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绝经骨质疏松病人治疗护理阶段利用辨证施护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5-2019.6这一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74例绝经骨质疏松病人,病人入院之后医护人员首先深入了解病人身体状态,选择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将这74例病人随机分为F组作为参照组和Y组作为观察组,F组的病人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普通护理,Y组病人在基础护理之后中医辩证施护系统措施加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治疗护理之后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结果:Y组病人作为观察组治疗护理之后有效的人数为34例占本组人数的91.89%,F组病人治疗护理之后有效的人数为27例占本组人数的72.9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辨证施护个性化干预措施应用在绝经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实践中效果明显比常规护理措施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辨证施护 绝经后骨质疏松 治疗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于绝经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对2018年11月到2020年7月的60例绝经骨质疏松症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30均例患者。患者均常规治疗,乙组常规护理,甲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遵医行为、骨折、健康知识掌握、健康状况。结果:不同干预实施,甲组遵医行为率、骨折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情感评分、身心健康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乙组(P<0.05)。结论:于绝经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遵医行为、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降低骨折风险。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治疗 社区护理干预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肌少-骨质疏松症绝经妇女桡骨远端骨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经X线检查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的绝经妇女55例(研究组)和按年龄匹配无桡骨远端骨折的绝经妇女55例(对照组),采用亚洲肌少工作组推荐意见测定握力及步行速度;应用全身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测量两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BMD)、体质量指数(BMI)、相对骨骼肌指数(RSMI)和静止代谢率(RMR),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32例诊断为骨质疏松症,21例出现肌少,15例为肌少-骨质疏松症,而对照组中26例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2例出现肌少,9例为肌少-骨质疏松症;研究组肌少、肌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8.2%(22/55)比21.8%(12/55)、27.3%(15/55)比16.4%(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握力明显降低[(17.4 ± 4.7)kg比(19.2 ± 6.1)kg](P<0.01)。然而,两组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MR、RSMI、股骨颈和全髋BMD明显低于对照组[(1.02 ± 0.45)kcal/d比(1.38 ± 0.39)kcal/d、(5.21 ± 1.10)kg/m2比(6.12 ± 1.20)kg/m2、(0.85 ± 0.25)g/cm2比(1.12 ± 0.32)g/cm2、(0.87 ± 0.16)g/cm2比(1.08 ± 0.43)g/cm2](P<0.01)。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的预防和骨折的处理均应包括评估和治疗肌肉和骨骼两个部分,临床意义在于增加肌肉质量高于老年人的临界值,这可能有助于降低桡骨远端骨折的风险。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质疏松症 肌少症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邱敏丽 谢雅 王晓红 王小琴 赵东宝 周惠琼 周宇麒 严励 梁碧玲 沈焕玲 曹双燕 丁悦 古洁若 曾小峰 杨克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06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630,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兰州 7300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 200433,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4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广州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州 51003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030,广州市普康慈善基金会骨质疏松病友会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广州 510030,广东省免疫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提高OP临床诊治达标率需医患携手共同协商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诊治指南的理解以及配合医生执行诊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指南从患者关切的问题出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的规范流程和相关原则,组成OP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提出OP患者实践指南推荐意见14条。

  • 标签: 骨质疏松 患者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2019 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 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 18.93 %,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约有 1.12亿骨质疏松患病人群,而这个数字目前仍在不断增加。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无力、跌倒、骨折和失能,严重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感染、呼吸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迅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中医 膏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老年人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诊治老年原发性重度骨质疏松案例32例护理资料,归纳分析护理体会。总结:2018年4月—2019年4月抽样调查其中26例患者康复出院,跟踪随访12个月,无一例骨折发生。因此,加强出院后跟踪随访及健康宣教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提高患者安全防护意识,及时补充所需物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人,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女性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10月在本院就诊的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绝经期女性 120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60)及观察组( n=60)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降糖及自我保健等方面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前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 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绝经期女性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患病率高,危害大,知晓率低,诊治率低,但可防、可治。在分级诊疗背景下,尤其需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能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内容包括识别高危人群、准确诊断、强调鉴别诊断,合理用药、规范疗程、疗效评估及预防、分级诊疗及转诊。相信本指南对基层医生在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防治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指南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 ( 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并易并发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近年来 OP发病率的升高,对其防治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话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疼痛症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文献检索系统,归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中药 骨质疏松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血友病常见的共病,血友病患者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长时间的固定、缺乏负重锻炼和血源性病毒感染,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预防治疗上需要长期的运动康复和预防性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同时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骨健康补充剂来维持骨量。

  • 标签: 血友病 骨质疏松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