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中描述了产自广西桂林地区下石炭统黄金组下部的颅形贝属一新种,桂林颅形贝(Cranaenagui—linensis)。新种以平直的前结合缘和背壳上发育中槽为特征。在4枚标本上发现保存有放射状的彩色条带,表明该种当时生活在温暖海域的浅水环境。对该属70个种的地质地理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初步分析表明,该属可能起源于早泥盆世欧美大陆西北缘的老世界区,之后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以北美地区为中心,经历了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和早石炭世2次比较明显的辐射演化、迁移扩散高峰和晚泥盆世晚期的1次严重衰退。第1次高峰是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该属的生物多样性达到巅峰,生物地理分布范围扩大到欧美大陆之外的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华南板块等;第2次高峰是早石炭世,该属的生物多样性虽不及前一次,但获得了最广泛的地理分布,不仅在北方大陆有分布,而且已进入到冈瓦纳大陆边缘。晚泥盆世晚期该属的1次严重衰退显然与F/F灭绝事件有关。早石炭世之后,该属进入衰退阶段,最终在二叠纪初灭绝。

  • 标签: 颅形贝属 腕足动物 彩色斑纹 黄金组 石炭纪 泥盆纪
  • 简介:地理生态课堂充分结合当前教育新理论和学科教学现状,在教学方式、学习内容、活动载体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整合,它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地理生态课堂 导入 活动 评价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些特殊的经纬线及其经过的地区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应在地图册上关注这些经纬线,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形成这些地区的空间分布概念,还会将世界和我国的空间分布网络化。

  • 标签: 高考 地理分界线 空间分布 经纬线 专题复习
  • 简介:在宏观的区域地图中,很多地理事物的分布都是以点的形状出现的,如:世界主要港口的分布,中国钢铁工业的分布,著名旅游景区……与一般图形不同的是大多的点状图没有坐标,考察的重点也不仅仅局限在每个孤立的点上,而是通过点的分布来揭示地理规律,将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部规律统一起来,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点状图的判读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 标签: 地理事物 判读 分布图 中国钢铁工业 区域地图 旅游景区
  • 简介:在文献归纳的基础上,本文将两宋时期地理术数的流行区域分成以下类型。1.五音核心区——中州,主要为河南、河北、甘肃、垅外等,包括了今天华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唐五代以来北方政治的核心区域。2.五音与地形交错过渡区——江淮之间。大体淮河以南,至于今宁镇地区。3.地形-北方——海岱地区,以北宋京东东路,今山东地区为主。4.地形-江浙皖——环太湖地区、杭州周边、皖南。5.地形-"九星八卦"核心区——宁镇以西至于江西。6.地形-"五土九宫"——钱塘江以南地区,以今台州-宁波一线为核心。7.地形-"青囊"核心区——福建、南岭。8.地形-巫——湖湘地区。9.地形-九星八卦与青囊混合区域——蜀地。总体上从北往南,随着纬度的降低呈现五音逐渐减弱,地形逐渐增强的空间过程,并在时间轴上强化这种空间趋势;而在社会空间的层次上,则是上层统治阶级到下层百姓,随着社会身份的从高到低呈现出五音逐渐减弱,地形逐渐增强的空间梯度演变过程。

  • 标签: 地理术数 区域分布 五音 地形 宋代
  • 简介:2004-2005年春夏秋3季,在江西省九江地区4个地点分别采集健康的银杏(Ginkgobitoba)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98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为6目、7科、22属。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季节差异、组织部位差异、年龄差异;优势菌群的组成与数量随采样地点、分离组织部位、不同生长时期内生真菌的不同而变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银杏植株内生真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与地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内生真菌生态分布的多样性。

  • 标签: 银杏 内生真菌 生态分布 优势菌群
  • 简介:高考不仅要求记住和理解地理规律,还要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及地理事实材料.简明的概括或定性的说明一些规律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发现规律。下面对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分析。

  • 标签: 地理事物 复习方法 分布规律 地理知识 发现规律 相关学科
  • 简介:摘要:纵观学生时代众多学科,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甚至一辈子都在涉及到的就是地理,它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生物、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众多简单却又复杂的地理知识,可以这样说他就是一个生活学科,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活学科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很多学校、家长甚至学生根本不重视,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不上课,然后直接勾勾画画,让学生死记硬背来以此去应对考试,或许这样的课堂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对地理感兴趣,甚至会让学生觉得是累赘,因此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想一个接地气、就实际的生态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生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地理 课堂 生态 兴趣 教学方法
  • 简介: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因此,本文从中学地理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融入生态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 标签: 生态现状 地理教学 生态观念 可持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生态问题的现状分析,指出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方法、措施.

  • 标签: 生态问题 生态教育 地理教学
  • 简介:摘要: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这些特点又与现代地理课堂理念十分契合,因此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高中地理 生态课堂 构建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教育在不断的改革,教育教学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刷新,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紧跟教育改革的脚步,根据最新的教育教学标准要求开展知识教学,促使教育事业开启新的发展之路。作为高中阶段不可或缺的地理学科,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生态课堂成为了教师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策略方式,以供参考。

  • 标签: 高中地理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 简介:1996年5月26日~6月28日,笔者利用铗线法对吉林省集安市楼子沟参场的啮齿动物的生态分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一般阴坡的种类和数量都多于阳坡,而且捕获率按北、东、西、南依次递减;坡度在6~15°的地形面上捕获率最大,种类最多;>15°的坡上,随坡度增加,捕获率降低,种类减少。

  • 标签: 坡度 坡向 啮齿动物 生态分布
  • 简介:湖北地区已发现淡水溪蟹33种,其中东洋界的物种30种,占90.9%;古北界的物种1种,占3.0%;广布两界的物种2种,占6.1%。与邻近的贵州、湖南、江西和河南地区的淡水溪蟹区系比较研究后,湖北地区淡水溪蟹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 标签: 淡水溪蟹 溪蟹科 动物区系 地理区划 湖北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青海省草地资源最新调查,青海省现有天然草地4191.72×10^4hm^2,退化草地面积3131.04×104hm^2,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面积不仅分布广、面积大,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省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

  • 标签: 青海省 自然区域 退化草地
  • 简介:摘要:海洋渔业是蓬莱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了解其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对于合理规划渔业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海洋渔业面临的挑战,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被重视并采取行动进行解决。希望未来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入,为蓬莱海洋渔业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更多有益的贡献,使蓬莱成为可持续渔业发展的典范地区。

  • 标签: 海洋渔业 蓬莱 地理特点 资源分布
  • 简介:MOOC生态学习系统中的分布认知,表现为"认识性分布认知"和"集体性分布认知",MOOC生态学习系统中的学习行为则表现为"机会探寻"和"生态文化适应"。两种分布认知共同作用,两种学习方式共同推动个体及学习共同体发展,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在此循环和逐渐演化的MOOC生态系统中,应加强MOOC生态系统建设,遵循两种分布认知活动规律并有效使用自然生态系统准则,促进分布认知发展措施改进,为有效使用学习模式、机会探寻、生态文化适应循环提供行动空间。

  • 标签: MOOC 生态系统 分布认知 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