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临床直肠扁平癌前期疾病与黏膜内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行直肠ESD患者术前活检资料(均经术前活检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内癌),对ESD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加以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0.3±7.5)min,平均出血量为(50.4±15.3)ml,病灶整块切除率为85.71%,术中穿孔发生率为14.29%,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2.86%,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8.57%,经对应处理均好转,且低位直肠穿孔率为8.89%,显著低于高位直肠穿孔率30%,且迟发性出血度出现在低位直肠病变中(P

  • 标签: ESD 直肠扁平癌 黏膜内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应用于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接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治疗的患者,共 9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切除组和剥离组,剥离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简称: ESD),切除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简称: EMR),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切除组手术时间少于剥离组,而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剥离组( P< 0.05);切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4.44%)显著低于剥离组( 33.33%)( X2=12.2562, P=0.0004)。结论:为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实施 EMR,患者术后恢复快,虽然住院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纵行切口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48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上消化道SMT患者。根据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切口的不同分为2组:传统组(23例)为环形切口,改良组(25例)为纵行切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改良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vs.91.3%,χ2=0.451,P=0.502),但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3.8分钟vs.71.5分钟,t=2.371,P=0.022)和术中出血量(15.7mlvs.35.6ml,t=8.163,P<0.001)均明显小于传统组。两组患者无术中大出血,但均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消化道穿孔,此外在传统组中观察到有1例患者存在延迟性出血。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SMTs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肿瘤 胃肠道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内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术治疗效果优于EMD术,前一种术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应用于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接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治疗的患者,共 9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切除组和剥离组,剥离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简称: ESD),切除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简称: EMR),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切除组手术时间少于剥离组,而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剥离组( P< 0.05);切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4.44%)显著低于剥离组( 33.33%)( X2=12.2562, P=0.0004)。结论:为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实施 EMR,患者术后恢复快,虽然住院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黏膜下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价值。方法:收录2021年6月到2022年4月的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共计66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阶段开展围术期护理的使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手术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SF-36各项指标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大(P<0.05)。结论:胃肠道黏膜下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干预阶段,开展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更好提升手术干预效果,提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肠道黏膜下肿瘤 手术干预阶段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患者男性.55岁.近3个月来时常出现脐部右侧不适,胀痛,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无发热。无腹泻、便秘,食欲差:近1个月排稀粪,无便血、黑便,体质量下降10kg。

  • 标签: 黏膜下 升结肠 囊肿 腰背部 食欲差 体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54岁,曾2次在疾病未急性发作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其中2000年11月检查结果提示:直肠距肛门10H米以下黏膜血管纹模糊,未见溃疡、息肉等病变,诊断为慢性直肠黏膜炎(轻度)。此后大便常有脓性黏液,偶有血丝。急性发作时每天排脓血便6~8次,小腹胀痛,精神不振,腰下部酸痛,食欲差。2007年3月检查结果提示:

  • 标签: 黏膜炎 直肠 纤维结肠镜检查 中药 检查结果 小腹胀痛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62岁。左眼反复红疼、分泌物增多5个月,初步诊断为急性角结膜炎(细菌性可能性大),可疑青光眼。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及降眼压药物治疗后1周大量白色渗出物遮盖全角膜,实验室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为偶见成对球菌。追溯病史发现患者右眼曾拟诊为眼黏膜类天疱疮,经诊断性治疗后修正临床诊断为双眼黏膜类天疱疮。(中华眼科杂志,2020, 56:947-948)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gastricsubmucosaltumors,SMTs)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MTs患者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39例SMTs患者中,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19例,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块实性部分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17例GST长轴与胃壁垂直,14例表面覆盖完整黏膜,4例病变出现钙化,所有患者胃周未见肿大淋巴结;神经鞘瘤6例,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较少出血、坏死及囊变,仅2例患者病灶表面有小溃疡形成,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强化,2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瘤8例,表现为范围较广的胃壁增厚而无梗阻,病灶长轴与胃壁平行,强化不明显,7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异位胰腺6例,表现为扁平状肿块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类似,1例见中央导管征。结论:SMTs病灶多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强化方式及胃腔内外情况等,对SMTs的诊断及鉴别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胃黏膜保护方法。方法:通过胃黏膜保护分析,寻找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结果: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能增强胃黏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加胃黏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结论:胃黏膜保护对防治慢性胃炎和胃癌前病变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黏膜保护 幽门螺杆菌(Hp)
  • 简介:摘要结肠良性肿瘤中,脂肪瘤的发病率虽仅次于息肉和腺瘤,居第三位,但仍然是很少见的。常有便秘、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贫血、腹块等症状,需与胃肠道其他肿瘤相鉴别。结肠黏膜下脂肪瘤临床发生不多,相关报道亦较少,本例为临床所见病例,报道及讨论如下。

  • 标签: 脂肪瘤 结直肠脂肪瘤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贫血、胃黏膜水肿、充血、糜烂等。其中使用损伤胃黏膜药物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36例,严重内科疾病所致者24例,严重外科疾病所致者21例,其他原因所致者5例。经临床诊断治疗,总有效率达97.7%(84/86)。结论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内外科疾病是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主要原因。通过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急性胃粘膜病变
  • 简介:摘要颊肌黏膜瓣是由部分颊肌、颊黏膜和丰富血管组成的瓣,其解剖结构简单,应用方便,是外科医师重建头面部缺损的一种好方法;颊肌黏膜瓣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的一种多功能、可靠瓣膜,因其具有通用性、灵活性、柔软性,并且带来最小供区并发症和最好的美容效果而广泛应用于头面部软组织及其他复杂缺损的重建。

  • 标签: 颊肌黏膜瓣 外科皮瓣 口腔颌面部 岛状颊肌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21例(91.3%);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17例(73.9%);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可极大地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甚至癌变;对于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则需根据病患的客观病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口腔黏膜 白斑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过黏膜免疫给药,不但能刺激机体的黏膜免疫,还能诱导机体的全身免疫应答,目前已成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黏膜免疫系统构成、免疫机制和功能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黏膜脱垂症的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内镜检查价值有限,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本病尚需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鉴别。前者腹痛呈周期性、节律性,疼痛与体位无关。X线钡餐检查可见到龛影。后者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原则为本病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并无特效药物。有并发症时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 标签: 胃黏膜脱垂症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