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氨基酸和蜗牛分子活性肽的区别,氨基酸其实分子量比蜗牛分子活性肽还小,那为什么不直接吃氨基酸呢?因为氨基酸进入体内吸收需要一个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吸收率低,种类少,生物利用率相对蜗牛分子活性肽低。蜗牛分子活性肽,不需要消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种类多,人体利用率高,补蜗牛分子活性肽等于补生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复杂,白细胞向肠道的迁移增加是IBD异常免疫应答的关键。本文将对控制白细胞迁移通路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分子物质进行论述,总结这类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相关进展。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迁移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ABEEMσπ/MM方法,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Tacrine(塔克宁)与组胺转甲基酶进行了分子对接.然后对乙酰胆碱酯酶与4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分子对接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将受体分子固定,配体分子可自由移动,采用半柔性对接方式.通过对4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能大小的计算,得到结合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Donpezil(多奈哌齐)〉Huperzine(石杉碱甲)〉Rivastigmine(利发斯的明)〉Tacrine(塔克宁).这个顺序与实验中得到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IC50值大小顺序相一致.为使用该方法进行抑制剂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阿兹海默病 塔克宁 乙酰胆碱酯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氢键
  • 简介:我原本是从事建筑的高级工程师,1990年50岁时患了高血压,为避免像父辈那样患脑梗中风或心肌梗死而早逝,我检索中国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受到启发后研究发明了一种器具。

  • 标签: 小分子水 高级工程师 心肌梗死 基础医学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分子RNA(miRNA)全基因组表达差异及其可能的调控作用和早期预警价值.方法15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每组5例,对照组5例健康人.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分别取外周血和冠状窦血,提取血浆总RNA,使用microRNA芯片(microRNAv18.0)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VolcanoPlot法获得差异表达niRNAs,并用tMEV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并进行RT-PCR的差异表达验证.结果房颤组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有14个miRNAs表达差异显著,其中6个表达上调:即miR-1266、miR-4279、miR-4787-5p、miR-4666a-3p、kshv-miR-K12-6-3p和miR-3150a-5p,8个表达下调:即miR-892a、miR-3149、miR-3171、miR-3664-5p、miR-3591-3p、miR-4423-5p、miR-4473和miR-574-3p.其中,miR-1266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均明显升高,而miR-3171则显著降低.房颤组与对照组外周血及冠状窦血比较miRNAs表达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房颤患者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miRNAs表达均有显著差异,而冠状窦血miRNAs更能反映心脏的代谢与调控状况;血清miR-3171、miR-892a、miR-3149在房颤发生发展早期出现且持续表达差异,有可能成为早期预警诊断的标志物;miR-1266、miR-4279、miR-4666a-3p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房颤的干预靶点。

  • 标签: 心房颤动 基因调控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早在1902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Buyliss在动物的胃肠道中就首先发现了活性肽片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已分离出超出百种的体内多肽。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界对多肽的营养和功能有了新发现多肽不仅与蛋白质一样涵盖了全部的氨基酸种类,又具备蛋白质所缺乏的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1。多肽的调控作用涉及人体生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体液循环,物质代谢,体内环境,生长生殖活动等等。但在国内,目前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疾病只有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才有可能解决,分子肽可以治病、可以修复细胞的功能很少被认知。科学研究证明,作为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除了空气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说,食物里面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由此可见,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间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肽和空气与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人的每个细胞都离不开肽的指挥和调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和营养元素,生命、健康都离不开肽。世界顶极科学家尤.格林(美国)博士对肽的评价是;几乎影响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可用于治疗任何疾病,无药可与其相比。为此,本人通过大量的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分子肽的营养和治疗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诚望能够对广大的营养、医疗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小分子肽 营养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为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结果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药物疗效高、不良反应,但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耐药性。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以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靶向分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治疗对象,并能将治疗反应良好预测。近几年,各国家和地区展开了非细胞肺癌突变检测。本文主要针对非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靶向分子检测进行分析,文章主要阐述了肺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阐述了EGFR,ALK,ROS1,KRAS,BRAF等相关基因的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治疗 靶向分子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 在晚期非细胞肺癌脑转移 患者 中实施分子 TKI 并同期 放疗 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病例均为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间 收治的 32 例 晚期非细胞肺癌脑转移 患者 ,病例数 32 例 。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接受全脑放疗的 16 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分子 TKI 并同期放疗治疗的 16 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临床比较价值 ( P < 0.05 )。 结论:在 晚期非细胞肺癌脑转移 患者 的治疗中应用分子 TKI 并同期 放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

  • 标签: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放疗
  • 简介:目的研究ZD6474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ZD6474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onconcentration,IC50),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拟合生存曲线计算放射生物学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ZD6474联合放疗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单纯用药组,CNE2细胞的存活率随ZD6474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IC50约为2.15μmol·L^-1。ZD6474作用CNE2细胞24h后均见到放射增敏作用,增敏比为1.535±0.134。ZD6474或照射均可增加凋亡率,减少S期细胞比例及增加G2/M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ZD6474联合照射应用可提高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阻碍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干扰细胞周期分布。ZD6474有望成为EGFR高表达CNE2细胞的放射增敏剂。

  • 标签: 鼻咽癌 CNE2细胞株 ZD6474 放射增敏作用 放射敏感性 体外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胚胎外胚层发育(EED226)抑制组蛋白甲基化过度修饰是否具有抗癌活性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不同浓度的EED226处理肝癌细胞4、6、8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5 μmol/L的EED226或者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肝癌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株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组蛋白3上的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株的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EED226能强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作用。处理8 d后,EED226在两个细胞株中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分别为0.8 μmol/L和0.9 μmol/L。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个肝癌细胞株分别经EED226处理与DMSO处理后H3K27me3的表达相比较显著下降。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EED226处理组H3K27me3的下游基因Bim和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1.00±0.15比5.67±1.53(t=-5.266,P<0.01),1.00±0.05比6.67±1.53(t=-6.422,P<0.05)和1.00±0.25比6.30±1.50(t=-5.968,P<0.05),1.00±0.10比6.00±1.00(t=-8.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Bim和p21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表观遗传调控新型抗癌制剂EED2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组蛋白三价甲基化过度修饰,进而解除对Bim和p21表达的抑制,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表明EED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组蛋白 甲基化
  • 简介:山合欢Tricine系统蛋白酶抑制电泳,并且利用该方法检测到山合欢种子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山合欢蛋白酶抑制剂粗提物制备按Genov等[7]的方法略加修改

  • 标签: 低分子量 分子量蛋白酶 抑制剂电泳
  • 简介:摘要现代癌症治疗学中,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已被确定为重要的治疗靶点,非细胞肺癌(NSCLC)亦不例外。血管生成在原发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影响新生血管生成的最主要的因子,贝伐单抗作为抗VEGF单克隆抗体针对VEGF和VEGFR的靶向治疗,可有效改善非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整体生存期(OS)。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贝伐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与传统CMO业务模式相比,CDMO业务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等综合壁垒更高,更符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结合自身项目设计经验、相关工艺流程设计资料等,针对专门生产分子产品的CDMO车间提出一种流程搭建理念,并根据该理念分析探讨其实现方法,为分子CDMO生产车间流程搭建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参考。

  • 标签: CDMO 模块化设计 流程搭建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之一,占恶性脑瘤的80%。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是手术切除后辅以替莫唑胺化疗,但会逐渐出现耐药情况,造成患者预后不良。檗碱是提取自黄连的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通过控制不同的分子和细胞途径,在胶质瘤中发挥其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作用。现就檗碱在治疗胶质瘤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分子机制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小檗碱 脑肿瘤 MAP激酶信号系统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li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Hali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通过摇菌培养和稀释菌落计数法检测Hali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Halicin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Hali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通过红细胞溶血试验初步检测Halicin对红细胞的毒性;最后,通过小鼠皮肤脓肿模型,取脓肿周围皮肤组织研磨稀释菌落计数。采用t检验比较Halicin的体内抗菌效果。结果Hali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2~4 mg/L。Halicin 16 mg/L处理8 h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菌落数下降5.5×106 CFU/ml(t=73,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Halicin和氨苄西林联用时,表现为协同抗菌作用,其分级抑菌浓度指数为0.5。Halicin的浓度为4倍最低抑菌浓度时,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使其生物膜总量(A570)从(2.89±0.09)减少到(1.35±0.17)(t=11.12,P<0.05),但对已形成的生物膜无显著清除效果。Halicin对红细胞几乎无溶血活性,即使当Halicin的浓度为128 mg/L,其溶血率仍低于10%。体内实验表明,20 mg/kg Halicin可使细菌数量下降3.0×107 CFU/ml。结论Halicin对金黄色葡萄球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无明显的溶血毒性。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抑菌 分级抑菌浓度指数 生物膜 溶血率
  • 简介: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血液肿瘤中,AML的靶向治疗起步较晚。虽然传统化疗仍是AML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得到应用。文章对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部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AML的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分子靶向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