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是为解决鲁南苏北地区洪涝灾害而实施的具有长远和全局意义的战略性的治淮重点工程,该工程的规划思想与布局和对洪水资源“控、疏、导、调”管理理念,对其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洪水 东调南下 防洪减灾
  • 简介:水利风景区近年数量激增,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开始显现,针对水利风景区水利资源的保护,阐述了生态主义理念与水利风景区的关系,分析得出相关的规划原则和规划途径。

  • 标签: 生态主义理念 水利风景区 生态保护 设计途径
  • 简介:信宜市有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5.6万kW,其中境内黄华江10.48kW,占全市的67.2%。到1995年底全市水电装机容量达9.9766万kW,年发电量3.15亿kW.h。这个市1994年8月就达到了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标准。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注重水力资源普查,进行科学规划。在黄华江上游共规划了85座电站、装机173台、总容量10.1643万kW。经过10多年的努力,各河流已建、在建电站62座、装机130台。

  • 标签: 广东信宜市 黄华江 梯级开发 资源普查 科学规划
  • 简介:随着坝工建设的快速发展,泄洪消能技术有不少新的进展,其中挑流消能发展很快。泄水建筑物采用挑流消能方式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挑坎体型,常规的连续坎、差动坎、斜挑坎、扭曲坎等挑坎体型适用范围和效果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还不能解决某些工程泄水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某在建工程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非对称转向收缩差动挑坎,以适应工程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和泄水建筑物的运行要求。

  • 标签: 挑流消能 挑坎体型 消能效果 非对称转向收缩 差动式挑坎
  • 简介: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以会宁县为例,在分析其资源条件与生态地位等规划背景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会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优化了生态空间、城乡建设空间和现代产业布局,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体系、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等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本研究既可为会宁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豪依据,也可为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态文明 总体规划 水资源 生态环境 产业 人居环境
  • 简介:选择VisualC++(以下简称VC++),来开发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有着其他软件开发工具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利用VC++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OOP),程序开发人员能够很方便地模拟水资源系统中的各类节点,进行模拟计算;同时,对象的模块化将使得程序更容易维护和扩充;其次,VC++提供了强大的ODBC数据库连接功能,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最后,用户界面的生成以及图形、图像的处理,通过VC++也很容易实现。因此,我们仅利用VC++,就可以完成对整个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 标签: 软件开发 VISUAL C++(软件开发工具) 决策支持系统 ODBC(开放式数据库连通性) 水资源规划
  • 简介:1996年12月12日~13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召开了水利规划计算机软件开友与应用经验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部属院、流域委院、太湖局和部分省院的代表及有关科研单位、大学的教授、专家共30余人。会上,与会教授、专家和代表介绍了水利规划计算机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水科院水资源所、河海大学、部北京院、东北院、天津院.长委院、淮委院、黄委院、太湖局等单位演示了各自开发的软件。会议就如何加强加快水利规划计算机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水规总院曾肇京副院长在会议结束时作了小结发言,主要有以下几点:(1)几年来,水利规划计算机软件开发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水文、水利计算程序开发、应用已有长足进步。“九五”期间,各院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开发,争取在方案比选、工程规模确定的总体决策规划CAD软件的开友上取得较大进展。

  • 标签: 水利规划 计算机软件开发 应用经验 座谈会 计算机应用 规划设计
  • 简介:小型水电站中常采用虹吸进水口,它具有结构简单,断流快速,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但现行规范在喉道断面底高程的确定上存在缺陷,导致了一些工程发生事故;有些虹吸进水口电站在厂房内设置了控制蝶阀,造成了设备闲置和浪费。本文从工程实例入手,探讨有关问题,希望引起相关人员注意。

  • 标签: 小型水电站设计 虹吸式进水口 喉道断面底高程 真空破坏阀
  • 简介:本文结合双河电站工程前池虹吸取水设计文例,介绍第三代虹吸取水设计的原理、方法以及经验总结,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 标签: 双河电站 虹吸取水设计 结论
  • 简介:近年来,在河道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城镇河道滨水景观的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在保证河道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河道的自然特性,彰显区域的文化特色,使其达到“水宁、河动、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是目前规划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以四川省松潘县岷江川主寺河段生态护岸工程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高原地区河流水文特性、地形地质特征、植被分布及区域民族文化等基本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原河道平面形态、滨水生态修复与区域特色文化展示等规划设计理念,工程建成后已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其设计理念及对策,可供类似河道的综合治理参考。

  • 标签: 生态护岸 滨水景观 文化传承 规划设计 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