国传统教育资源的命运异同。

  • 标签: 私塾 寺子屋 传统教育资源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场“以生命的名义”展开的大营救和“以爱的名义”展开的大援助立刻同时进行。“大义”、“大爱”在灾区学校弥漫、升华,润泽了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众多灾区学校因势利导,推行感恩教育。一年多来,灾区学校感恩教育持续开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灾难过去的一年多的时日里,我们有必要对这场大灾之后、大爱之下的感恩教育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

  • 标签: 感恩教育 学校 灾区 地震 子课题 挖掘
  • 简介:'学生不是我生命中匆匆的过客,而是我学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饶芃教授对其教育理念最精要的概括.从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中,我们读出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术生命的珍视,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真诚,从中我们亦能感受到她生命的律动,体悟出她识见的睿智.

  • 标签: 学术生命 教育理念 暨南大学 教学方法 团队精神 优秀教学成果
  • 简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袁国教授近日在《教育参考》杂志上撰文,对学校的科学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科学教育不应该只是科学知识的教育。袁国认为,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四个层次,科学教育无疑应包括这四个层次的教育,但事实上我们的科学教育经常被缩减为科学知识的教育。他认为,当前学校的科学教育颇有值得反思之处。——在科学知识传授方面,重结果甚于过程。本

  • 标签: 科学教育 科学知识 四个层次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教育思想
  • 简介:2012年5月7口上午,《北京教育史》在北京酋发。《北京教育史》是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课题——“北京教育史研究”的终端成粜、在总澡题的组织指导和北京市教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北京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承担该澡题研究任务.按照总课题组制定的研究方案和编写原则、体例要求.组织有关各方研究人员分工撰写。全书共十章50余万字,260余幅图片.系统总结、梳理了远古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教育发展史,阐述了北京乃至中国教育从萌芽逐步走到封建社会教育顶峰.再向近现代教育转变的曲折过程,包含着中国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 标签: 北京市教委 教育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 重点课题 科学规划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