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率,保证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烧伤手切削痂植皮后功能恢复当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4~2022.3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手烧伤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44例),康复组(康复护理,44例),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康复组护理效果较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ADL评分较常规组高,VAS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烧伤手切削痂植皮后实施康复护理对提升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手切削痂植皮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症患者采用分层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方式作用情况。方法:观察时间始于2020年1月,止于2022年6月,将50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分层组采用分层护理,观察两组危险因素指标控制情况。结果:普通组和分层组危险因素指标控制情况对照中,普通组血压、血脂、体重、血糖达标率明显低于分层组,(x2=11.180,p=0.012),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症患者采用分层护理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 分层护理 危险因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慢阻肺患者施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慢阻肺患者,治疗期间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按照抽签顺序完成对照组(n=48,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8,延续性护理)的划分,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95.83%(46/48)的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慢阻肺患者施加延续性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大幅提高,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同时护理服务质量得以优化,成效显著值得借鉴并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率 重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7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介入治疗 肺癌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麻醉护理配合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实验组接受优质的麻醉护理,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在手术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佳,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此外,优质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结论:本研究表明,优质的麻醉护理配合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极具价值,能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风险,并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 标签: 全身麻醉 优质护理 手术安全 并发症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重度烧伤护理中应用心理疏导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68例中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重度烧伤护理中加入心理疏导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中重度烧伤 心理疏导 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该类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患病时间实施分组治疗,对于其治疗前后以及康复护理三个月之后的患者相关功能以及能力有效评定和对比分析。结果在完成各项治疗之后并且和治疗之前相比较都有一定的提升(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述状况都有提升,其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使得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减少,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 功能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中的抢救价值。方法:本研究纳选研究对象时间限定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共计纳选EICU入住患者102例,以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n=51,常规化急诊护理)及观察组(n=51,优化抢救流程护理),评价对比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有效率94.1%与对比组76.4%相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共计出现3例(5.89%),对照组共计出现9例(17.6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抢救流程在EICU患者中不仅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且在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率中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优化抢救流程 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科室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记作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各项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洗胃时间、抢救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和毒蕈碱样症状消失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救指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86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8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43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的用药依从性、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讨组的糖尿病患者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较低,用药依从性较高,血糖水平有所改善,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循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有效干预,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且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值得运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合理休息(93.62%)、定期复诊(97.87%)、健康饮食(97.87%)、科学运动(95.74%)等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3.83%、68.09%、61.70%、55.32%,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较高,确保其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护理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目前已在医学教育中普及,研究表明,该教学法与传统LBL教学法相比,在激发护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上更具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PBL教学广泛开展,我国在20世纪末期开始尝试并于2012年将临床医学PBL教学纳入“十二五”规划教材。但在PBL教学实践中,单纯采用PBL教学容易导致护生出现抵触情绪,学习效率欠佳。近年来,思维工具的发展普及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方向。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将各层级关系连接的思维工具,帮助人们记忆和发散思维。思维导图的记忆和分析过程生动形象,将该工具运用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PBL的不足之处。

  • 标签: PBL教学法 思维导图 手术室护理教学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行手术治疗的 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人文关怀式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康复和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在 SAS、 VAS、并发症率、 Marylan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比较,差距显著( P<0.05)。结论 对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文关怀式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康复,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人文关怀式护理;术后康复;护理质量    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之一,在间接暴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和 /或关节脱位,是人体最常见的骨质之一。由于踝关节的组成较复杂,运动度良好和生理负重等原因,骨折时常会累及关节面,合并韧带、肌腱和软骨等损伤,常需手术治疗 [1]。较多患者因肢体肿胀疼痛常存在较多不良情绪,对手术和术后康复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我们对行踝关节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精神性疾病和智力障碍等。其中男性 46例,女性 24例;年龄 18~ 76岁,平均 43.8±6.7岁;外踝骨折 32例,内踝骨折 22例,双踝骨折 10例,三踝骨折 6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入院日期的单双数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按骨科的护理常规进行。②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病情和心理测评,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以健康宣教、心理辅导、舒适关照和康复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     1.2.1 健康宣教    大多患者对疾病的手术和康复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应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结合图片、画册、视频等方法,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采用微信、电话、家访和复诊等机会,做好延伸性服务措施,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列举既往成功的范例,向患者告知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康复锻炼期间的注意事项,不仅可减轻肢体肿痛,还能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了解遵照医嘱的重要性,初步康复治疗的步骤,提高手术和康复治疗护理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1.2.2 心理辅导    绝大多数患者为突然事故导致的踝关节骨折,肢体的痛苦常带来焦虑不安和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多劝慰和鼓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告知现代麻醉和手术等医疗技术水平较高,能基本治愈踝关节骨折,一般不会遗留明显的后遗症,逐渐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 [2]。邀请患者的家属和亲友多陪伴和关心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以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纾解焦躁不安的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和康复治疗。     1.2.3 舒适关照    努力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做好病区管理和消毒隔离工作。指导和挟制患者合理摆放患肢, 保证功能位,促进血液循环;按需给予镇痛剂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即可开始行患者按摩和翻身,减少并发症率。为患者指导科学合理的膳食标准,增加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等营养供应和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1.2.4 康复锻炼    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行股四头肌、趾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膝关节等的被动屈伸活动练习,促进血液循环 [3]。每个动作坚持 5秒钟,每次 15~ 20次,每天 5~ 10次。术后 1周后开始进行踝关节静力性收缩和非负重行屈伸等练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频率和活动力量;术后 3周可行踝内外翻肌收缩练习,用足跟轻叩地面;术后 6周时行踝关节背伸和跖屈练习,逐渐过渡到拄杖行走及负重练习。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 SAS)和疼痛指数( VAS)的测评,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 6个月时,进行 Maryland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例( n)表示,采用 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 SAS、 VAS和并发症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Marylan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距显著( P<0.05)。    3 討 论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背屈位时比较稳定,当跖屈位时关节间隙增大,活动度明显增大,此时关节稳定性下降,当踝关节遭受直接暴力,以及外翻、内翻或外旋等间接暴力时,易发生骨折 [4]。踝关节骨折常伴有韧带或肌腱损伤,而且均为关节内骨折,伤后或术后的康复锻炼治疗非常重要,若恢复不好易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导致伤踝畸形愈合、僵硬疼痛、行走困难,患者遭受的身心痛苦较大,明显降低了生活质量。组织创伤和踝关节活动障碍导致局部肿胀疼痛显著,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易发生便秘和各种感染,加上对疾病、手术和术后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认知度不高,患者常存在着焦虑急躁、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降低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对术后康复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对踝关节的患者,首先从其病情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实施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向患者解释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告知治疗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力争得到患者的配合。为其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指导和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提供优质的护理质量 [5]。加强护患沟通,关心和体贴患者,促进患者的自尊和自我决策能力,纾解焦虑急躁的心理;做好正确引导,耐心解释疾病和术后病情进展,为患者树立信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和排便等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从术后到出院后居家休养的全过程,给予个体化的、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 SAS、 VAS和并发症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 Marylan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 P<0.05)显示出较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文关怀式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手术和康复的疼痛指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明显提高踝关节的功能,增进护患关系,提高临床骨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德芳 .5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J].医药前沿, 2014, 4( 3): 245-246.     [2] 尹芝华,秦 晴,高 征,等 .167例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J].四川医学, 2011, 32( 12): 2033-2034.     [3] 李秋月,韩 蔚 .踝关节骨折术后冷敷压迫疗法的观察 [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 57-58.     [4] 王华颖 .67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3): 193-194.     [5] 张 莉 .优质护理对三踝骨折患者恢复和护理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J].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 7): 19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喂养不耐受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喂养不耐受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家庭参与式护理),各34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 喂养不耐受 家庭参与式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行手术治疗的 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人文关怀式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康复和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在 SAS、 VAS、并发症率、 Marylan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比较,差距显著( P<0.05)。结论 对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文关怀式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康复,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人文关怀式护理;术后康复;护理质量    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之一,在间接暴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和 /或关节脱位,是人体最常见的骨质之一。由于踝关节的组成较复杂,运动度良好和生理负重等原因,骨折时常会累及关节面,合并韧带、肌腱和软骨等损伤,常需手术治疗 [1]。较多患者因肢体肿胀疼痛常存在较多不良情绪,对手术和术后康复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我们对行踝关节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精神性疾病和智力障碍等。其中男性 46例,女性 24例;年龄 18~ 76岁,平均 43.8±6.7岁;外踝骨折 32例,内踝骨折 22例,双踝骨折 10例,三踝骨折 6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入院日期的单双数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按骨科的护理常规进行。②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病情和心理测评,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以健康宣教、心理辅导、舒适关照和康复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     1.2.1 健康宣教    大多患者对疾病的手术和康复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应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结合图片、画册、视频等方法,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采用微信、电话、家访和复诊等机会,做好延伸性服务措施,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列举既往成功的范例,向患者告知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康复锻炼期间的注意事项,不仅可减轻肢体肿痛,还能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了解遵照医嘱的重要性,初步康复治疗的步骤,提高手术和康复治疗护理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1.2.2 心理辅导    绝大多数患者为突然事故导致的踝关节骨折,肢体的痛苦常带来焦虑不安和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多劝慰和鼓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告知现代麻醉和手术等医疗技术水平较高,能基本治愈踝关节骨折,一般不会遗留明显的后遗症,逐渐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 [2]。邀请患者的家属和亲友多陪伴和关心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以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纾解焦躁不安的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和康复治疗。     1.2.3 舒适关照    努力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做好病区管理和消毒隔离工作。指导和挟制患者合理摆放患肢, 保证功能位,促进血液循环;按需给予镇痛剂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即可开始行患者按摩和翻身,减少并发症率。为患者指导科学合理的膳食标准,增加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等营养供应和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1.2.4 康复锻炼    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行股四头肌、趾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膝关节等的被动屈伸活动练习,促进血液循环 [3]。每个动作坚持 5秒钟,每次 15~ 20次,每天 5~ 10次。术后 1周后开始进行踝关节静力性收缩和非负重行屈伸等练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频率和活动力量;术后 3周可行踝内外翻肌收缩练习,用足跟轻叩地面;术后 6周时行踝关节背伸和跖屈练习,逐渐过渡到拄杖行走及负重练习。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 SAS)和疼痛指数( VAS)的测评,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 6个月时,进行 Maryland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例( n)表示,采用 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 SAS、 VAS和并发症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Marylan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距显著( P<0.05)。    3 討 论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背屈位时比较稳定,当跖屈位时关节间隙增大,活动度明显增大,此时关节稳定性下降,当踝关节遭受直接暴力,以及外翻、内翻或外旋等间接暴力时,易发生骨折 [4]。踝关节骨折常伴有韧带或肌腱损伤,而且均为关节内骨折,伤后或术后的康复锻炼治疗非常重要,若恢复不好易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导致伤踝畸形愈合、僵硬疼痛、行走困难,患者遭受的身心痛苦较大,明显降低了生活质量。组织创伤和踝关节活动障碍导致局部肿胀疼痛显著,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易发生便秘和各种感染,加上对疾病、手术和术后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认知度不高,患者常存在着焦虑急躁、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降低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对术后康复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对踝关节的患者,首先从其病情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实施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向患者解释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告知治疗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力争得到患者的配合。为其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指导和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提供优质的护理质量 [5]。加强护患沟通,关心和体贴患者,促进患者的自尊和自我决策能力,纾解焦虑急躁的心理;做好正确引导,耐心解释疾病和术后病情进展,为患者树立信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和排便等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从术后到出院后居家休养的全过程,给予个体化的、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 SAS、 VAS和并发症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 Marylan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 P<0.05)显示出较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文关怀式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手术和康复的疼痛指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明显提高踝关节的功能,增进护患关系,提高临床骨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德芳 .5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J].医药前沿, 2014, 4( 3): 245-246.     [2] 尹芝华,秦 晴,高 征,等 .167例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J].四川医学, 2011, 32( 12): 2033-2034.     [3] 李秋月,韩 蔚 .踝关节骨折术后冷敷压迫疗法的观察 [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 57-58.     [4] 王华颖 .67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3): 193-194.     [5] 张 莉 .优质护理对三踝骨折患者恢复和护理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J].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 7): 19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S管理法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30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以就诊时间完成分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常规组在住院期间开展的常规临床护理管理。研究组在住院期间将6S管理法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满意度和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定(SFRS)。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定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减少临床工作中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也能够全面的提高医院整体形象。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6S管理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内分泌科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时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 2022年03月-2023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总共收治784例患者,取其中15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后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以最后相关指标做为数据支撑,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经对比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且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明显缓解,较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数据呈现(P<0.05)。结论 对内分泌科治疗患者临床配合全面护理措施可见显著成效,在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加快其康复速率,该项护理服务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 内分泌科 生活质量 不良情绪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参考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考组患者的理满意度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延续性护理 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