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对留置J管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出院后需留置J管一个月的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出院服务计划。结果观察组的1个月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J管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新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中应用价值。

  • 标签: 出院计划 双J管 自我效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结石术后带J”管出院的患者,依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长、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J”管出院患者护理实践中的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输尿管结石 双“J”管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留置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一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因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98例。按术前留置J管3-5d后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和术前未留置J管直接行软镜碎石分为两组。分析比较两组一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术前留置J管3-5d再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组与术前未留置J管直接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组相比一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49/50)和89.6%(43/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44±13)min和(54±12)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分别为(20183±3426)元和(15655±3542)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留置J管3-5d再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组与未留置J管组的手术成功率相当;术前留置J管可明显缩短软镜碎石手术时间,效果肯定。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双J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为接受尿路结石术治疗后留置J管的患者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尿路结石术后留置J管的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分组处理,组间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结果: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次住院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组的表现均要比对照组更为出色(P<0.05)。结论:针对实施尿路结石术且留置J管的患者提供延伸护理服务,不但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还有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延伸护理 尿路结石术后 留置双J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肾积水术后留置J管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30名肾积水术后留置J管的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儿进行持续3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生活质量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降低肾积水术后留置J管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肾积水 双J管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07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施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长期留置导管,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长为5.2~49.6个月,平均血流量为(200.6±10.3)ml/min。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的隧道口位置发生炎症反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率为4.76%。结论对于血液透析者,实施长期留置导管可为其提供充沛的流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严守无菌原则,依照正确使用方式留置导管,这样能够加长导管使用寿命,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双腔导管 长期留置 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管在泌尿外科应用中的作用及产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科90例留置J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生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留置J管患者产生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后患者能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并发症状减轻结论对留置J管患者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减轻并发症。

  • 标签: 双&ldquo J&rdquo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术前留置J管对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60例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每组30例,一组做好术前准备后直接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A组),另一组于入院当日局麻下予留置输尿管J管1周后再进行手术(B组),全部病例术中均应用软镜通道鞘。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A组有6例置入输尿管软镜通道鞘前需要主动扩张输尿管,B组则全部一次性成功放置软镜通道鞘。A、B两组一次性放置软镜通道鞘成功率分别为24/30(80%)、30/30(1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1~2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0.0%、56.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6.7%、93.3%,住院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6.7±1.7)d、(11.7±3.7)d,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输尿管石街,再次入院行输尿管镜取石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前预先留置输尿管J管1周,可提高一次性放置软镜通道鞘成功率,并减少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更安全。

  • 标签: 输尿管镜 双J管 随机对照 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膀胱镜J管置入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0例输尿管结石并经膀胱镜J管置入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综合护理(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SAS、SDS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并经膀胱镜J管置入术治疗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相应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经膀胱镜双J管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行输尿管内梗阻J管更换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所有接受J管更换术并存在J管梗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中,男性3例,女性41例,年龄27.0~70.0(54.6±11.2)岁,分析距上次J管置入的时间、经尿道将J管取出的方法、J管更换方法、J管梗阻位置及术后并发症等,并计算手术成功率。根据钙盐在J管沉积的位置不同,将梗阻J管分为:膀胱端型、肾盂端型、两端型和全阶段型。不同的J管梗阻类型,其更换方法不同:剪末端法是应用剪刀剪去J管膀胱端末端,可见到内部通畅的J管,经J管引入导丝至肾盂,更换新的J管即可,此法仅用于膀胱端型J管梗阻;细导丝法是将不能通过肾盂端梗阻的普通导丝更换为微导丝,使其通过肾盂端型梗阻的J管末端或从侧孔穿出,进入肾盂内,撤出原有J管,即可更换新的J管,此法适用于肾盂端型J管梗阻,或联合剪末端法应用于两端型J管梗阻;辅助鞘管法是以梗阻的J管作支撑,送血管鞘管至输尿管内,经鞘管送入导丝至肾盂,更换新的J管。此法适用于所有类型J管梗阻。结果44例患者共接受47例次X线引导下J管更换术。在J管取出中,应用直接法37例次,应用间接法10例次,J管取出的总体成功率为100%(47/47)。距离上次J管置入的时间为(4.2±1.3)个月。23例次为膀胱端型J管梗阻,8例次为肾盂端型J管梗阻,5例次为两端型J管梗阻,11例次为全阶段型J管梗阻。应用剪末端法更换J管的成功率为76.0%(19/25);应用细导丝法的成功率为50.0%(2/4);应用辅助鞘管法的成功率为77.8%(14/18)。在剪末端法或细导丝法失败后,4例次又进一步分别应用细导丝法或辅助鞘管法更换,3例次取得成功。J管更换的总体成功率为80.9%(38/47)。未成功更换J管的9例次均通过再次行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术置入输尿管J管。44例中,术后发生尿道口疼痛不适4例次,肉眼血尿2例次,均自行缓解。结论X线引导下输尿管内梗阻J管更换安全、可行。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双J管
  • 简介:目的总结和探讨后腹腔镜下放置J管经验技巧。方法同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的89例患者。术中模拟膀胱镜下逆行捅管技术,采用吸引器杆放置J管。结果89例术中置管顺利,放置J管时间40S~5min,平均1.5min。J管放置准确到位的82例,远端未进入膀胱2例,插进尿道2例,近端未进入肾盂3例。术后漏尿1例,术后3天漏尿情况自动消失。结论腹腔镜下用吸引器杆放置J管,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丁管 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放置J管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导丝引导结合手法操作放置J管,总结术中J管放置经验。结果术中J管放置过程顺利,置管时间2-9min,平均4min。术后行腹部平片(KUB)检查示J管位置正常;术后1个月拔除J管,均无漏尿及感染发热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导丝引导结合适当手法操作J管置入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不需要特殊器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J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总结J管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小切口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9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采用1.5~2cm小切口肾盂成形术,术中应用J管作内支架引流,术后4~8周经膀胱镜拔除.结果69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随访3~6个月,肾形态和(或)功能较前改善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J管作内支架引流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引流效果好,病人恢复快,护理方便等优点;对于切口的微创处理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肾盂 输尿管梗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指导对留置J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96例留置J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院外健康指导。4周后观察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肉眼血尿、尿盐结垢、膀胱刺激症状、腰部疼痛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上尿路感染和J管移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健康指导可使观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留置J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还能提高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院外健康指导 双J管 并发症
  • 简介: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肾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输尿管内常留置J管内支架作为内引流,防止输尿管术后尿漏和狭窄;较大肾结石行体外震破碎石(ESWL)治疗时,结石碎屑容易堆积在输尿管中形成"石街",术前也常经膀胱镜逆行留置J管.2000年8月~2004年3月,我科在为32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时应用J导管,效果良好.现将对留置导管期间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尿路结石 手术后医护 导管 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以留置 J 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 201 7年 10 月 --2018 年 5月期间收治的 78 例留置 J 管出院患者入组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延续性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执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 结果:从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延续性干预组患者的预后更佳。 结论:在临床护理留置 J 管出院患者的过程中,延续性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标签: 留置双 J管 并发症 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