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毛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位皮肤,表现为小的肿块或呈菜花状,表面可有溃疡,发病相对缓慢,组织病理有其独特的改变且需与多种皮肤肿瘤相鉴别。本病例发生在腹部十分罕见。

  • 标签: 腹部 外毛根鞘癌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吴某,男,71岁。因"发现阴囊包块7个月余"入院。患者7个月前发现右侧阴囊表面一花生米大小肿块,无触痛,自述当时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恢复后出院。3个月前患者再次发现右侧阴囊表面米粒状突起,并逐渐增大,9天前在当地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切除物送病理会诊回示阴囊外毛癌。今又见阴囊底部有一大小约2cm×1cm×1cm肿块,表面无明显红、热、痛,体温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病人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亦无会阴区外伤史或药物过敏史。体检:

  • 标签: 外毛根鞘癌 阴囊 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 细胞学 组织学
  • 简介:患者,女,30岁。于2001-11无任何诱因出现臀部疼痛,且向双下肢放射,平卧疼痛稍减轻,以右侧为重。曾到地方医院诊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予以抗风湿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且渐进性加重。于是以“双侧臀部、大腿疼痛伴大便干结三个月。”于2002—01—07入我院。经MRI检查,报告为:骶椎(S1—S3)后缘椎管内束膜囊肿(单发)。

  • 标签: 神经根 鞘膜囊肿 骶管
  • 作者: 林斐 岳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上皮在引导牙根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生长期间出现任何问题均可导致各种形式的牙根发育缺陷或异常。当上皮向牙乳头内过度增殖、卷叠时可发生牙根内陷。牙根内陷在组织来源和发生机制上与成釉器增殖、内卷所致牙冠内陷相似,但该类发育异常的名称、分类,以及牙内陷、牙根内陷和畸形面沟三者间的关系尚无共识。本文以上皮在牙根发育过程中所起作用为切入点,探究牙根发育缺陷和异常的表现,重点梳理牙根内陷的发生、分类及其与牙内陷的关系,探讨牙根内陷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影响,以使临床医师对因上皮发育异常引发的牙齿疾病加深认识。

  • 标签: 牙根 上皮根鞘 牙根内陷 畸形根面沟 牙内陷 内陷周围炎 牙发育异常
  • 简介:摘要外毛癌(trichilemmal carcinoma, TC)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外科治疗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复发,须重视首次外科手术治疗的彻底性。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至2014年收治的23例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T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合理的诊治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2例杓间区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例1患者声音嘶哑1年,咽喉部异物感,术前检查示杓间区占位,手术时先行支撑喉镜检查,术中冰冻怀疑为神经瘤,再采用会厌入路,切除杓间区肿瘤,修复创周黏膜,会厌复位缝合。例2患者声音嘶哑伴咽部不适,当地医院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并确诊为神经瘤,术后2个月因复发转入我科,考虑既往手术史,直接采用会厌入路切除,充分暴露、逐步分离并切除杓间区肿瘤,修复创周黏膜,缝合固定裂开的甲状软骨板。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患者发音良好,无复发。会厌入路对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外毛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囊漏斗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瘤组织主要向外毛方向分化,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位皮肤,表现为小肿块或呈菜花样,易与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及角化棘皮瘤等混淆。

  • 标签: 银屑病 多发性巨大外毛根鞘癌 治疗
  • 简介:无毛人发的性别鉴定,是法医物证检验的新课题。本文报导对无毛的毛发进行石腊包埋、纵行切片、盐酸阿的平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Y染色质。结果50名男性的毛发,有32名检出Y染色质,在可辨的细胞中,Y染色质的检出率为22.8%。20名女性的毛发,有18名显出皮质细胞核,但未见Y染色质,检出率为O%。

  • 标签: Y染色质 皮质细胞 盐酸阿的平 毛发检验 根鞘 法医物证
  • 简介:牙根发育是以一系列外胚层及相关神经源性间充质之间的上皮间质相互作用为特征的,赫特维希上皮(Hertwig'sEpithelialRootSheath,HERS)参与牙根的发育,并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牙骨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有不少关于HERS生物学特性和在牙根发育中作用的研究.本文就HERS的组织结构特点、其在根部牙骨质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它的转归种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赫特维希上皮根鞘 牙根发育 牙骨质发育 转归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呜呜呜”,这声音若有若无,轻柔而细微,恰如吹过柳梢头的一缕晚风,又如躲在瓦缝草丛里的一只不知名的秋虫在痴痴地吟唱。

  • 标签: 《无鞘剑》 儿童文学 童话 范锡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膜切除术与膜翻转术治疗睾丸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金华市第五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睾丸膜积液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除组(42例,行膜切除术)和翻转组(42例,行膜翻转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5.06±1.84)min比(17.91±2.13)min]、术中出血量[(5.53±1.22)mL比(6.72±1.51)mL]及阴囊肿胀大小[(1.67±0.42)cm比(2.79±0.5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2、3.973、10.489,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愈显率90.48%(38/42),显著高于翻转组的69.05%(29/42)(χ2=4.720,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膜切除术与膜翻转术均是睾丸膜积液的常用术式,但前者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肿胀反应轻,更值得推荐。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切除手术 鞘膜翻转手术 阴囊肿胀 并发症 复发 术中出血 治疗结果
  • 简介:棘皮瘤(Pilarsheathacanthoma)是好发于成人上唇的皮肤毛囊来源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上唇部位单个的皮色丘疹或结节,中央有毛孔样开口,内含角质[1-2]。临床表现:皮损好发于中年以上成人上唇部,为单个的皮色丘疹或结节,直径O.5~1cm,结节中央有毛孔样开口,内含角质物。

  • 标签: 毛囊性肿瘤 良性 毛鞘棘皮瘤
  • 简介:摘要交通性睾丸膜积液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为突未关闭所引起,也有少数合并有其他原因,手术采用突高位结扎加睾丸膜开窗术既消除了积液的来源,也加强了积液的吸收途径,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
  • 简介:目前,手指外伤手术的麻醉采用管内注射法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1-4].但我们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发现麻药注射在管外同样能达到很好的麻醉效果,一次进针,一次注药,操作简单,用药量比管内减少一半,效果满意.从2001年6月起,围绕手指麻醉做了一些工作,通过新鲜尸体手指模拟注药和解剖以及临床试验,提出了管外皮下注射麻醉法,现对管内、外皮下一次注射麻醉方法进行比较.

  • 标签: 鞘管内 2001年 外伤手术 临床应用 麻醉效果 效果满意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膜积液的方法。方法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膜积液共120例。结果手术一般在8~20min内完成,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2-4d。术后随访7个月~4年,120例无复发、无腹股沟疝发生。结论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膜积液,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 标签: 腹横纹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 鞘膜积液 小儿
  • 简介:作者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参加第20期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期间,查阅了贵院手术治疗腹膜后神经瘤20例。原发性腹膜后神经瘤少见,国内外文献大组病例报告甚少。

  • 标签: 腹膜后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预后 手术并发症
  • 简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说到书法,根雕,相信一定众所周知,然而谈到书,必定会有人感到陌生。书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 标签: 根书 艺术 自然 书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