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手术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利普刀手术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

黄秋萍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利普刀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重度宫颈炎的治疗,由于患者对于手术知识的缺乏,手术时常因紧张、恐惧使心率加快,出现面色潮红,疼痛加剧甚至晕厥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了使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确定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利普刀手术;疼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54-02

利普刀手术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手段,通过手术治疗解决了宫颈糜烂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并使癌前病变的病人得到了及早诊断和治疗。由于利普刀手术时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因此手术作为应急源会使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等生理和心理的应急反应,使心率加快,出现面色潮红,疼痛加剧甚至晕厥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1],进而影响手术效果。为了使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实施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中与患者交流,指导患者配合手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我科进行宫颈利普刀手术的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为宫颈炎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患者均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能正确描述心理及生理感受。

1.2方法

1.2.1对照组:术前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术前宣教,通知患者手术时间,进行阴道准备。

1.2.2干预组:对病人除常规术前宣教外,进行护理干预。

1.2.2.1术前干预:护士以礼貌亲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感受,探知病人的想法,与病人建立和睦信任的护患关系,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采取“因人制宜”的原则。如文化层次、认知能力较高者,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尽量运用专业术语的口头指导,对文化和认知层次相对较低者,多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避免令患者和家属费解的专业术语来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使病人对手术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缓解病人术前紧张和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干预目的。

1.2.2.2术中干预:协助病人摆体位时,与病人亲切交谈,介绍手术医生,讲解手术的进程,通过解释使患者对手术的全过程及手术后的效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消除患者因手术相关知识缺乏所导致的焦虑,不安,利用患者渴望良好预后的心理特点引导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同时可进行行为干预,手术过程中与病人交谈的同时,触摸病人脉搏,使病人感到护士对她的关心,和护士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产生对医生护士的信任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1.2.2.3在术中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疼痛的分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评价指标采用提式问及观察的方式进行评价。

疼痛程度指标: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依据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医护人员的评估进行评价。疼痛程度分为:0级(无痛)无痛或稍感不适,一级(轻度):轻微疼痛可以忍受。二级(中度)明显疼痛仍可忍受。三级(重度)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2]。

2.结论

对照组与干预组术前均存在轻中度的焦虑,对照组术中疼痛一级5例,二级27例,三级8例。干预组术中疼痛,一级28例,二级12例,三级0例。由上数据可得知护理干预后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强,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效果良好。

3.讨论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现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心理干预是指干预的重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通过学习调整或改变个体差异的心理病态和躯体症状以建立健康行为[3]。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4]。手术刺激可使11%~80%的病人在术前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5]。手术时常因紧张、恐惧使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甚至出现晕厥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术前及术中通过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分析,予以充分的护理干预,调动局麻手术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控制或缓解焦虑情绪。降低对手术的应激反应[6]。对进行利普刀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能积极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吕红梅,谢永银,杜慧,等,术前心理干预在门诊局麻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6:385.

[3]王兴红,丛中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4]崔东辰,耿军,择日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杂志,1996,31(4).

[5]刘建辉,韩卫星.病人手术前焦虑状态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社,1999,7(3):186.

[6]张慧杰,朱利霞,王西萍,等.门诊病人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1(1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