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挖掘道书文献新史料的基础上,就中国传统数学史上的天元与道教关系进行辨析,从一个侧面分析道教对中国传统数学思想的影响。作者认为:天元产生的直接渊源是道教“天元”思想,李冶的天元不仅直接渊源于道教洞渊九容之说,而且从科学思想方法上分析,其“立天元一”的代数表达思想得益于道教三元并列的思维模式。

  • 标签: 天元术 道教 中国传统数学
  • 简介:管子因其经济战思想而独步于先秦诸子。有关管子经济战思想的资料主要收录在《管子》"轻重"二十一篇中,其中《管子》所言的"轻重之"是对经济战谋略的明确概括。本文通过探讨运用轻重之的条件、轻重之的作用、轻重之的实施方式,试图获得对管子经济战思想的初步认识。

  • 标签: 管子 轻重之术 经济战谋略
  • 简介:本文以先秦秦汉时期丧葬习俗中的数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先秦秦汉时期数行为在丧葬习俗中的表现、地位,并对数行为存在的社会原因、思想文化基础及社会意义进行了探究。

  • 标签: 丧葬习俗 数术行为 卜葬兆 卜宅 卜日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汉代范开始一直到今天,临淄齐故城内出土大量范资料。伴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临淄齐故城作为汉代铸作坊的一个中心已经毫无争议。陈介祺作为晚清收藏大家,开镜范收藏之先河,其铜镜收藏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以临淄、青州为中心的齐国故地。通过对陈介祺收藏铜镜及范资料与临淄齐故城内出土范资料进行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这一观点。而陈氏所藏铜镜及范中的稀有种类也为临淄齐故城铸作坊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支持。

  • 标签: 陈介祺 齐故城 铸镜
  • 简介:学界长期以中体西用、中西会通等体用之分对中西对话进行定位,除此“逻辑”视角外还应关注历史发展之维度。以佛学入华引发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为,现今中西交流亦要走过格义比附、潜隐外化、互创新三个历史时段。不同文化传统相遇之初,格义比附在所难免,但随着对外来文化本义之真正理解及进而引发的推崇,外来文化会成为显学,本土文化反而会在一定时期被遮蔽潜隐。各种中西体用会通之说忽视了一个人不可避免会有立场或前见的问题,其实中西文化两个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传统很难讲谁好谁坏,中西比较对话更多的是相互提供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 标签: 中西对话 文化比较 中体西用 中西会通
  • 简介:曾子名字音义如何,学界素有争论。自许慎以来,其参字的主流读法便是“森音”“所今切”(今读为shen)。“骖音”“七南反”(今读为can)是略晚出现的或然读法。二者之中孰为正读,历代学人训释颇多而往往失其本旨。实际上,曰“参”曰“舆”皆是表示天上的星宿之名,与宋世以降逐渐崛起的“骖乘”说并无关系。尤应指出的是,曾子名字之中还隐括了其出生之年的天文星象信息,不惟所涉音义问题可据此定谳,即使有关孔子、曾子生年的歧说,亦可以因之得一新证。

  • 标签: 曾子 孔子名字 天文历术 生年
  • 简介:本文主要是纪念黄寿祺(1912—1990)六庵先生百年诞辰而写,汲引章学诚(1738—1801)《校雠通义》“辨章学术,考源流”与著名新儒学大家唐君毅(1909—1978)、牟宗三(1909—1995)常说的“返本开新”,汇为本文标题,以表彰先生易学总体成就与贡献。全文分节为四:首述缘起,次论先生易学旨趣,三则举《易学群书平议》中焦循(1763—1820)《仲轩易义解诂》例释先生易学进路与裁识,终以“从源溯流,强干弱枝”、“精研象理,不废术数”为先生《易》学结论。

  • 标签: 黄寿祺 《易学群书平议》 《黄寿祺论易学》 《仲轩易义解诂》
  • 简介:当健康的定义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之时,道德的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儒家学说在塑造道德的人格和如何理解并达成个人的人生意义上有很多重要资源。本文以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联结为出发点,探寻以道德情感为成人依托的孟子和以理性认知为成人依托的苟子在培植中国人的人格上各自提供的独特价值。将孟荀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上的影响,并通过情感生

  • 标签: 儒家 孟子 荀子 人格 心理治疗
  • 简介:4月6—7日在日本神户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台湾大学,日本神户大学、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庆熙大学、延世大学的学者和研究生共计2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围绕工程和环境伦理、生物和关怀伦理、应用伦理学的基础和东方思想、各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和哲学问题等议题展开探讨。大连理工大学王前教授从实践有效性的视角探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洪晓楠教授作了关于同行评议的理论、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展望的大会报告,博士研究生朱晓林汇报了纳米技术的善治和公众参与问题,博士研究生张卫阐释了符号消费时代生态设计中的伦理问题。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国际会议 应用哲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东亚
  • 简介:6月14—1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重庆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逻辑学会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逻辑教育与逻辑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逻辑教育 逻辑应用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 西南财经大学
  • 简介:6月19日在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召开,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在过去50年中,使用数学方法(代数、模型论和证明论)研究非古典逻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非古典逻辑在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哲学中的应用成果丰硕。

  • 标签: 应用逻辑 重庆市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 数学方法 古典逻辑
  • 简介:汉初社会对黄老之学的选择和应用梁宗华产生于齐国稷下的黄老之学,在汉初社会寻到了用武之地。汉初近七十年间,从惠帝至武帝前,一直是以黄老之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被目为时代精神之主流。于治国理民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汉初社会为何于诸...

  • 标签: 黄老之学 汉初社会 清静无为 黄老帛书 法家思想 社会现实
  • 简介:10月18—19日在山西临汾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应用伦理学视野中的人的问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西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山西师范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 简介:10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60余位境内外学者共同分享了逻辑学与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议题涉及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计算、逻辑与社会科学等。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豪里德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清华大学 逻辑学 学术会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应用 人文学院
  • 简介:本文对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分别从数量与结构两种视角构建了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的判别方法与划分标准。对中国1950—2050年间已经历或将经历的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明确指出,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结构视角考察,21世纪初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高峰是人们臆构出来的,实际上它根本就不存在。最后就与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 标签: 出生高峰 出生低谷 测度
  • 简介:黄仁宇的"数目字管理"理论在管子经济实践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统计学、财政管理、货币通胀管理、信用契约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管子的经验对当代市场经济社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 标签: 数目字管理 管子 经济实践
  • 简介: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不同,合成生物学旨在将工程学的思想用于生物学研究中,以设计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生物体或对现有生物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制造材料、生产能源和食物、处理污染等,从而增进人类健康,改善生存环境,应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由于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预示着创造人工生命的可能性,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变化。对于这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国际社会在憧憬其应用研究可能在医学、农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其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伦理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 标签: 技术应用 伦理问题 生物学 合成 规制 人类社会发展
  • 简介:“五行学说”是一套对宇宙构成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予以探讨的学说体系,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对宇宙共时层面的剖析,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的核心,自然界的万物莫不与之息息相关。二是对宇宙历时层面的剖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朝代的嬗替等都可用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来解释。正是这两个层面的思维模式启迪了《洪范》的诠释著作——《洪范五行传》,使之把帝王五事、灾异现象与木、火、土、金、水一一相配,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解读灾异之变发生的原因,从而开创了经学史上用“五行灾异”之说解释儒家经典的先河。

  • 标签: 五行学说 洪范 洪范五行传 灾异
  • 简介:6月22—2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由中国逻辑学会应用逻辑专业委员会和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逻辑学会应用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杜国平研究员主持,中国逻辑学会名誉会长张家龙研究员、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何建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孙伟平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编审、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社长彭熙编审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中国逻辑 应用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学会 学术年会
  • 简介:7月29—31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由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学会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董德刚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教授、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永平教授、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祥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副会长边立新教授作会议总结。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应用哲学研究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共中央党校 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