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案件急剧增加。美国《会计杂志》统计,美国在过去15年中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远远超过了整个行业105年历史中所发生的总数。1996年4月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复函》(法函[1996]56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第三者 民事法律责任 构成要件
  • 简介:如果把近代国家的治理理解为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法制型的统治,那么,立法权的垄断以及垄断立法权的大规模运用(尤其是法典编纂事业)则是法制型统治得以确立的前提。某种程度上,如果进一步申言,那么主权立法地位的确立与法典编纂事业的展开直接导致了欧陆各王国从中世纪司法式的治理到近代法制型统治的蜕变。这一蜕变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率先得以完成。下文将围绕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垄断立法权以及对垄断立法权的充分运用为中心描述近代早期主权立法得以塑造的历史进程。

  • 标签: 法典编纂 路易十四 立法权 立法者 垄断 主权
  • 简介:福建朗辰律师事务所(福安市)刘翔光认为:《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有人理解为:对未办理物权登记的房地产进行交易,也应肯定其买卖合同的效力。《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7条第6项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 标签: 合同无效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承担责任 产权证 卖房者 物权登记
  • 简介:本文分析了欧盟传统消费保护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在政策发展、价值追求、调整手段和关注角度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主张在可持续消费和生态公民的理念下重构消费保护政策,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纳入到欧盟消费保护政策之中,并从政策目标、机构职能和消费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消费者保护 环境保护 欧盟法 可持续消费 生态公民
  • 简介:监督受托人在保障限制性条件履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个别情况外,我国宜在多数案件中选任监督受托人进行监督。我国该制度尚处于建立之初,现有的选任模式仍需解决与国内已有规范的衔接问题,有关其资格、能力和独立性问题也需要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在监督受托人职责范围界定方面,我国宜赋予监督受托人更大的权限空间,以促进其功能的积极发挥。

  • 标签: 反垄断法 经营者集中 限制性条件 监督受托人
  • 简介:投资和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体,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权益保护也是证券市场管理永恒的话题。广大投资的权益,尤其是中小投资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地保护,对于增强投资的信心,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和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证券投资保护现状,能够看出我国证券投资保护已陷入立法分散、救济途径欠缺等困局。从比较法的视角,借鉴国际社会相关经验,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模式、强化证券民事责任、建立专门投资保护机构、完善投资保护基金制度等多元化方式和手段来建立多元化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投资救济体系,从而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投资

  • 标签: 投资者 证券公司 证券市场 投资者保护 金融监管
  • 简介:1998年6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对河南省安阳市的一例遗弃老人案(以下称“遗弃案”)作了报道和讨论。案情大致如下:一位老年妇女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皆已成家,但均不愿承担赡养义务。最初该妇女住在三儿子家,但后来三儿子及儿媳不同意母亲一直住在自己家里,就要求她在三个儿子家里轮流居住。当这位老年妇女搬至大儿子的家里时,大儿子不准她住在房中而令其住在房屋旁边的过道中。这位老人迫于无奈,只好搬到了村中的一个庙中居住,后终因不堪儿子们的虐待自杀。死者的弟弟向法院起诉控告了三个不孝顺的孩子,安阳市受理此案的人民法院依法追究了三被告的刑事责任。在评论此案时,新闻工作者倒行地以“法律意识淡漠与法制

  • 标签: 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 法制建设 法律问题 教育者 法律意识
  • 简介:当你走进塞北米脂县城时,就会被那清洁干净的大街所吸引,这是一座曾获得省级文化县臧称号的城市。这里环卫所的清洁工默默无闻的奉献,“辛苦我一人,干净全县城”的服务宗旨,—代传—代保持了下来。

  • 标签: 陕西 榆林市 米脂县 环境卫生管理所 奉献精神
  • 简介: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清代州县司法档案的日渐开放,相关研究受到学界瞩目,并逐渐成为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显学”。不过,其间一些问题亦值得再思考,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清入关至覆灭,时间长达两百多年(1644-1911),空间广及蒙古、西藏、新疆及内地十八省等地。在不同时间与空间,清帝国的法制有某些一以贯之之处,同时也呈现极大差异,法制风景线多姿多彩。但是,长期以来,有关清帝国司法领域的诸多研究,往往忽视上述时间与空间差异。

  • 标签: 时间与空间 司法档案 帝国 州县 清代 参与者
  • 简介:一在中国百年共和的宪政史上,民国最初十年间的国会制宪与议会政治实践是极具象征意义而同时又被有意无意化约处理的。其象征意义在于,民初十年,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华民国首届国会存续期间(1913—1925年)是赓续晚清以“开国会”为标榜的立宪运动以来,以“主权在民”[1]为政治合法性叙事的制度化尝试,同时亦是因其议会政治失败而下启国民革命与党国体制的内因,故而,在主流意识形态论述中,此一历史阶段与制度建构便成为“议会政治不适合中国”之注脚;而其被有意无意化约处理之原因,则大致在于适应后来革命叙事之需要,尤其是此一阶段与北洋军事集团政府统治相重叠,以阶级立场标示进步反动,进而以后世框架重塑历史,有意无意乃至蓄意无视其可能存在的积极因素,而呈现为缺乏内在逻辑与联系的制度遗迹,无法予人以启示。

  • 标签: 国会 政治活动 制宪 失败 民初 立法者
  • 简介: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言的.1999年6月13日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

  • 标签: 法律专业教育 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法律专业人才 职业道德 高等学校
  • 简介:李大钊的调和论内涵丰富,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都渗透着调和思想,这种调和式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李大钊调和思想、教育思想的相关论述及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其调和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汲取其精髓,挖掘其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 标签: 李大钊 调和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 简介:传统理论主张行为能力欠缺不能充任公司发起人,是一个普遍的误解.无论是从民法视野,还是从法解释、比较法、立法背景等角度分析,都不能简单地否定行为能力欠缺的公司发起人资格.我国应明确规定行为能力欠缺可以自己名义设立公司,并应吸收德国法院判例经验对行为能力欠缺设立公司的活动予以适当规制.在商法领域,应当树立"行为自治"的理念,由商事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对商业风险自主进行识别、判断,并自负其责,法律只需为这一判断过程构建辅助机制.

  • 标签: 行为能力 发起人资格 欠缺 法解释学 套路 公司发起人
  • 简介:金融机构说明义务的缺失和由此引起的金融消费利益的损害是当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金融消费的权益,同时直接放大了金融风险,威胁到金融体系的安全。由此,以金融消费利益保护为中心来构建金融机构说明义务规则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对金融消费进行特殊保护,构建金融机构强制说明义务规制和过错推定责任归责原则是较为可行的选择。

  • 标签: 金融消费者 金融机构 特别保护 强制说明义务
  • 简介:<正>1994年9月,南通市有关部门为缓解市区道路拥挤状况,开始停止发放机动车牌照。同年12月5日,南通市公安局、交通局、城乡建委、城管办又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市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明确规定“在市区主要街道禁止摩托车(含轻便摩托车)通行……”。1995年2月至4月初,南通市恒通实业有限公司等近20个商家,利用市民急于求购助力车的消费心理,采用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或虚开发票等欺诈手段,误导近3000名消费,分别掏出

  • 标签: 轻便摩托车 消费者权益 助力车 南通市 轻便车 被告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陕西省设立专卖事业公司,1953年更名为专卖事业管理局。1956年,陕西专卖事业管理局撤销,改为中国专卖事业公司陕西分公司。1983年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条例》,实施国家烟草专卖制度。1984年,陕西省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相继组建成立,系"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实行"统—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体制。199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2003年,

  • 标签:
  • 简介: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的高低上。成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之一,应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中,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关系,对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 标签: 成人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 简介:如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法律教育,这是一个及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约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谷春德同志撰写了《法律教育改革之我见》一文,今后本刊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希望以此促进关于法律教育改革问题讨论的深入进行。

  • 标签: 法律教育 教育改革 我国法学教育 法律系 谷春 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