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2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122名患者中采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共有74例,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48例,将采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主动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这五个评价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中医手法应用于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体验更好,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踝骨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手术切口复位的参照组与中医手法复位的观察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行走、稳定以及疼痛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在踝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踝骨骨折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80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随访1年,分析其复发率。结果老年及病程长的BPPV患者复发率高(P<0.05);伴有偏头痛、脑卒中病史的BPPV患者容易复发(P<0.05)。结论BPPV的复发率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病因密切相关。临床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2例,第一组患者采取蛛网膜下麻醉的方式,第二组患者采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方式,第三组采取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之中,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复位时间也最短,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4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患者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以及相应的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对其护理疗效进行评价探讨。结果4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后,对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调查,为期一年,发现患者在一年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状,同时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在一年后的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没有留下不良的后遗症。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药熏蒸、超声理疗等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骨折引发的疼痛,促进其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正常。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时临床手法复位方法及风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0年-2014年12月4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患者当中37例给予手法复位,完善术前准备好,择期手术治疗,6例患儿手法复位有一定风险性及失败给予急诊手术治疗。结果小儿腹股沟斜疝并嵌顿给予手法复位有一定风险性,医生必须详细了解患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禁忌症,要熟练掌握复位方法。

  • 标签: 小儿腹股沟斜疝 嵌顿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对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头位难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为患者分组选择了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36例患者。观察组将给予手法复位分娩,对照组给予自然螺旋分娩,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对照组在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头位难产患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出现产后并发症的情况更少,而且患者的分娩情况也更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手法复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踝骨骨折患者选择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踝骨骨折患者于2018年3月-2020年8月就诊。以前瞻性随机分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踝骨骨折 中医手法复位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盲人按摩诊所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39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儿均一次复位成功。结论:手法复位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可缓解疼痛,确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利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绕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的方式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左右,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左右。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 结论:借助手法复位结合中药的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要比单纯的夹板外固定好。

  • 标签: 手法复位 中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把本院参与治疗研究的耳石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两组。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对照组综合依从28例(77.78%),观察组综合依从34例(94.44%)观察组综合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前,两组对象SF-36 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石症患者接受经手发复位护理效果好,患者护理效果好,可推广。

  • 标签: 耳石症 经手法复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48例三踝骨折患者选进,时间最初是2019.3月,最终是2020.6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即对照和试验2组,均有24例。前者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的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该患者疗效要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 标签: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三踝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1例手臂输液港导管颈内静脉移位的病案,运用体外手法复位联合复位操法成功复位于上腔静脉,探讨通过该方法,解决手臂输液港导管颈内移位问题。方法:通过复位前准备,复位中配合及复位后的健康宣教,采用B超探头压迫颈内静脉,轻轻叩击导管附近的颈肩部,由助手从导管接连注射器快速脉冲式注入生理盐水20-30lm,运用导管漂浮,血流重力原理。联合采用复位操法进行复位,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 15-20分钟,连续3天,成功将输液港导管移至上腔静脉。结果:移位的输液港导管成功复位至上腔静脉,患者导管得到安全留置。结论:输液港导管颈内静脉移位的手法复位联合复位操法,操作安全,无创伤性,能降低患者经济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导管移位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耳石症眩晕患者 116 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 58 例,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 58 例,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结束后 1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复发 1 例,占比 1.7% ,对照组复发 7 例,占比 12.1% , c2=4.833 , P=0.028 ,研究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耳石症眩晕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4年 11月至 2016年 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耳石症患者 66例进行研究,进行标号和随机分组各 3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痊愈 +有效)为 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痊愈 +有效)为 57.5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耳石症对改善和消除眩晕症状、眼震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药物治疗 耳石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肱骨踝上骨折儿童80例分组治疗,对照组以常规复位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疗效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稳定性以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应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 标签: 闭合手法 肱骨踝上骨折 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