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性期前收缩(PVS)中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我院2005年~2006年门诊心电统计数据表明。按每日工作量平均20人次计算,每月大约有600多人次。PVS约占就诊总人数的10%左右。本人抽样统计了1d32例的门诊就诊心电图者中就有4例PVS患者。PVS在各种心律失常患者中占首位。其发病原因大致有两种:①发生在健康人中的PVS可能与精神和体力疲劳,情绪紧张。过多吸烟、饮酒、喝咖啡有关;②器质性的PVS,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本文结合经验和有关文献。选择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良性PVS、恶性PVS16例,对他们应用谷维素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谷维素治疗 临床价值 PVS患者 门诊就诊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肿瘤生物治疗的医院感染,提高医院的肿瘤生物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通过空气净化机组运行维护,日常清洁、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等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制定肿瘤生物治疗的管理制度和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标准。结论严格按标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效预防及控制肿瘤生物治疗感染

  • 标签: 肿瘤生物治疗室 感染控制 质控标准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CRRT治疗法在重症监护患者的治疗,预防出血,提高重病患者存活率方面的情况。方法采用肝素稀释液充填滤器血管路并排尽充填液,体内无肝素并不在治疗中途追加任何抗凝药物,视血管路内凝血情况定时用生理盐水充填。结果16例患者共进行38次,其中CRRT连续治疗时间≤24h19次,24~48h12次,≥48h5次,2次血管路意外凝血,与患者急救需输注血液制品有关。结论重症监护危重病患者无肝素化CRRT期间,保持CRRT机持续运行,及时处理各种报警原因,恢复仪器运行等这些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无肝素CRRT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上速心电图特点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4~2015年18例上速患儿入院后心电图检查特点并根据心电图特点选择不同药物治疗。结果将上速分为O-AVRT、A-AVRT属于AV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NR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AT(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前4种均为折返机制所致,最后一种为自律性增高所致,针对不同类型上速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阵发性室上速 治疗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技术在有症状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有60例有症状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传统阴式手术治疗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其术中创伤较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 瘢痕憩室 阴式手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可为良性、无症状,也可导致明显不适、头晕或黑蒙,甚至心脏性猝死。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本文回顾了我国应用药物、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与导管消融治疗性心律失常的发展历史,并结合目前现状,对我国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远景提出了展望。

  • 标签: 心律失常,心性 药物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导管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性期前收缩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性期前收缩患者经治疗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频繁性期前收缩,治疗基础心脏病本身或治疗触发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比治疗性期前收缩更为重要。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诊断 胺碘酮
  • 简介:目的探讨分支型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根据FVT者的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及治疗作一探讨。结果13例FVT者QRS波时限均无明显增宽(≤130ms),9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4例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11例可见房逆传。8例用异搏定治疗;3例先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后用异搏定;2例房逆传1:1者,用食管调搏终止发作;5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F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速,因其电生理特性,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分支型室速 电生理 治疗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30例管膜瘤,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14例,第三脑室4例,侧脑室4例,脊髓内8例:其中多发1例。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并向下延伸至第2颈髓背侧、桥小脑角。均经病理证实为管膜瘤。

  • 标签: 室管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脑室 脊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门诊治疗应用现代护理观念实施策略,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本实验选择2021年1月11日-2021年12月11日本院眼科门诊治疗室内接受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入院后,接受传统门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现代护理观念眼科知识健康宣教,分析最终结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眼科知识掌握程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在门诊内治疗接受疾病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来讲,在为其开展门诊健康宣教工作中应用现代护理观念完成宣教工作,能提升病患方针对眼科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同时也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眼科门诊 治疗室 现代护理观念 实施策略
  • 简介:心室流出道(ventricularoutflowtract,VOT)起源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因临床常见,具有典型的心电图(ECG)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射频消融术是该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文中报道1例初步诊断右心室流出道起源(RVOT)的PVC的患者,于左心室流出道(LVOT)获得成功消融的诊治经过。文献复习了PVC定位的方法、VOT局部独特的解剖特点对定位的影响,以及三维标测新技术对PVC消融手术的帮助。

  • 标签: 心室流出道 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性心律失常病者给予胺碘酮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病者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映。结果52例胺碘酮治疗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达88.5%,QT间期轻度延长(治疗前388±50ms,治疗后432±46ms,P<0.05),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游离T3、T4升高,5例轻度畏光,无咳嗽、间质性肺炎及肝肾功能损害,无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速等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本文方案用胺碘酮长疗程治疗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维持用量较少,不良反应亦少。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性期前收缩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步长稳心颗粒9克每日3次口服。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变化。结果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性期前收缩有效率达88.%。结论疗效可靠,副作用甚少,经济,有利于普诊患者。

  • 标签: 稳心颗粒 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