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近元旦,喜得宁夏社会科学院景永时先生所赠由他主编的《西夏学译丛》三册,十分高兴。其中有孙伯君女士编《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简称《论集》)两册。《论集·说明》中称,在众多国外早期西夏学论著中,只收集“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物和文献的研究”论文,对“单纯就汉文史书描写历史事实的文章不予收录”。不言而喻,这个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 标签: 西夏学 早期 西方学者 宁夏社会科学院 《论集》 历史事实
  • 简介:西夏以佛教为国教,寺院、僧人不仅享有优惠特权,而且占有大量田地、牧场,拥有一定数量依附人口,寺院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僧人的管理力度,由僧俗不同部门共同管理,把僧人管理纳入世俗法律范畴,僧人有度牒、寺籍和户籍。西夏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行“计亩输赋”政策,寺院和僧人也不例外,只要占有土地就要按法律规定像世俗百姓一样纳税服役。一些僧人在向国家纳税服役的同时,还受寺院役使,成为寺院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可以说,西夏僧人并非不劳而获的寄生阶层。

  • 标签: 西夏 寺院 僧人 赋役
  • 简介:在对西夏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空间环境进行考查之后,文章提出了西夏长期分立的三大地缘条件.第一,自唐至宋,中国西部两个最强大的少数民族力量--回纥(回鹘)和吐蕃的衰落为西夏扩张立国提供了'舞台';第二,两宋时代的三个政治地理特征,即长城体系被夏、辽、金所打破、中国经济重心及伴随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南移、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有利于西夏的分立;第三,西夏疆土广袤,含有西部发达的农牧区,边界地文特征显著,易守难攻.这种国土条件对其延祚发挥了潜在的、巨大的作用.

  • 标签: 西夏 南移 回纥 吐蕃 地缘 回鹘
  • 简介:11世纪,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曾雄踞一方,与辽、宋王朝成鼎足之势.然而200多年后,随着成吉思汗铁骑的践踏,西夏却最终被元灭亡.这个神秘王国消失后,其史料和文字逐渐湮灭.今天,当人们要"破译"这个王朝的种种谜团时,却将目光转向了一块"普普通通"的石碑.有人说该碑能换两架美国F16战斗机,有人说它价值连城,简直就是"国宝中的国宝".

  • 标签: 千古奇绝 奇绝西夏 西夏碑
  • 简介:现存西夏出版的珍贵图籍很多,共有数千卷册,但关于西夏图书的编撰出版,史书缺乏记载。本文主要依据出土的西夏书籍及其序言、跋尾和题款中的相关资料,考察了西夏对中原地区儒学典籍、史书、类书、兵书和佛经的翻舞译,着重论述西夏语文著作、史书、法典、颊书、蒙书、文学著作、唇书、臀书及佛经的编撰;同时对包括西夏、漠文、藏文在内的西夏刻本,尤其是存世最早的西夏泥活字、木活字本的出版,以及世俗、佛教著作写本的流传作了研究;还论述了西夏书籍的重要学术价值、文物便值和版本便值。西夏在中古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出版中成就突出,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其活字本书籍的出版更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在出版领域封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 标签: 编纂 少数民族文字 相关资料 中原地区 文学著作 学术价值
  • 简介:酿酒、榷酒、饮酒是西夏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文章从西夏的《酿酒图》说起,首先对西夏酒的酿造工艺做一介绍,从生产原料来分,有麦酒、粟酒、马奶酒、葡萄酒;从味道来说,有浓烈的酽酒;从饮用方式来说,有用芦管吸饮的芦酒。西夏的酒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祭祀、征伐、赏赐、盟誓、宴会、婚姻、丧葬、交聘等方方面面,是一种礼数和文化。由于饮酒容易误事,因此西夏民间将饮酒列入劝诫的范畴。

  • 标签: 西夏 酿酒 饮酒礼俗 酒文化
  • 简介:武成西郊基葬是西夏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墓葬形式独特,蕴舍的信息丰富,具有多种文化的特性,是西夏化的的一个缩影它为研究西夏丧葬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西夏基 武成 特点
  • 简介:西夏是宋代党项人建立的方国,曾雄居中国西北地区190年,后被蒙古所灭。西夏建国后,创制了文字,留下了大量历史文献,也留下大量没有解开的谜团。例如他的语言到底是彝语支还是羌语支?如果是羌语支,他在羌语支中的历史地位如何?现今分布在四川西部的一些操羌语支的族群是不是西夏灭亡以后南迁的移民?就这些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初步讨论。以求教于学术界。

  • 标签: 西夏 西夏语 羌语支
  • 简介:时间回朔到1908年4月的一个黄昏。中国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出现了一支来自境外的骆驼队,领头的是一名叫科兹洛夫的俄罗斯海军中校。这群人也许没有料到他们将发掘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後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他们将一个尘封已久的古老王朝重新带回人间。

  • 标签: 中国西北部 遗址 西夏 文明 历史 巴丹吉林沙漠
  • 简介:1997年3月29日,甘肃武警总队武威支队在武威西关修建家属楼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由于民工们发现墓砖时及时报告,使墓葬没有受到大的破坏。武威地区博物馆在接到报告后及时派考古人员到现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经清理发现这是一座西夏乾祐十六年(1185年)的墓葬。现将清理情况公布如下:

  • 标签: 墓葬 西夏 古墓 发掘 考古 武威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西夏立国后颁布的军律《贞观玉镜将》和继之后颁布的国家法典《天盛律令》中所体现的兵役制度,着重分析、探讨西夏兵役制度的变化和完善,并且指出了西夏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与党项民族的尚武习俗的内在联系,也揭示出西夏较为完备的兵役制度中党项民族的游牧特征。

  • 标签: 党项 尚武 兵役制度 点集制度
  • 简介:近些年来,有关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视野不断扩大、成果层出不穷中,又探索挖掘了不少新内容,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论述文章。但有的领域还是一片“处女地”,如西夏时的酿酒业,特别是西凉府(今武威)的酿酒业,尚未被“开垦”。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西夏的经济落后衰退,酿酒业处于萧条落后状态。西凉府地处西部边缘地区,更谈不上酿酒业的发展。

  • 标签: 西夏时期 酿酒业 武威 历史文化研究 经济落后 专家学者
  • 简介:内容提要:西夏契约主要有典当铺契约、买卖契约、借贷契约等,法律对契约的格式、契约双方的立约基础、借贷契约的利率、典当契约中出典人和受典人的权利义务、卖地契约的形式和程序、契约担保制度以及违约责任等均进行了规制。西夏契约与在书写格式、立约基础等方面与唐宋契约较为相近,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 标签: 西夏 典当契约 卖地契约 借贷契约
  • 简介:<正>西夏何时占领沙州,古今多有异说,计有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说(余尧《漫话河西走廊》、《甘肃师大学报》1978年3期);天圣八年(1030年)说(《宋史·夏国传》、吴天墀《西夏史稿》等);景祐二年(1035年)说(《宋史·夏国传》、宿白先生《莫高窟大事年表》,《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2卷5期等);景祐三年(1036年)说(《西夏纪》、《西夏书事》、《续资活通鉴》,刘玉权《西夏时期的瓜、沙二州》,《敦煌学辑刊》第

  • 标签: 沙州 归义军 瓜州 河西走廊 节度使 敦煌莫高窟
  • 简介:文书是国家组织、社会团体、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和格式的文字材料。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文书工作,西夏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对西夏书发文制度、收文制度、传递制度、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 标签: 西夏 法典 文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