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信息化技术在基本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选取我院 300 名护理学学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在入组后按照基本护理技术实训教学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学生 150 名。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的教学措施,观察组学生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的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认同。 结果 :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P < 0.05 )。此外,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同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 在基本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且学生对该种教学方式的认可度也较高。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基本护理技术实训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CT窗技术及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CTPA确诊的45例肺栓塞患者的资料,分别应用常规纵膈窗及常用调节窗、常规纵膈窗+调节窗观察肺栓塞的位置(段以上、段及段以下)及阳性血管数,以纵膈窗联合调节窗检出的肺栓塞作为金标准。比较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重建(VR)三种后处理技术对不同位置的肺动脉显示率,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段及段以下肺栓塞,单独使用调节窗的漏诊率低于单独使用纵膈窗,分别为3.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对段及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优于MIP及VR影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CT窗技术 后处理技术 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形放射治疗中锁骨区域与胸部区域射野衔接问题,以保证患者放疗时上段锁骨区域与下段胸部区域的剂量均匀衔接,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脊髓等部位的照射剂量。方法采用Pinnacle V9.2计划系统、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数据、6MV-X射线为患者制作三维适形计划,并计算三维剂量分布。将拟进行锁胸联合照射的NSCLC患者的计划靶区分为上段锁骨区域和下段胸部区域。其中上段区域采用野中野技术,上下相邻靶区采用单中心上下半野技术照射。结果利用上下半野技术结合上段锁骨区域添加野中野技术照射后,在治疗计划系统上观察CT重建后的层面剂量分布,可以发现上下部分照射野衔接处剂量均匀,无冷热点出现,而且危及部位如脊髓也受到了一定的保护。结论半野技术结合野中野技术可有效解决NSCLC患者上下衔接野间的剂量遗漏及重叠,满足NSCLC侵犯至锁骨上区域患者的放疗需求,临床实际使用中建议使用验证手段来保证该技术的可靠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半野技术 野中野技术 照射野衔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 免疫组化技术、常规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1 例)和观察组( 31 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满意率以及相关诊断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满意率( 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结果满意率( 65.00 %);对照组患者心理顾虑( 68.18±3.46)评分、生理问题( 69.74±5.32)评分、信任感( 72.94±5.80)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心理顾虑( 88.72±4.28)评分、生理问题( 89.71±7.10)评分、信任感( 93.16±10.84)。 结论:在肿瘤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常规技术 肿瘤病理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斜方韧带、锥状韧带和肩锁韧带技术与Endobutton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自2010年2月到2016年8月,我们对1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治疗,其中8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斜方韧带、锥状韧带和肩锁韧带上下两部分,另8例采用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随访调查患者总体满意度,观察患肩外形,测量肩关节活动度,摄X线片评价肩锁关节复位维持情况,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DASH评分评价肩关节和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了解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4~60个月,平均48.8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很满意或满意,肩关节外形正常。同种异体肌腱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5±5.2,DASH评分为2.1±2.6,VAS评分为0.4±1.1;Endobutton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92.8±3.7,DASH评分为2.2±2.0,VAS评分为0.3±0.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韧带技术与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而同种异体肌腱更接近生物力学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同种异体肌腱 韧带重建 Endobutton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探讨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放射科提升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对医院内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放射科业务水平和能力进行 细化考核 , 采取 实际操作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和应用 的手段 进行 业务能力考核 ,将放射科从业 医技 人员平均分为自主训练组和专业培训组,自主训练组通过日常放射科器械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身放射影像拍摄质量以及精确度,每日进行总结并定期维护设备。专业培训组通过专业团队对组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自主训练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放射器械的运行、保养以及临床影像学知识教学,从而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自主训练组在一年的训练后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8.7 分,而专业培训组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9.6 分,显著高于自主训练组。 结论 医院放射科业务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效果明显,影像诊断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放射科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对医院内放射科从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维修保养培训以及影像诊断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

  • 标签: 放射科 专业技术 影像学 业务技术水平 诊断学分析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3D-ASL)与多 b值 ( b=1000s/mm2、 b=2000s/mm2、 b=3000s/mm2 )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实验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 月期间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 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 4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不同,将其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 (WH0 I级 5例、 II级 14例 )和高级别胶瘤组 (WH0 III级 8 例、 IV级 15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术前应用 3.0T MRI进行常规 MR平扫、三种 b值 DWI、 3D-ASL及增强检查,通过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 ,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脑血流量 (CBF)值、表观扩散系数 (ADC B= 1000、 ADC B= 2000、 ADC B= 3000)值以及对侧正常脑实质区的 CBF值、 ADC 值,然后将二者分别相除得到 rCBF值及 rADC值,将上述影像学检查所得数据与肿瘤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 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1 )高级别胶质瘤组的 CBF值、 rCBF值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胶质瘤病理级别的高低与其肿瘤实质 CBF值、 rCBF值的大小呈高度正相关性,并以 rCBF值的相关性最高 (r=0.818, 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持续牵张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不同部位深度创面患者20例,其中外伤10例,压疮7例,感染创面3例。根据创面情况实施清创术后应用皮肤持续牵张联合VSD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创面愈合质量。结果20例患者经皮肤持续牵张与VSD治疗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无愈合不良或不愈合。创面大小为2 cm×2 cm~3 cm×4 cm的5例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0 d,创面大小为5 cm×5 cm~8 cm×10 cm的8例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2 d,创面大小为10 cm×15 cm~15 cm×20 cm的7例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0 d。创面愈合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平均为3.8分。结论应用皮肤持续牵张技术与VSD技术联合治疗深度创面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引流术 皮肤牵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如何提高 CT 辐射预防技术 。利用先进的 CT 扫描方法和原理对 CT 技术进行操作,从而有效的降低辐射对患者的危害,让 CT 检查的效果达到最佳。当然在实际的 CT 检测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医生还要合理控制 CT 使用的计量,让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影响降低,让其在临床上具有更加有效的使用。

  • 标签: CT 辐射 预防 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眶肿瘤不仅损害患者容貌,还损伤视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眼眶组织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且与视觉器官联系紧密等原因,该部位肿瘤的治疗较其他部位呈现出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肿瘤的经典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是大部分眼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且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改良,其现已朝着微创的方向发展。化学药物治疗多应用于晚期肿瘤或侵犯程度广泛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且随着给药方式和方案的改进,正朝着高效和低不良反应的方向发展。放射治疗则多用于手术难以完整切除和易复发的难治性肿瘤,且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已实现了安全和精准化治疗。除了经典的治疗方法外,针对致癌位点在分子水平上的靶向治疗也成为眼眶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眼眶肿瘤在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的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眼眶肿瘤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气道廓清技术能帮助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咳嗽无力和(或)存在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的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气道通畅。气道廓清技术种类较多,应根据患儿的基础疾病、年龄及配合程度进行个体化选择。本文将气道廓清技术在儿童囊性纤维化、慢性化脓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神经肌肉疾病、肺不张、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作者: 范林 高芳 付贞 熊艳 兰佳男 叶啟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滨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滨州 25661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13
  • 简介:摘要为缓解供肝短缺、降低肝移植等待患者名单的死亡率,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边缘供肝,如脂肪变性供肝。脂肪供肝耐受力差,常导致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早期功能不良、移植后血管和胆道并发症。部分研究表明,在严格筛选受者的前提下,中度和重度大泡型脂肪供肝可用于移植。本文主要总结各项技术,如静脉系统氧合、低温携氧灌注、亚常温机械灌注、常温机械灌注脂肪供肝保存效果,提升供肝质量以及脂肪变性供肝移植前景。

  • 标签: 肝移植 脂肪供肝 保存方式 机械灌注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乳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近十余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射频消融治疗乳腺肿瘤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流程,如适应证、禁忌证、引导方式、消融工具、消融时间、疗效评价等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消融技术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等温扩增技术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的一类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基于该技术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在临床与科研等方面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交叉引物扩增、链替代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的等温扩增和滚环扩增等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核酸扩增技术 重组酶类 DNA解旋酶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瓷贴面由于具有微创、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口腔美学微创修复的主流技术之一。粘接是保证贴面固位、边缘封闭,并影响修复体临床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瓷贴面粘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化该技术的临床操作流程,以提高瓷贴面的长期修复成功率,促进瓷贴面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美学,牙科 贴面 粘接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微量标本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极少量眼内液标本可同时提供多种重要的眼内微环境信息,为多种疾病的诊断、监测和随访提供重要的定性和定量依据。为规范眼内液标本的采集过程,明确各种眼内液检测手段的实用价值及眼内液检测本身在眼科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本文介绍了房水和玻璃体标本的采集方法和要点以及多种常用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讨论了眼内液检测的总体原则,以期为眼科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13-317)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