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医护人员对灭菌灭菌标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医护人员进行灭菌灭菌标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临床在用的3种灭菌标识(包外指示胶带、包内卡、纸塑袋外标识)全部知晓的为47人,占58.8%;护士全部知晓的为35人,占67.3%;医生全部知晓的为12人,占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在1年~5年的护士的知晓率最高,与其他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灭菌标识知晓情况有待加强,尤其医生的培训至关重要。

  • 标签: 医护人员 灭菌标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PDCA循环理论模式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下,降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改革前后的脉冲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的包件中各选出486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再从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改革前后个临床科室人员中各随机抽取38人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改革前后的湿包率和临床科室满意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湿包率为17.08%、临床科室人员满意率为81.58%;观察组的湿包率为6.58%、临床科室人员满意率为9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 湿包率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内镜消毒中的效果,选择最佳的内镜消毒方法,提高内镜灭菌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采取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311次低温灭菌使用中,298次灭菌合格,合格率为95.8%;14次灭菌循环终止,其中5个物品潮湿,4个物品包装不合格,2个有机物残留,2个舱内物品摆放不准确,经过处理,重新灭菌均达标。结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具有灭菌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快速高效、无毒环保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内镜器械的重复使用率,是内镜首选的灭菌方法。

  • 标签: 等离子灭菌器 内镜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的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器械灭菌 手术室 应用 灭菌器 灭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灭菌中采用不同清洗与灭菌方法的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中心),选取手术室内镜器械70件,将其依据清洗、消毒方法不同分成2组,A组35件采用人工清洗及2%戊二醛浸泡灭菌,B组35件采用自动清洗机清洗与等离子灭菌灭菌,对比两组器械清洁与灭菌效果。结果 B组器械清洁率(77.14%)较A组(97.14%)低(P<0.05),灭菌合格率(100.00%)较A组(80.00%)高(P<0.05)。结论 在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进行清洗、灭菌时,人工清洗效果较自动清洗好,但等离子灭菌效果较2%戊二醛浸泡灭菌优,可根据具体需要酌情选择。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器械 清洗 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器械进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500件为不耐高温的手术器械,入院后以随机单盲法分为常规组(n=250)、探讨组(n=250)两组,分别给予戊二醛熏蒸法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对比灭菌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结果:探讨组较常规组的灭菌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戊二醛熏蒸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在不耐高温手术器械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 手术器械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以便有效控制血液污染。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方法,连续5年对玉溪市中心血站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化学和生物监测。结果2011~2015年共采样监测样品1715份,灭菌效果总合格率为99.65%。3M指示胶带全部达到变色标准。2例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生物指示剂有4例培养有细菌生长。结论玉溪市中心血站压力蒸汽灭菌质量总体较好,但针对不足需要常抓不懈,完善灭菌操作规范,切实有效做好监督工作。

  • 标签: 灭菌效果 监测 化学指示剂 生物指示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镜器械的最佳灭菌方法分析。方法对灭菌方法和时间比较研究。结果灭菌时温度达到134℃,时间为10min。每次灭菌时都采用爬行卡进行监测,观察指示条变色程度,以判断灭菌效果。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在真空状态下的灭菌腔内进行汽化的过程中,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灭菌效果安全可靠,灭菌效果好,灭菌后所有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达到要求。无需通风,取出后立即可以使用对人身及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灭菌温度只有45度,满足对灭菌提出的低温低湿要求;操作简单,我科临床使用频率最高,是腔镜器械灭菌理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腔镜器械 灭菌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质量管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医院感控办,护理部加大对消毒供应室监督,检查和质控力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定,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消毒灭菌环节质量检测,强化人员教育和培训,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强化意识。结果使消毒供应室不仅成为发放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确保了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结论严格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健,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 消毒灭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口腔科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保存等方法,并提出口腔各类器械经正规操作,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消毒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能有效杜绝口腔科通过器械的交叉感染,并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超声波在液体媒质中传播时的超声空化引起的高温效应、高压效应和放电效应能破坏细菌的内部组织结构,使细菌失去生物活性。试验研究表明:用功率450W的超声波清洗青菜2min,对青菜中细菌的杀灭率可达50.0%。用功率600W的超声波处理蔬菜中常见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5min,其杀灭率分别为28.4%、51.5%和20.4%。

  • 标签: 超声波 灭菌 空化 灭菌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灭菌效果进行严密观察,严格判定,保证灭菌物品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高压灭菌、环氧乙烷冷灭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培训全院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判定方法。结果医务人员均能准确掌握灭菌效果的判定标准,严格保证每一批次灭菌产品质量,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效果 判定
  • 简介:摘要对1821枚螺钉灭菌时采用纸塑袋独立包装法,灭菌后的物品方便临床医生使用,灭菌有效期长于棉布包装,同时减少了备用器械污染后重复清洗灭菌对器械的损耗,降低了医疗成本。

  • 标签: 螺钉 包装方法 改进
  • 简介:【摘要】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直接决定了该科室的分工协作程度。该科室的工作大都不是单人完成,每类器械包均要双人核对签名,以确保精确无误。同时,每位护理员工要树立质量优先的理念,依靠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落实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

  • 标签: 消毒 灭菌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存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新型灭菌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及质量,使消毒灭菌工作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但要达到可靠的消毒灭菌效果,除了设备因素外,还要求操作人员掌握消毒灭菌基础知识,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范,使其达到消毒灭菌的最佳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灭菌监测
  • 简介:摘要对隧道烘箱中烘箱的温度以及杀菌效果进行测量,通过对于测量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对构建隧道烘箱内部的温度检测系统进行设计,在这个系统之中,我们可以将将其分为几个模块分别是校准、收集数据、以数据分析这三个模块。在对于这三个模块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使用v2k,validator2000这一软件进行操作与设计,并且我们通过进行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穿透试验,把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进行解析之后,证实了这一系统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其符合隧道烘箱之中对于温度以及检测的要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灭菌方法是否合理,消毒灭菌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 灭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