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回收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针对实施手术的3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FCR-3000F型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将肝移植术中出血回收,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统计术中自体及异体的输血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5例肝硬化患者中3例(8.6%)未输注异体,术中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9800±5400)ml,其中自体输血量(5850±5000)ml(56.16%);输血后APTT、PT、TT及FB较输血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回输自体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及全身感染症状。结论:临床上在肝硬化肝移植术中使用回收自体血液技术能够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对于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者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段。

  • 标签: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用于剖宫产术大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针对院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24例剖宫产术大出血病患开展研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2例。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血压水准、心率、氧饱和度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肝肾指标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剖宫产术大出血病患采用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治疗获得了较为突出的运用效果,可以充分保持病患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妊娠结果,确保病患生命安全,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自体回收式 输血技术 剖宫产术 大出血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回收自体输血在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NH联合术中回收自体输血68例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取无自体输血的前置胎盘手术患者54例。记录手术前后RBC、Hb、HCT、WBC、PLT、PT、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自体采集及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等。对2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2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预存血量(565±198)ml、术中回收血量(612±137)ml,库输注例数和库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2组术后24hRBC、Hb、HCT、WBC、PLT、PT、APTT等血液指标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24h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自体采集及回输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4)观察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联合回收自体输血应用于前置胎盘手术,具有较好的血液保护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 自体血回输 前置胎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 ,TEG)在术中回收自体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根据标准的凝血试验结果指导术中输注制品,实验组根据TEG结果指导术中输注制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浓缩红细胞输注量、术中出血量、自体回输量、术后12h内伤口引流量更少(P<0.05);两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EG在术中回收自体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应用价值 凝血试验结果
  • 简介:肝性胸水是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尚无权威的临床数据,有报道称约为4%~10%,右侧多见,双侧次之,左侧少见。发生机制为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横膈裂孔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多为漏出液,也可为渗出性,血性,或乳糜性。治疗方法一般为限水钠,护肝,利尿,白蛋白输入及胸腔穿刺放液。较新的治疗药物有生长抑素等。其他方法还有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及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仅TIPS(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脉支架分流术)疗效较确切,但术后易发生肝性脑病。而肝移植术则是最终的解决途径。

  • 标签: 自体静脉血 胸腔注射 肝性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并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分析选取在2015~2016年度内由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被分为人数为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中对照组输入异体,实验组输入预存自体,手术完毕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康复效果。结果采用预存自体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输入患者体内的实验组,相关指标检测和应用恢复效果等方面均高于输入异体的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对患者采取预存自体输血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神经外科 预存自体血 输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自体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试验组(n=38),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施以臭氧自体回输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各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臭氧自体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臭氧自体血回输 急性脑梗死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科手术应用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在骨科实施手术患者100例,随即将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异体输血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dPCV、RBC以及Hb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RBC,PCV和Hb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控制好患者进行无骨科手术时间的同时,要想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红细胞标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议将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用于患者手术治疗中,进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 无血骨科手术 效果 红细胞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一旦妊娠组织破裂将迅速发展为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近年来自体回输广泛用于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的抢救,能减少交叉配及取的时间、减少输注异体带来的风险,使失血性休克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自体回输引起的溶血罕见报道,一旦发生溶血,如不及时处置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或致心脏骤停甚至猝死。我们回顾性地分析1例自体回输后出现溶血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输血不良反应不仅发生在异体输血,也会发生在自体回输中。临床工作中宜合理处置,以减少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自体血回输 溶血 高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外敷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该方法治疗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三科2020年1至12月住院的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自体组)。在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情况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蚕食清创,而后对照组采用活性氧和次氯酸成分消毒液(德维可)联合泡沫敷料治疗;试验组采用德维可、自体外敷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治疗当日及治疗第3、6、9、15天,观察局部创面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创面愈合率、毛细血管计数和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其中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毛细血管计数、生长因子表达、创面愈合率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²检验比较。结果40例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患者纳入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创面面积、Wagner分级、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数、合并高血压和高血脂、踝肱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当日及第3天,两组创面愈合率和毛细血管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6、9、15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中各生长因子(PDGF、VEGF、EGF、TGF-β1、IGF-1)均在第3天少量表达,第9、15天的表达量逐渐增强。两组间在治疗第3天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9、15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能增加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愈合率。自体可能通过增加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生长因子含量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 标签: 糖尿病足 自体全血 慢性创面 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自体回输对儿童脊柱侧弯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98例采用自体回输技术的脊柱侧弯患儿,根据回输血量占循环容量的比例分为3组,A组:回输血量小于循环容量的10%,B组:回输血量占循环容量的10%-50%,C组:回输血量大于循环容量的50%。分别检测手术前,回输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结果A组回输后Hb和HCT比回输前提高(P〈0.05)。B组回输后Hb和HCT较回输前上升,PT、APTT延长,FIB降低(P〈0.05)。C组回输后较回输前PLT和凝血功能减退更明显(P〈0.05),回输后Hb、HCT较回输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儿童脊柱侧弯术中回输自体有利于减少患儿失血量和异体输注。对于大量失血患儿,术中需监测患儿凝血功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或其他凝血因子。

  • 标签: 儿童 脊柱侧弯矫正术 自体血回输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臭氧自体回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臭氧自体回输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治疗的血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的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自体回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臭氧自体血回输 血脂
  • 简介:自体回输技术目前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因其及时、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同时也减少或避免了异体输血反应及有关并发症并节约了血源,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严重的肝外伤常常合并腹腔内大量出血,手术中必须输入大量的库,有时因配时间或血源关系而影响抢救时机,因此可采用腹腔自体回输办法进行救治。我院1999年8月-2004年2月对严重肝外伤破裂患者57例采用腹腔自体回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自体血回输 肝外伤术 自体血回输技术 护理 抢救成功率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7月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术中进行自体回收。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交叉配,术中密切观察。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小扳(PLT)、出凝血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共获得洗涤红细胞32770ml,输血过程中均未发生寒战、发热、溶血等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自体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输注、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及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心脏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产科出血是引起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的增加,剖宫产率及术中出血率也迅速升高,输血作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由于高难度手术的大量开展,加上特殊血型供稀缺,血源紧张,库存供不应求,以及输异体所带来的传染性疾病等风险,使得术中自体回输( 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IOCS) 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旨在总体对产科术中自体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及术中自体回输在产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产科手术 产后出血 术中自体血回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