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感冒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8年01月~2020年12月,入选此次研究1707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的儿童,结合此间儿童是否注射疫苗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未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n=853)和观察组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n=854),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流行感冒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儿童流行感冒发生率,观察组儿童的流行感冒发生率(5.97%)得到了明显降低,和对照组(24.97%)相比,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在854例儿童中,头痛发生率为4.57%,发热发生率为7.14%,疼痛发生率为1.64%,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6%。结论:针对儿童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感冒发生率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疾病防治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 预防效果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奥司他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对流行感冒患儿免疫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流行感冒患儿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以热毒宁治疗,观察组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对免疫性反应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奥司他韦 热毒宁 免疫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每年流感季节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内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传统鸡胚流感疫苗,其针对特殊人群和特定病毒株等的有效尚待改善。近年来,国外已有一些新型流感疫苗陆续上市,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本文主要讨论了现有流感疫苗在防控中存在的不足,国外常见新型流感疫苗保护效果,以及最新在研发的流感疫苗技术,期望能提高人们对新型流感疫苗的认识,鼓励和推动国内对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和引进。

  • 标签: 流感,人 流感疫苗 新型流感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微生物检验流行感冒病毒的要点,为临床针对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05月--2021年05月因为感冒就诊的1213例患者作为课题对象,采集咽拭子、鼻咽拭子,进一步实施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1213例感冒患者的咽拭子、鼻咽拭子,总共确定98例流行感冒病毒患者,占比8.08%。结论:流行病毒感染是诱发流行感冒的主要病原体,给予微生物检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流行性病毒 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流行感冒病毒实施微生物检验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30例流行感冒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含漱液、咽拭子以及鼻样本合理展开微生物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30例流行感冒病毒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后发现,经含漱液检出流行感冒病毒患者8例,经咽拭子检出流行感冒病毒患者9例,经鼻拭子检出流行感冒病毒患者7例;总检出患者24例,检出率为80.00%(24/30)。结论: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可通过含漱液、咽拭子以及鼻样本检测,对流行感冒病毒进行有效筛查,获得检验结果较为理想,可对流行感冒病毒的早期确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流行性感冒病毒 检查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和乙型流行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儿童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儿科门急诊诊治的407例流感儿童病例资料及鼻咽拭子样本,通过免疫层析法对患儿感染病毒类型分为甲型流感(n=283)和乙型流感(n=124)。对比分析甲/乙型流感儿童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甲型流感男146例,女137例,年龄(5.13±1.17)岁;乙型流感男63例,女61例,年龄(5.19±1.1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型流感儿童就诊时间早于乙型流感儿童、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乙型流感儿童、峰值体温38.0~39.0 ℃患儿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儿童、峰值体温>39.0 ℃患儿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型流感儿童以幼托儿童居多[41.70%(118/283)],乙型流感儿童以小学生居多[41.94%(52/124)];甲型、乙型流感儿童均以同学接触感染病例居多[44.52%(126/283)、47.58%(59/124)]。甲型流感儿童时间分布、接触情况、疫苗注射情况与乙型流感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型流感儿童白细胞计数(4~10)×109/L所占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儿童[85.16%(241/283)比74.19%(92/124)],分类中中性粒细胞<70%所占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儿童[70.32%(199/283)比80.65%(100/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型流感儿童高热病例较多,就诊时间较早,服药后体温恢复速度较快,白细胞较为正常但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应在冬春季节注意流感预防及治疗,尤其注意同学间流感病毒传染。

  • 标签: 甲型流行性感冒 乙型流行性感冒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脑膜炎奈瑟菌在健康人群携带率约为10%~15%,全球范围内流行脑膜炎病死率超过10%,伴有高致残率。国内有关新生儿流行脑膜炎的病例报道较少,特别是B群脑膜炎奈瑟菌导致新生儿流行脑膜炎报道更罕见。本文报道1例B群脑膜炎奈瑟菌导致新生儿流行脑膜炎,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脑膜炎 婴儿,新生 脑膜炎奈瑟菌
  • 简介:摘要脑膜炎奈瑟菌在健康人群携带率约为10%~15%,全球范围内流行脑膜炎病死率超过10%,伴有高致残率。国内有关新生儿流行脑膜炎的病例报道较少,特别是B群脑膜炎奈瑟菌导致新生儿流行脑膜炎报道更罕见。本文报道1例B群脑膜炎奈瑟菌导致新生儿流行脑膜炎,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脑膜炎 婴儿,新生 脑膜炎奈瑟菌
  • 简介:摘要儿童是流行感冒(简称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较高的患病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特效西药有限,而单一的西药治疗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因其易于入里化热、传染强,亦属中医学"瘟疫"范畴。千百年来,中医中药在防治"瘟疫"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单用中药治疗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如能中西医结合防治,优势互补,将更有其特殊优势,尤其对于轻症时期的早期干预更为重要。本共识通过中西医相关专家对现代医学防治儿童流感的进展、中医药防治儿童流感的文献分析、药物评价问卷及专家应用经验等制定,以期规范中西医药物的联合使用,切实解决儿童流行感冒尤其是轻症防治的临床问题。

  • 标签: 儿童 流行性感冒 中西医 防治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感冒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 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 h,对照组为36.5(19.6,48.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良好。

  • 标签: 流感, 人 抗病毒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感冒的治疗效果。用于临床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病例确诊流行感冒,采集病例数计60例,随机分组n=30治疗。对照组按要求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研究结果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炎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感冒,能减轻患儿炎症反应,缩短症状缓解时间,疗效更为理想,能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家长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流行性感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初步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流感报告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和时空特征。方法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海淀区流感发病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回顾时空扫描进行流感报告发病特征的分析。结果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9年流感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56.94/10万,第49周至次年第17周为发病高峰期,报告病例中55.80%为学生和托幼儿童,10岁以下儿童和80岁以上老年人的报告发病率高,热点地区呈由南向北动态变化,最大可能聚集区分布在海淀区中西部,时间为2019年第1至4周。结论2015—2019年海淀区流感发病率存在不同人群以及街道/乡镇水平上的时间、空间聚集,应对不同人群、时间和地区采取不同防控措施。

  • 标签: 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自相关 时空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流行感冒治疗中应用磷酸奥司他韦的效果。方法:流行感冒患者取样85例,收治时间2018.01-2019.12,随机分组,给予莲花清瘟颗粒(常规组)和莲花清瘟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观察组)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对比症状消退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21±0.33)d全身酸痛消失,(1.23±0.42)d流涕消失,(0.85±0.41)d退热,(0.89±0.53)d头痛消失,(1.26±0.65)d咳嗽消失,比常规组快,常规组83.33%(35/42)总有效率比97.67%(42/43)的观察组低,P<0.05。结论:流行感冒治疗中,在常规莲花清瘟颗粒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奥司他韦有助于缩短症状消退用时,提升用药有效,可借鉴应用。

  • 标签: 应用效果 流行性感冒 磷酸奥司他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和传统腮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中筛选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接受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组,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观察者,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腮腺切除术,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尽快康复出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腮腺肿瘤 改良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感冒病毒感染与冠心病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将462例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合并流行感冒病毒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3个月内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并按是否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分为风险事件组与非风险事件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流行感冒病毒感染率的差别,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总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9.82%,全因死亡12.28%,高于非感染组的7.90%、1.23%(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吸烟、HR、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冠脉病变程度、流行感冒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CR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为影响冠心病近期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接种流感疫苗为其保护因素。结论流行感冒病毒感染与吸烟、HR、高血压、高血脂、冠脉病变程度、CRP、NT-proBNP同为冠心病近期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近期预后,必须积极控制以上危险因素,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流行性感冒病毒 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妊娠合并甲型流行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妊娠合并甲型流感患者26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妊娠期、合并基础疾病、发病至就诊时间、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等临床资料。比较门诊治疗与住院治疗患者的上述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甲型流感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261例妊娠合并甲型流感患者中,住院治疗36例(13.79%),其中10例(27.78%)因严重流感并发症入院,26例(72.22%)因妊娠相关不良事件入院。住院治疗患者年龄≥30岁、妊娠期≥28周、合并基础疾病和淋巴细胞计数<1×109/L的比例分别为75.00%(27/36)、83.33%(30/36)、16.67%(6/36)和50.00%(18/36),分别高于门诊治疗患者的47.11%(106/225)、35.56%(80/225)、0.89%(2/225)和13.22%(16/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6、29.05、26.00、22.12,均P<0.05)。住院治疗患者和门诊治疗患者白细胞计数≥4×109/L的比例分别为97.22%(35/36)和97.52%(11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比值比(odds ratio, OR)=5.18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628~16.489,P=0.005]、妊娠期≥28周(OR=11.054,95%CI 3.233~37.796,P<0.01)、淋巴细胞计数<1×109/L(OR=6.864,95%CI 2.237~20.729,P=0.001)、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OR=0.076,95%CI 0.012~0.468,P=0.005)是妊娠合并甲型流感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30岁、妊娠期≥28周、淋巴细胞计数<1×109/L、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是妊娠合并甲型流感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流感,人 流感病毒A型 妊娠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廊坊市流行感冒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2014年到2018年流行感冒病例与气象数据,使用广义相加模型和散点图分析气象因素和流感病例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使用spearman分析各年龄层次人群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廊坊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有一定的相关

  • 标签: 廊坊市 流行性感冒 气象因素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