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杨栋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的患者使用自动调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案,常规组的患者则是使用单水平固定压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睡眠结构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从睡眠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结构的相关指标占有更大的优势(p<0.05)。结论: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优先选择自动调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 标签: 自动调节;睡眠结构;睡眠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认知功能受持续正压通气的影响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关资料,根据患者病情按照血氧饱和度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两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在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方面,重度患者比中度患者严重一些。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比治疗前都有所改善。结论:中重度患者经治疗后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可能与持续正压通气使患者阻塞有效改善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7月-2023年3月时间段内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选取88例纳入此次对象中,将电脑随机法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的主要方式,两组患者的平均例数均为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睡眠呼吸暂停最长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改善,P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高反应性(upper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疾病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局部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等,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除了传统的免疫学理论外,还存在神经免疫机制。本文主要介绍神经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AHR时神经免疫的主要形式,如神经源性炎性反应,2型固有淋巴细胞诱导的Th2样反应等;瞬时受体电位及其在冷热刺激诱发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和免疫源性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生物钟紊乱及其对外周靶器官生物时相的影响;最后结合翼管神经切断术介绍神经阻断在神经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3例胃癌的总结分析,对胃癌的各种的发生率明确认识。方法采用上消化钡双重对比照影进行检查并查病理明确诊断。结果53例胃癌中蕈伞13例,溃疡型25例,浸润型型6例,混合型9例。结论53例胃癌中以溃疡型和蕈伞型最多,其次混合型,最后浸润型。

  • 标签: 胃癌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
  • 简介:摘要在儿童中,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咳嗽综合征(UACS)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UACS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由某种或多种上疾病引起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认为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疾病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2012年的多中心研究报告显示,UACS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第2位主要原因,占儿童慢性咳嗽总病例数的24.71%,仅次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儿童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耳鼻喉科1999年3月—2011年3月住院的28例气管切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组(观察组)和传统定时气灌注湿化法组(对照组),给予两种不同的湿化和相同的综合护理。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求,而且患者痰液稀薄易咳出,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吸痰的次数从而减少了感染的机会,患者自述舒适感增加,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定时气灌注湿化法,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口逐渐递增,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群体的身体健康,减少因各种疾病引起的不适,保持呼吸通畅,减轻患者痛苦。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患者护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对老年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患者 气道 护理
  • 作者: 杨丽刘燕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1-21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1期
  • 机构:杨丽刘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管理小组,探析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实施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性降低,气管切开湿化效果满意率得到显著性提升,差异性均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管理小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气道管理小组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管理在老年人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2-2018.1所收治的100例人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系统管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充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切开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管理应用于老年人工患者中,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老年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人工护理的质量,探讨改良湿化方法在人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人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实验组微量泵连接三通管,前端连接延长管,侧端一次性的氧气管,氧流量为5L/ml。对照组微量泵直接连接延长管。2组微量泵速度均为5~10ml/h。比较2组患者湿化效果、依从性及湿化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湿化效果满意率、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4%、90.0%2.3.3%,对照组依次为67.4%、68.4%、58.1%,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湿化方法简单,有效,可以提高人工护理质量。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ICU患者护理中气管理小组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69例调研对象,均为ICU人工患者,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分为基础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34例(接受气管理小组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康复效率。结果 本试验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均获得较好效果,但组间比较,实验组压力性损伤/损伤/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康复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ICU人工患者管理小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助于强化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ICU患者 气道护理 气道管理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管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n=26)和管理组(n=26)两个组别。参照组应用临床中常用的质量管理模式,而管理组则通过气管理小组实施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经过组间比较,管理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满意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气道管理小组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系统管理在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系统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神经重症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系统管理在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神经重症人工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系统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神经重症 人工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