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拇指占全手功能的60%,拇指缺损,将丧失手之功能,对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对其采取再造非常必要。方法:对21例拇指缺损接受第二足趾游离方法移植进行再造手指术。结果:通过对21例拇指再造手指围术期进行有计划的功能康复护理干预。第一阶段保温、消炎、抗凝、制动,保证再造手指成活;第二阶段更换支具,早期进行主动活动;第三阶段软化疤痕和关节,加强功能锻炼;第四阶段开始进行再造指感觉及触觉训练;第五阶段开始日常生活训练及职业前训练。经8个月至2年的随访,拇指功能优良率达到98.2%。结论:我们通过对21例病人选择适宜的时机和方法进行拇指功能康复锻练,每次训练后要进行手功能和疲劳程度反馈评估,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具体指导,树立了功能康复信心,提高了患者锻炼的积极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指再造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观察组10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心肌梗死1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对照组中男5例,女5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0例,广泛心肌梗死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观察组采用康复干预,对照组不采用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8例,再通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6例,再通率为60%。观察组患者冠状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出20%,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休克现象2例,并发症情况为20%,无死亡例数;对照组出现休克现象3例,心力衰竭现象1例,并发症情况为40%,无死亡例数。结论使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率有很大帮助,并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也会较少很多,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效果作出深入分析;方法:选择某院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356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成的了参照组、观察组,各178例。观察组通过提供及时的康复护理来实现早期干预,参照组提供的是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治疗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治疗天数则要少数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为小儿脑瘫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早期干预,不仅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也能够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早期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不同方法为主,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为80例,对其临床护理效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偏瘫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在运动功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的总改善率为88%,对照组总改善率为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手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组织,它和其他器官组织不同,通常在外露出,较易在外力的影响下发生伤害。在烧伤病例当中,手部烧伤患者占比达到百分之九十,如果手部出现烧伤情况,患者手部易发生畸形,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对手部烧伤及时治疗干预,治疗工作中护理服务显的十分关键。本次就该方面的康复护理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所有研究主体均为手部烧伤患者,有56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小组划分,一组是对照组,二组是观察组,前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后一组为康复护理操作,对患者护理后手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结果:手部由于皮肤、组织相对较薄,一旦出现烧伤,会影响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此次给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功能恢复不佳;手是功能性的器官,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患者身心受到影响,特别是患者心理方面,本次进行了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疾病心理状态良好;有比较性(P

  • 标签: 手部烧伤 康复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10月接收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FMA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FMA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干预 ADL评分 NIHS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早期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运动能力、肌力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运动能力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定法(MRC-Scor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偏瘫 运动能力 肌力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中风后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0%,实验组总有效率9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中风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系统的腰间盘突出康复措施应用于临床的护理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及护理评价的影响。方法: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康复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名,根据在院期间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接受了传统的以对主管医师的医嘱执行、临床护理操作、健康宣教为主的对照组,和接受了在院期间联合规律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导和护理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卧床及康复出院时间以及对护理评价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卧床天数为6.26 ± 3.02天、住院天数为8.97 ± 3.59天、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平均卧床天数为9.64 ± 2.39、住院天数为13.68 ± 2.94、护理满意度为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儿童保健科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门诊就诊的88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73%)高于对照组(84.09%),P<0.05。干预前两组的Gesell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的Gesell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病症。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保健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期间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1年8月这个时间段在我院进行针灸康复治疗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患者进行奇偶数编号并根据奇偶数均分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提高;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对针灸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气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的康复,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针灸治疗 优质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我院脑梗死病人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收录为我院脑梗死病人,抽出112例样本进行分析,收录时间在2019年3月~2021年3月区间,利用奇偶法分组,观察组病人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内容,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的是对照组病例,观察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分数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我院脑梗死病人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充分改善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人的生活质量上升,恢复了病人的神经功能,降低了脑梗死病人的残疾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5,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术后机体指标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术后机体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5,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术后机体指标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术后机体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评估。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借助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38%;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偏瘫的影响,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具备在临床治疗之中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治疗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女性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并以参照组与研究组区分,每组30例,对比两组盆底肌力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不良情绪。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盆地肌力恢复率均优于参照在,P<0.05。结论: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 盆底肌康复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76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塞偏瘫 肢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