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日本专利法上有关胚胎干细胞发明的伦理观念曾发生过转变,并进行了部门法之间的协调。日本在胚胎干细胞发明实用性、创造性审查方面体现了特殊性,通过科技政策推动专利授权规则发展,并且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发明专利授权与反垄断政策之间的互动问题。借鉴日本胚胎干细胞发明可专利性标准,我国应当从传统的抽象伦理观过渡到具体伦理观,注重科技政策与专利规则之间的协调,并适度拓展胚胎干细胞可专利性范围。

  • 标签: 日本 胚胎干细胞 可专利性 伦理 科技政策
  • 简介:便携式强光干扰的像增强指印检测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该系统采用选通电子快门与激光脉冲同步控制像增强等技术,在脉冲激光激发指印发出荧光的同时,使具有选通功能的像增强管工作,按特定的时间截取荧光讯号加以放大利用,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环境光的干扰,使指印荧光的信噪比大大提高的效果。可以在≤50000勒克斯的强光干扰下提取潜在指印。该系统于1992年9月9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 标签: 像增强管 检测系统 选通 脉冲激光 技术鉴定 电子快门
  • 简介:研究自由或者医学进步使宪法遭受了严峻的考验。生物医学的研究向法学家们提出了挑战。21世纪初,科学实验中胚胎的可用性问题涉及到科研自由的宪法界限,人类胚胎的保护已成为对宪法的关键性挑战。在英美等国对克隆技术研究持宽松态度的影响下,德国也发生了该领域的激烈讨论。本文的研究却明确指出,虽然正是基于德国《基本法》的保护尊严观念,主流思想拒绝人类基因复制。但考虑到干细胞适于被培育出人体组织、部分器官或者整个器官,并且它们在被植入各患者体内将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那么赋予这种行为方式合理性、合法性,这恰恰关系到人类幸福的最大化。因此,对胚胎的适当法律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首先较为详细地分析宪法的基本规定,同时试着阐述现有体系内的价值矛盾并努力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尝试寻求保护胚胎的合宪的解决办法。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基本法》 宪法解释 医学进步 行为方式 治疗性克隆
  • 简介:无毛根鞘人发的性别鉴定,是法医物证检验的新课题。本文报导对无毛根鞘的毛发进行石腊包埋、纵行切片、盐酸阿的平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Y染色质。结果50名男性的毛发,有32名检出Y染色质,在可辨的细胞中,Y染色质的检出率为22.8%。20名女性的毛发,有18名显出皮质细胞核,但未见Y染色质,检出率为O%。

  • 标签: Y染色质 皮质细胞 盐酸阿的平 毛发检验 根鞘 法医物证
  • 简介:人类磷酸葡萄糖变位酶I(PGM1)及酯酶D(EsD)在人类遗传学、法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获得本地区人群PGM1及EsD的基因频率,为亲子鉴定及案件的审理、诉讼提供依据,作者收集驻马店地区中心血站及驻马店地区人民医院血库206份无关健康献血员的血液。采用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使用的琼脂糖-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法,对其进行了PGM1型和EsD型的

  • 标签: 分布调查 EsD PGM1 汉族群体 人类遗传学 健康献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