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人的睡眠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病人均常规予以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12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分析。[结果]HAMD和PSQI的总评分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在治疗第3周、第6周、第12周及随访结束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干预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睡眠障碍,降低复发率及再住院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干预
  • 简介:摘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之下,年轻群体长期受睡眠障碍困扰,成为了我国全年龄存在睡眠问题人群的代表。同时在医疗科普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化,大众对于睡眠障碍这类心理、精神层面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愈发深入,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的人数日益增长,催生出了巨大体量的睡眠经济,收效甚微的治疗手段却在其中层出不穷,快速增长的空白市场中存在着巨大行业缺口。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组以国际前沿医疗科学理论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被核心框架基石,制定精准有效的个性化指南,为有睡眠障碍的年轻群体(大学生、上班族)提供解决方案和配套服务,旨在用前瞻性的眼光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切实解决社会痛点问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儿童睡眠呼吸障碍(RDDS)的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细菌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RDDS患儿80例进行观察,其中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66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11例,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77例中,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的4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患儿分为对照组。术中取腺样体和扁桃体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记录观察检查结果。结果:1)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66例有63例(95.45%)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种类相同,10例(15.15%)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上均感染了2种细菌,致病菌相同。2)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扁桃体组织中细菌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中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情况在各个季节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DS患儿腺样体及扁桃体组织内细菌检出情况基本相同,且有无扁桃体炎病史患儿扁桃体组织中的细菌检出情况基本相同。

  • 标签: 细菌学 睡眠呼吸障碍 扁桃体 儿童 腺样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3~12岁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结果2772名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35.7%,男女童之间睡眠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4,P<0.05),各年龄组之间睡眠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882,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睡前游戏等13个变量为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宝山区3~12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务人员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比较脑瘫儿童与健康儿童、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临床分型脑瘫儿童睡眠结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5岁脑瘫儿童56例并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儿童30例纳入对照组。对上述2组儿童进行整夜PSG监测,比较其睡眠结构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入选脑瘫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55.4%)明显高于健康儿童(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儿童睡眠潜伏期[(39.63±26.35)min]较健康儿童[7.25(2.50,19.75)min]明显增加,快眼动睡眠(REM)时间[(97.58±38.52)min]及百分比[(18.48±6.35)%]较健康儿童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瘫患儿总睡眠时间[(458.47±95.62)min]、睡眠效率[(74.26±13.63)%]、快眼动睡眠(REM)时间[(68.90±42.70)min]及百分比[(13.87±7.12)%]均不及轻、中度脑瘫患儿,入睡后清醒时间[51.00(38.50,174.50)min]较轻、中度脑瘫患儿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快眼动睡眠(REM)时间[(76.75±41.37)min]及百分比[(14.46±6.95)%]均不及痉挛型脑瘫患儿,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其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REM期睡眠缩短为主,并以重度脑瘫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睡眠问题较严重。

  • 标签: 脑性瘫痪 儿童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相互关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在临床诊疗中由于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部分症状的高度相似性,常导致睡眠障碍被忽略或被误诊为精神障碍。通过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关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生在临床诊治中提高睡眠障碍的识别率,降低误诊率。

  • 标签: 睡眠障碍 精神障碍 共患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相互关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在临床诊疗中由于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部分症状的高度相似性,常导致睡眠障碍被忽略或被误诊为精神障碍。通过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关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生在临床诊治中提高睡眠障碍的识别率,降低误诊率。

  • 标签: 睡眠障碍 精神障碍 共患病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近年来睡眠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目前已明确了七大类80余种睡眠疾病。近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均强调了睡眠障碍评估的重要性。然而广大基层医院由于人员和技术设备的限制,难以在慢性病患者中及时评估睡眠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介绍了13种睡眠量表,可用于常见睡眠疾病的筛查和评估,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 标签: 睡眠障碍 量表 评估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4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判定是否睡眠障碍,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部位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睡眠障碍和无睡眠障碍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睡眠障碍和无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睡眠障碍95例,发生率为46.6%(95/204)。女性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最高(57.6%),其次为〈50岁(41.5%)、50~69岁人群(32.9%),脑卒中发生在皮质下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最高(64.2%),其次为大脑皮质(27.4%)、小脑(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部位位于左半球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右半球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卒中后无睡眠障碍患者比较,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SCL-909项指标、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高,而Barthel指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并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有关,可导致抑郁、焦虑、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下降,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做好护理工作。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探讨;方法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10,ICD-10)精神障碍诊断的患者,在我院选取120例作为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数据统计后,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在35-48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无业均在一般资料中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表浅,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兴奋、恐惧、躁动、紧张、焦虑等等情绪波动。在这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有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120例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精神病 睡眠障碍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44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和对照组32例(无睡眠障碍的患者),对2组的平均年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HAMD、NDS以及MBI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睡眠障碍症状与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有关,且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综合精神评估均异常,需要尽早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因素分析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癫痫的发作类型、部位、时间及抗癫痫药的使用,严重影响着癫痫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此同时,癫痫患者的睡眠问题也能诱发癫痫发作,两者相互影响、紧密相关。

  • 标签: 癫痫 睡眠障碍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