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60例患者随机进入齐拉西组或组接受治疗,分别在治疗0、1、2、4、6、8周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在0、4、8周检查心电图和肝功能。结果齐拉西疗效相当,齐拉西能迅速控制精神症状,产生不良反应小。结论齐拉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利培酮
  • 简介:患者男,83岁。主因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而入院。既往长期服用多种抗心肌缺血、抗凝血药物。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本次住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给予替(施维舒胶囊),每次1粒,3次,d,饭后服用。用药1周后,考虑患者为高龄老年,免疫力低下,为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加用胸腺五肽10mg,皮下注射,3次/周。服用替10d,胸腺五肽注射1次后,出现双小腿伸侧暗紫色皮疹及散在针头大红色瘀点并轻度浮肿,伴有瘙痒。查血小板轻度降低,由入院初的112×10^9/L,下降至92×10^9/L。

  • 标签: 替普瑞酮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37例患者分为两组,并随机观察结果及记录各项资料。结果剂量3~6mg/d,平均剂量3.8mg/d。仅在治疗2周起出现椎体外系反应才给安坦,19例占51.4%;失眠、兴奋、躁动、或焦虑用苯二氮类药物29例,占79.3%。未完成治疗5例评定为无效。结论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疗效。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优。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其活性成份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它与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也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且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1—组胺能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对中枢系统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并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本文是对临床使用中的一些特点回顾性总结整理资料,论述药物对血压影响这一副作用的性别差异,及体型差异。

  • 标签: 利培酮药物 临床应用 拓展思考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副反应三者之间关系。方法对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2mg及4mg进行对照研究,疗程八周。第2、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及其有效代谢产物9-羟的血药浓度。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评定PANSS、CGI、TESS、ESRS量表。结果对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对阴性症状起效时间较阳性症状晚。2mg及4mg组及其代谢产物9-羟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疗效无显著差异。及其代谢产物治疗浓度窗可能在30-45ng/ml。结论采取逐渐加量的小剂量治疗(2-4mg)方法既安全又有效,临床上开展浓度及9-羟浓度检测对预测疗效,防止不良反应是有意义的。

  • 标签: 利培酮 9-羟利培酮 血药浓度 临床效应 剂量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液组和片剂组各38例,疗程12周。于基线及治疗第2、4、6、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二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起,PANSS的阳性、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症状分及总分均较入组时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PANSS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口服液组为89.47%,片剂组为86.84%,二组间疗效及治疗各时点TESS评分的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剂型,起效快,给药方便,尤其适用于拒绝服药的患者。

  • 标签: 利培酮口服液 利培酮片剂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副反应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首发或复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既往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2周内停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进入帕缓释片或片的单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缓释片进行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针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ANSS减分在治疗两周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上,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8周末,两组PSP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帕缓释片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有很好的效果,该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帕利哌酮缓释片 利培酮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胺碘与贝那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8例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均匀分成单一组与结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独接受胺碘治疗,结合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贝那,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疗法治疗后的具体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比对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治疗而言,患者同时接受胺碘与贝那的治疗效果较好,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贝那普利 胺碘酮 联合 疗效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症成为多发病之一,根据我国上海地区统计,骨质疏松症在40~50岁女性的发病率为15%~30%,60岁以上则接近60%。近年国外对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一黄酮进行大量临床和药理报道,目前该药物在我国东北制药总厂和武汉湖滨制药厂已经研制,并将于近期上市。黄酮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妇女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骨质疏松药 依普黄酮 中间体 合成 新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刀治疗CINⅠ-Ⅱ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诊的66例CINⅠ级和Ⅱ级患者行刀治疗,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和手术疗效。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6.7%。平均手术时间为(6.1±1.1)min;平均出血量为(10.1±3.5)ml。刀治愈5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94%。术后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无术后感染、粘连以及宫颈管狭窄发生。。结论宫颈环行电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治方法。

  • 标签: 利普刀 CINⅠ-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糜烂患者选择刀治疗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例宫颈糜烂患者给予刀治疗后选择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1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6.9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在刀治疗后给予综合的身心护理,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避免身体出现不良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宫颈糜烂 利普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刀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重度宫颈炎的治疗,由于患者对于手术知识的缺乏,手术时常因紧张、恐惧使心率加快,出现面色潮红,疼痛加剧甚至晕厥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了使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确定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利普刀手术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福辛药物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福辛治疗,且观察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5.8%)与对照组(9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福辛药物加以治疗,效果确切,且血压控制效果好,恢复速度快,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 标签: 高血压 福辛普利 硝苯地平缓释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纳入125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微波治疗和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流液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2±2.15)min比对照组(16.08±2.11)min短,阴道流液时间(8.26±2.13)d比对照组(15.28±3.29)d短,治疗总有效率96.92%比对照组的78.33%高,并发症发生率4.62%比对照组的21.67%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7.93±1.23)ml虽比对照组(7.55±1.40)ml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接受刀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微波治疗,此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阴道流液时间短以及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利普刀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