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液体超负荷(fluid overload,FO)发生的阈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临床资料,以预后不良为结局,以休克24 h、48 h、72 h时的FO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对预后最有预测价值时间点的FO,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最大值选取FO截断值,并以此分为FO<截断组值和FO≥截断值组,分析FO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2例有效病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最大值选取48 h FO截断值43.3%分为FO<43.3%组(116例)和FO≥43.3%组(36例)。FO≥43.3%组胎龄、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pH、白蛋白值低于FO<43.3%组,休克评分、床边脓毒性休克评分(bedside septic shock scores,bSSS)、乳酸值、白细胞计数<5×109/L和输注白蛋白比例高于FO<4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43.3%组持续肺动脉高压、严重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急性肾损伤、严重脑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 d内全因死亡率高于FO<4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FO≥43.3%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OR=0.998,95%CI 0.998~0.999,P<0.05)、pH(OR=0.018,95%CI 0.000~0.990,P<0.05)及bSSS(OR=1.619,95%CI 1.134~2.311,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得出相应指标截断值为出生体重1 830 g、pH 7.15、bSSS 0.5分。结论脓毒性休克新生儿48 h的FO对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最大,截断值为43.3%,FO≥43.3%与不良结局相关;出生体重低、pH低、bSSS高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易发生FO≥43.3%。

  • 标签: 液体超负荷 脓毒性休克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抗菌药联用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几种西药与重要,比较单独使用西药与中西药联合使用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结果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结论对于感染肺炎的患者需要采取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方式,如此才能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

  • 标签: 西抗菌药联用 肺炎克雷伯菌 内毒素 影响
  • 简介: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基本特征,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把插入语分为典型插入语、次典型插入语和非典型插入语三类,勾画出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对外汉语的插入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插入语 原型范畴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9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开展中,生命体征判断(2.19±1.00)min、心脏复苏(3.01±0.08)min、吸氧(18.47±2.94)s、气管插管(3.00±1.07)min;患者、患者家属,护理态度满意度100.00%、护理技术满意度95.56%、护理效果满意度97.78%。结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可缩短患者手术抢救时间,提升患者、患者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危重症手术护理 救治流程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的改变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的平均住院时间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肺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脾汤灌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纳入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空白组加用莫沙必利,对照组加用莫沙必利联合生大黄灌肠,治疗组加用莫沙必利联合温脾汤灌肠,记录各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压监测值、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APACHE 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压监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APACHE 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压监测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改善幅度最优,空白组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胃动素、胃泌素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胃动素水平下降,胃泌素水平提高,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脾汤灌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功能及其他生理状态、实验室指标改善效果。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温脾汤 中药灌肠 莫沙必利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期间应用两性霉素B且用药前后肝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完整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进行肝损伤分型与诊断,计算两性霉素B致肝损伤发生率,并将患者按年龄(≤45、>45岁),入院前3个月内有无肝损伤/肝病史,所用两性霉素B剂型(非脂质体、脂质体)、最大日剂量(<30、≥30 mg)、最大日剂量/体重(<0.5、≥0.5 mg/kg),是否阶梯加量用药、疗程(≤21、>21 d)、累积剂量(<600、≥600 mg)、累积剂量/体重(<10、≥10 mg/kg),是否联用保肝药物,以及是否联用其他有肝毒性的药物,各分为2组,分别比较上述11项临床特征不同的2组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性霉素B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前者效应值为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后者效应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及其95%CI和R2值。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42例,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13~92岁;体重(65.0±12.3)kg。42例患者中,>45岁者26例;既往有肝损伤/肝病史者15例;应用两性霉素B者30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者10例,2种剂型均应用者2例;两性霉素B最大日剂量<30 mg、最大日剂量/体重<0.5 mg/kg者25例,≥30 mg、≥0.5 mg/kg者17例;阶梯加量用药者28例,初始剂量即为最大日剂量者14例;累积剂量<600 mg、累积剂量/体重<10 mg/kg者24例,≥600 mg、≥10 mg/kg者18例;联用保肝药物者29例;联用其他有肝毒性的药物者33例。应用两性霉素B后,42例患者TBil、ALT水平均高于用药前(P=0.019;P=0.017),诊断为两性霉素B相关肝损伤者7例,肝损伤发生率为1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3个月内肝损伤/肝病史是用药后γ-GT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29,95%CI:1.037~3.970,P=0.03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最大日剂量≥30 mg、累积剂量≥600 mg是用药后TBil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0.59,95%CI:0.28~0.90,P=0.001;标准化回归系数:1.61,95%CI:0.14~3.07,P=0.033;R2=0.524),入院前3个月内肝损伤/肝病史是用药后ALP和γ-G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0.85,95%CI:0.25~1.45,P=0.006,R2=0.205;标准化系数:0.89,95%CI:0.29~1.50,P=0.005,R2=0.206)。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两性霉素B致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6.7%。两性霉素B最大日剂量≥30 mg、累积剂量≥600 mg是用药后TBil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前3个月内肝损伤/肝病史是用药后ALP和γ-G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两性霉素B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水利水电工程是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为目标的除害兴利的综合性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对区域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严格遵守自然经济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科技、经济等手段,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切实加强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应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全过程,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经济效益 预防 环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心功能及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价值。方法:本次将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共计选取2020.4-2021.5治疗者70例,应用抽签法进行小组均分,每小组入35例,延续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评价分析指标: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心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心功能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延续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普通组,心功能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优化患者心功能水平。

  • 标签: 焦虑 延续性护理 抑郁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中3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余3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SAS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肾病综合征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接受疼痛护理对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21年3月~2024年1月时间段选择4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入院治疗顺序抽签分为比较组(20例)与疼痛组(20例),前组接受基础护理,后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研究指标为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疼痛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比较组P<0.05;护理后疼痛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明显缓解作用,改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术后疼痛 睡眠质量 疼痛护理干预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初中德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德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初中德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初中德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其次,德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德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德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初中德育 学生综合素质 道德品质 自我管理 人际交往 创新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罹患慢性躯体疾病及参加休闲活动情况与抑郁情绪存在的交互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以2014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完成社区老年心理状况调查的3 007名社区老年人(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问卷(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评价抑郁情绪,采用休闲活动问卷评估休闲活动参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躯体疾病和休闲活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社区调查老年人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5.78%(1 076/3 00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1.42,95%CI:1.14-1.76)、高脂血症(OR=1.27,95%CI:1.09-1.56)、冠心病(OR=1.31,95%CI:1.04-1.6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R=1.31,95%CI:1.04-1.63)与抑郁情绪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均P<0.05);伸展弹性运动(OR=0.79,95%CI:0.68-0.92)与抑郁情绪发生风险降低有关(P<0.05)。(3)糖尿病和不参加伸展弹性运动作为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AP)=41.75%]。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较常见,慢性躯体疾病可能增加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生风险,尤其是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积极参加伸展弹性运动,可能对于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抑郁 老年人 交互分析 慢性躯体疾病 休闲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行为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2)与并行优质护理干预实验组(n=3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行为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2)与并行优质护理干预实验组(n=3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选用自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查问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价值取向、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对812名企业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前企业职工思想行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效的,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还亟需挖掘潜力。通过分析,从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和谐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促进企业职工思想行为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企业职工 思想行为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PDCA管理+预防性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整体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入院的患者作为研究范例,合计100例,借助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行PDCA管理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与管理。比较组间的护理质量。

  • 标签: PDCA管理 预防性护理干预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处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IDA)情况展开分析,进而使疾病在防治时,获得科学依据。方法: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运用问卷方式,针对调查问卷,展开自行设计,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云南多家医院当中,展开分娩的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少数民族孕妇为510例。针对不同孕期铁缺乏(ID)、IDA患者情况,以及IDA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在妊娠期当中,IDA患病率,以及ID患病率上,分别达到了50.39%和13.92%,其中孕中期当中,整体患病率最高。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出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即年龄超过35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日常饮食、居住环境、孕前合并贫血、营养物质补充、合并地中海贫血,占比分别为50.98%、90.73%、74.90%、54.90%、31.94%、73.73%、29.02%。结论: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当中,处于妊娠期时,出现的缺铁性问题比较明显,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云南地区 少数民族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处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IDA)情况展开分析,进而使疾病在防治时,获得科学依据。方法: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运用问卷方式,针对调查问卷,展开自行设计,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云南多家医院当中,展开分娩的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少数民族孕妇为510例。针对不同孕期铁缺乏(ID)、IDA患者情况,以及IDA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在妊娠期当中,IDA患病率,以及ID患病率上,分别达到了50.39%和13.92%,其中孕中期当中,整体患病率最高。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出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即年龄超过35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日常饮食、居住环境、孕前合并贫血、营养物质补充、合并地中海贫血,占比分别为50.98%、90.73%、74.90%、54.90%、31.94%、73.73%、29.02%。结论: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当中,处于妊娠期时,出现的缺铁性问题比较明显,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云南地区 少数民族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提出的教学方式是分层次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分析其实施途径与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2年3月接受临床护理教学的护生115名设定为本次分析的带教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58名)和对照组(57),观察组实施的教学方式是分层次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方式,对比如下指标:①护理考核成绩;②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分层次 分阶段 目标教学法 教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