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由于心理、情感、疾病与人际、社会、环境等因素,男女性功能障碍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中阳痿发生率约占男性的10%以上,尤为严重,"性药"也就应运而生了。"性药"即性兴奋剂,又称壮阳药、催欲药、强精药,或称春药、媚药等。它们具有激发性欲、提高性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各异,有的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阴茎海绵体 治疗 作用机理 不良反应 动脉硬化
  • 作者: 游扬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凉山6151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57-01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性功能障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阳痿”,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许多,这与疾病性因素以及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都有直接关系。勃起功能障碍不仅影响夫妻生活和谐,也会令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这更是会令病情加重。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以及怎样去治疗和预防。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的阴茎无法达到勃起状态,或无法支持完成正常的性生活。具体来说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无法勃起,阴茎无法进入女性阴道内。另外一种是阴茎勃起并进入女性阴道后,尚未射精就迅速疲软。持续出现以上症状至少六个月的男性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数次勃起障碍不能说明患有疾病。导致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许多,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性障碍。心理问题将会在生理上有所反应。一些人在性生活期间遭受了过度惊吓,或性伴侣不配合,这些都会给男性留下心理阴影,在下一次的性生活中,患者的脑海中重复回忆以上画面,很难再勃起。另外,一些男性由于劳累等原因出现了一次勃起功能障碍后,会产生很强的自卑心,对性生活开始惧怕,对治疗充满了恐惧,陷入到了恐慌和紧张之中,这种心理上的负担、压力和阴影都会导致其产生长期性的勃起功能障碍。(2)精神性障碍。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尤其是男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情绪不佳,饱受焦虑、抑郁、烦躁、紧张等情绪的影响,这种精神上的问题往往会导致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此外,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不愉悦的性生活经历也会使男性失去对性生活的兴趣。研究已经证实,精神类问题和疾病对身体各项功能产生直接影响。(3)劳累。过度的劳累会导致肾功能耗损严重,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尤其是在熬夜、长途驾驶、连续工作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4)器质性原因。器质性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是很难避免的,但通过治疗也有恢复的可能。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也分为许多种。首先是血管性病变,它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诱发因素中占据了接近50%的比例。临床中常见的动脉损伤、动脉粥样硬化、阴部动脉分流、动脉狭窄以及所有影响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的疾病,都有可能引发勃起功能障碍。另外,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以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为PICU收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时炎症、凝血反应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脓毒症的最终转归至关重要。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非单一途径驱动,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均起重要作用,故针对单一途径进行治疗难有良好效果。故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及最佳干预时机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指标检测方法 儿童
  • 简介:摘要:听觉功能障碍指由于损伤或疾病等各种原因致听觉系统解剖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出现的听力损失或者丧失。在鉴定中听觉功能障碍的案例并不少见,客观准确的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确定听力损失的部位和性质是听觉功能障碍鉴定的前提。

  • 标签: 法医学 外伤性鼓膜穿孔 听觉功能 伤残鉴定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由医生、护士、治疗师构成的康复团队的照护,出院后遇到的健康问题如何解决值得护理人员深思和探索。加强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提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吞咽障碍 康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骼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常见的合并症,是导致运动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且常伴随不良预后, 但目前对于肌肉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仍然有限。早期干预肌肉功能障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关于慢阻肺合并骨骼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将研究超声技术在隔功能障碍的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来我院救治的52例呼吸困难需要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文章结合厚度、移动度、增厚分数、浅快呼吸指数等方面进行超声的临床应用有效性检测。结果:结合预测撤机结果、鉴别肌萎缩和麻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机同步性等方面的标准,我们发现两组患者中,撤机成功组患者实施超声检测措施后,康复均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患者。结论:超声技术在隔功能障碍的诊断中非常有效。

  • 标签: 超声技术 隔肌功能障碍 诊断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价值体现。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待产的单胎妊娠孕妇7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分成两小组,后续收集两组的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考察各项指标评分均显优,较另一组(P

  • 标签: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本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分析依据,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为研讨期限,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分为单纯尿失禁(UI)组与轻度盆腔脱垂(POP)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康复仪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失禁与盆底脱垂状况均得以明显改善,呈现P值不足0.05标准。结论:对于存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而言,采用盆腔康复仪进行治疗,不仅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且有效增加患者盆底力,其应用、推广价值均高。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康复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影响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功能变化的原因。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2018年6月1日到2019年4月30日的机械通气患者(32例)。将入组的患者按机械通气时间分为短期机械通气组(7 d≤机械通气时间<1个月,20例)和长期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时间≥1个月,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幅度、收缩时间、收缩速、E-T指数(运动幅度×收缩时间)、呼气末厚度、厚度变化率及胫骨前厚度。对所有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呼气末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长期机械通气组患者的平均呼气末厚度[(0.13±0.04)cm]和厚度变异率(0.22±0.04)明显小于短期机械通气组[分别为(0.17±0.05)cm和0.27±0.08](均P<0.05),但两组收缩幅度、收缩时间、收缩速度、E-T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胫骨前厚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呼气末厚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但呼气末厚度与胫骨前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厚度及收缩功能明显减低,且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营养状况不是影响厚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超声检查 呼吸,人工
  • 作者: 王祥 黄诗倩 夏祖和 姚尚龙 夏海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 430022 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武汉 43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 430022,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卫生院内科,湖北鄂州 436060
  • 简介:摘要近年来,床旁超声在麻醉、急危重症等领域发展迅速。床旁超声因其可视、无创、便携、可床旁反复操作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即时监测心、肺、等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是维持呼吸功能的重要结构,麻痹或者功能障碍可导致吸气功能明显减退。通过床旁超声监测厚度、活动度等指标,以评估患者功能,并结合临床多项指标综合判断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可以对麻痹、肌萎缩、发育不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病理状态进行快速识别,还可以动态评估从功能障碍功能恢复的演变过程以指导气管插管患者撤机拔管,并可对其治疗效果提供实时反馈。本文就的超声评估方法、临床应用等情况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医生应用相关指标来全面评估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诊断和治疗功能障碍,希望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 膈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手术、麻醉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围手术期功能障碍(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 DD),超声监测可以准确测量的厚度和活动度,精准反映围手术期功能改变,帮助麻醉医师早期甄别DD患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文章对超声监测在围手术期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超声监测术前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脓毒症、脑卒中相关的功能损伤,术中识别臂丛神经阻滞造成的DD,术后评估心脏、胸腹部手术后神经损伤以及指导拔管。超声监测有助于麻醉医师优化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是新时期麻醉医师的必备技能。

  • 标签: 膈肌 超声监测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1.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疗效更好,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3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盆底力、子宫脱垂、尿失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障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康复治疗
  • 作者: 王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03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 湖北省武汉市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讨与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实际疗效。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这一阶段,我院对10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开始研究和观察。实施普通康复护理手段的5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为对照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手段的5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为实验组,展开此次调查。通过对比观察两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护理前后上下肢力评分、实际临床疗效;结果:实施普通康复护理手段的对照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护理前(1.341.82)分、下肢力(1.761.81)分,护理后上肢力(2.2783)分、下肢力(2.0982)分。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手段的实验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护理前上肢力(1.43)分、下肢力(1.171.43)分,护理后上肢力(3.931.53)分、下肢力(3.171.46)分。结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手段对提高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上下肢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实际临床疗效积极作用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盆底功能锻炼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方法对46例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功能锻炼。比较盆底功能锻炼前后患者性功能和盆底力情况的差异。结果盆底功能锻炼后患者盆底力优于功能锻炼前;性功能优于功能锻炼前,功能锻炼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功能锻炼可增强患者盆底力,从而改善患者性功能障碍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围绝经期女性 性功能障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锻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产后40天盆底功能障碍产妇400例,其中200例为阴道分娩组,200例为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均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力分级、盆底肌电图变化、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前阴道分娩组盆底力为0至Ⅰ级几率为74.00%高于剖宫产组64.50%,盆底力为Ⅱ至Ⅲ级几率15.00%低于剖产产组23.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盆底力为0至Ⅰ级几率为5.00%低于剖宫产组14.00%,盆底力为Ⅱ至Ⅲ级23.00%、Ⅳ级几率52.50%分别高于剖宫产组15.00%、42.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阴道分娩组肌电图活力值低于剖宫产组13.15±1.27vs14.28±1.30ms,速度值低于剖宫产组16.61±1.54vs17.93±1.51ms,峰值低于剖宫产组18.32±1.14vs19.47±1.10ms,功值低于剖宫产组78.53±5.62vs84.97±5.61ms,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肌电图活力值高于剖宫产组17.53±1.25vs16.42±1.28ms,速度值高于剖宫产组20.28±1.30vs19.03±1.26ms,峰值高于剖宫产组21.57±1.20vs20.51±1.16ms,功值高于剖宫产组94.23±4.41vs91.36±4.56ms,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阴道分娩组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前壁膨出及阴道后壁膨出几率同剖宫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阴道分娩组子宫脱垂几率2.50%低于剖宫产组7.00%,尿失禁几率1.50%低于剖宫产组5.00%,阴道前壁膨出几率0.50%低于剖宫产组3.50%,阴道后壁膨出率1.00%低于剖宫产组4.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均能降低盆底力,引发盆底功能障碍,但剖宫产对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相对较小,产后合理有效的盆底康复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且阴道分娩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肌功能 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