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3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经过有效治疗后可有效纠正指标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可作为该病临床诊疗的依据。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与T、B、NK淋巴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病理科存档标本50例,对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浸润癌浸润情况由高至低分别为CD8细胞、CD20细胞、及CD57细胞和CD4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浸润情况由高至低分别为CD8细胞、CD20细胞、CD4细胞和CD57细胞,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局部免疫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较大程上影响着宫颈癌的病情发生。

  • 标签: T B NK 淋巴细胞 浸润 宫颈癌
  • 简介:摘要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文章综述了乳腺癌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以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放化疗、免疫治疗。

  • 标签: 乳腺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疗法
  • 简介:目的:测定几种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并揭示其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分离后的淋巴细胞经May-gruenuold与Giesa染色,计算花环形式的百分率。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D),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T淋巴细胞亚群(PTLS)的分布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区别,乳腺癌(BC)和肺癌(LC)病人的PTLC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种类恶性肿瘤PTLS的分布不同。

  • 标签: 恶性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
  • 简介:在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Fas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哮喘发作期患儿淋巴细胞Fas表达明显下降,方法21例哮喘发作期患儿、15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及25例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儿童外周血 哮喘儿童 外周血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2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恶性血液病组的CD3+、CD4+、CD4+/CD8+、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CL组、LM组和MM组的CD3+、CD4+、CD4+/CD8+、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失衡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肿瘤能力减弱,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血液病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学龄前哮喘患儿血T辅助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44例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学龄前患儿给予孟鲁司特治疗4周(1次/d,4mg/次),分别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1(Th1)和Th2的百分率、CD4+、CD3、CD8、NK细胞、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h2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Th1/Th2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NK细胞百分率、B细胞、CD3、CD4、CD8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孟鲁司特治疗4周后,哮喘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P〈0.05);Th2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Th1/Th2比值增高。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学龄前儿童哮喘可以改善Th1/Th2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衡,疗效确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哮喘 孟鲁司特 T辅助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淄博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250例新报告的HIV/AIDS患者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所得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例HIV/AIDS样本的传播途径均为性接触,首次检测其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均值为(348.99±204.21)个/μL。不同年龄组间CD4+ T淋巴细胞均值、CD8+ T淋巴细胞均值和CD4+/CD8+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的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不同年龄及不同人群病例中CD4+细胞≤350个/μL组与CD4+>350个/μL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淄博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普遍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干预,重点加强老年人艾滋病的防控和干预工作。

  • 标签: HIV/AIDS CD4+ T淋巴细胞 CD8+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火针对稳定期白癜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方法:6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毫火针联合窄谱UVB光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窄谱UVB光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和CD8+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的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意义;CD8+在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火针治疗后可以降低CD8+的分布和数量,减轻免疫反应,促进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 标签: 毫火针 白癜风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及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的乳腺癌患者122例进入观察组,纳入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进入对照组,测量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并记录,观察两组测定结果,比较乳腺癌不同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D3+、CD4+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NK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乳腺癌TNM分期的增高,患者的CD3+、CD4+、CD4/CD8+、NK降低,CD8+增高,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CD3+、CD4+、CD4/CD8+、NK低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加强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判断预后。

  • 标签: 乳腺癌 细胞免疫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方法对72例病脑患儿分别于急性期(病后1-2天)、其中30例结果异常者于临床治愈后(约2周)、仍有异常者10例于病程4周,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上述各项指标于治疗前后行自身对照。结果急性期病脑患儿脑脊液CD3+及CD4+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8+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动态观察2周后,显著性差异仍存在,但较急性期变小;4周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病毒性脑炎的免疫异常在脑脊液表现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也可伴有体液免疫异常,并且该免疫指标的完全恢复多在临床治愈之后。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T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异型淋巴细胞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随机从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中抽取27例纳入到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者27例纳入对照组,均接受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异型淋巴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滴度巨细胞病毒异型淋巴细胞比低滴度巨细胞病毒异型淋巴细胞,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患儿发病后,异型淋巴细胞指标增高,但与巨细胞病毒滴度无关系。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异型 淋巴细胞 检验
  • 简介:摘要p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和B细胞活化为其临床特点。pSS的血液学累及特征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白血病,以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为特点,同时多伴有粒细胞减少及贫血。临床上pSS合并LGLL较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pSS合并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并复习总结文献,探讨pSS合并T-LGLL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白血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沈阳市三所三级医院HIV抗体阳性患者CD4+与CD8+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HI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与白细胞的关联。方法将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的全血标本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CD4+与CD8+T淋巴细胞检测和白细胞数量检测,根据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大小将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并将CD4+与CD8+的比值和白细胞的数值分组进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研究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白细胞数值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分组数据提示CD4+与CD8+T淋巴细胞数的比值和WBC数量两变量间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结论白细胞数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成正相关,白细胞减低可更简单直观的作为HIV感染患者的监测和判断免疫功能的指标。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T淋巴细胞 白细胞 感染监测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研究,探讨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S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CD8~-T细胞内IL-2、IL-1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FN-γ、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Thl/Th2型细胞因子及Tcl/Tc2失调,这在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流式细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同期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两组于临床同时接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CD4+CD25high(3.65±0.9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现以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共计65例(收治时间:选自2020.01至2020.12期间)为纳入标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包括完全缓解),总结患者预后情况(患者自首次完全缓解复发死亡的总体截止日期),开展单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患者年龄、初诊WBC、染色体是否为阳性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开展相应分析,旨在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T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患者 疗效 预后 相关因素 影响
  • 作者: 李金秀 夏天 陈保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国基层医药》 2023年第02期
  • 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重症医学科,聊城 252600,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药学部,聊城 252600,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心内科,聊城 2526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58例,检测患者入院即刻和术后48 h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于治疗后随访1个月,依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析与STEMI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158例STEMI患者中有27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7.09%)。与未发生组相比,发生组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4.27、2.32,均P < 0.05)。发生组、未发生组术后48 h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2.75±8.39)%、(29.23±4.61)%]、NK细胞[(13.73±4.64)%、(20.64±4.52)%]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t=-5.05、-83.68、-142.71、-7 084.80,均P < 0.001);发生组术前、术后48 h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7.47±3.35)%、(22.75±8.39)%]和NK细胞[(21.42±4.36)%、(13.73±4.64)%]水平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t=7.68、13.10、4.16、5.76,均P <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27.47%、术前NK细胞 < 21.42%、LVEF及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影响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 0.000、0.012、0.019、0.033)。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27.47%、术前NK细胞 < 21.42%是影响STE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01)。结论STEMI 患者基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降低提示不良预后风险增加。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杀伤细胞,天然 预后 心血管不良事件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1 2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418例,女860例;中位年龄81(75,9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728例,股骨颈骨折550例。绘制NLR、MLR、PL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后谵妄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分别得到最佳截断点(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根据最佳截断点分别将NLR、MLR、PLR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根据髋部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无谵妄组,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P<0.05的因素再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1 2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院时NLR、MLR、PLR中位数分别为5.43(3.87, 7.88)、0.40(0.29, 0.54)、158.40(118.00, 222.50)。术后共153例(12.0%)患者发生谵妄,利用ROC曲线研究NLR、MLR、PL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最佳截断点(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13(57.5%、77.1%、0.726)、0.512(52.3%、74.0%、0.663)、201.125(68.6%、73.3%、0.751)。其中NLR升高(OR=2.046,95% CI:1.322~3.166,P<0.001)、MLR升高(OR=1.568,95% CI:1.039~2.367,P=0.032)、PLR升高(OR=3.489,95% CI:2.290~5.317,P<0.001)是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NLR≥7.613、MLR≥0.512和PLR≥201.125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NLR、MLR和PLR对术后谵妄预测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 谵妄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M患儿462例作为IM组,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水平。比较IM组与健康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水平,比较IM组中不同病情时期、不同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ALY%)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M组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M组急性期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恢复期,CD4+、CD4+/CD8+水平低于恢复期(P<0.05)。IM组中ALY% ≥10%患儿的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ALY% <10%患儿,CD4+、CD4+/CD8+水平低于ALY% <10%患儿(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D3+(r=0.671、0.647)、CD8+(r=0.685、0.598)、CTLA-4(r=0.694、0.612)、PD-1(r=0.671、0.712)、PD-L1(r=0.682、0.685)和病情时期、ALY%呈正相关(P<0.05),CD4+(r=-0.469、-0.512)、CD4+/CD8+(r=-0.501、-0.567)和病情时期、ALY%呈负相关(P<0.05)。结论IM患儿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异常表达,并与疾病时期、ALY%密切相关,可据此评估病情进展和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B细胞 免疫抑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