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80例绝经骨质疏松症患者,对照组40例接受活性维生素D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骨代谢指标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NTX、BGP、ALP高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Cr、BUN、AST、ALT指标,P>0.05。对比两组骨密度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绝经骨质疏松症疾病可采用阿仑膦酸钠药物,可明显改善其骨密度等指标,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绝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绝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0%(P<0.05);治疗前两组DPD排泄率、TRACP5b、BGP、B-AL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各骨代谢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绝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少,骨代谢生化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其发病率日益上升。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痛、骨折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与方剂,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治疗 药物分析 方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n=25)与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n=25),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指标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阶段,观察组中患者便秘、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00%(2/25)与对照组患者12.00%(3/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唑来膦酸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症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Wnt信号通路中关键指标与绝经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90名绝经女性,根据骨密度的状态,分为正常组、低骨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患者尿酸、β-catenin、Wnt3a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女性血清中Wnt信号通路关键指标β-catenin、Wnt3a与腰椎、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尿酸、Wnt信号通路关键指标与绝经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相关性,尿酸和Wnt信号通路关键指标可能为绝经骨质疏松症潜在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绝经后 骨质疏松 尿酸 Wn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应用在绝经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绝经女性40例进行研究,入院均判断为绝经骨质疏松。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单纯应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药治疗。分析对比患者的干预效果、骨密度测定结果、腰背疼痛积分、血液检查中骨质疏松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各个部位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各个部位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在治疗骨质疏松相关血液检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形式可用于绝经骨质疏松,加入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能够有效逆转骨质疏松相关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的绝经骨质疏松症患者4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1:阿伦磷酸钠)与对照组(21:常规治疗),分析药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药效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绝经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过程中,阿伦磷酸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的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普遍的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结论要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程度必须要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使其得到所必须的健康知识,从而达到预防和延缓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围绝经期妇女 调查 OP知识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活检样品中骨矿密度分布、矿物/基质比、矿物结晶度/成熟、相对蛋白多糖和胶原交联比率。方法研究样本包括特发性骨折组(IOP,n=45)、特发性低骨密度组(腰椎和/或全髋Z-评分≤-2.0)但无骨折(ILBMD,n=19)、健康对照组(CONTROL,n=3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松质骨的BMDD显示IOP组和ILBMD组矿物质含量较低,而IOP组与ILBM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骨表面的拉曼光谱和FTIRM分析显示,IOP/ILBM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矿物的含分析提示蛋白多糖含量增加和胶原交联比增加。结论IOP组/ILBMD组的绝经前妇女与正常组相比,前者存在的成骨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在骨脆性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骨密度 妇女 骨折危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是老龄化社会中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无早期症状及常规的诊断方法,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常是悄然进行的。目前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是因出现了骨折才被诊断发现,所以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骨质疏松的危害都是不言而喻的。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生物力学 骨折 老年人 生活质量 呼吸系统损害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是继发于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本文就OVCF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根据一般人的观点,骨质疏松症属于老年病的范畴。这个没有错。正如古希腊Sphinx之谜的谜面所称:“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是“人”。因为只有人在儿时四肢爬行,中年时直立行走,步入老迈之年,弯腰驼背。拄杖而行。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直立行走 老年病 古希腊
  • 简介:随着人口老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妇女的主要病症,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骨钙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性降低、脆性增加,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折。简而言之,就是骨密度降低。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全身代谢性疾病 防治 骨密度降低 人口老化 中老年人
  • 简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WHO资料显示,本病是人类的第六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正日益上升。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等的高度重视。1993年WHO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的NIH会议引入了骨质量的概念,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的综合特性。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WHO资料 骨折危险性 老年性疾病 代谢性骨病 常见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