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长儿童健康评估的重要指标,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医生,尤其是儿童保健医生的重要工作。生长速率的评估对于家长和儿童来说是最经济且无副作用的方法,其能够直观地反映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并能提前预警可能存在于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非理想状况,以便儿童保健医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故其作为可靠且易得的临床依据,被广泛地应用于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生长速率 儿童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市城区儿童体格发育的具体情况,分析干扰儿童不良发育的有关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所以本市城区3594名儿童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的对象,对以上儿童实施各项体格发育指标检测及数据统计,并采取综合调查法评估所得数据,以得出具体调查结论。结果经评估,3岁组的男童、女童体格检测指标值比较,没有较大差异(P>0.05)。4岁组、5岁组、6-7岁组的男童、女童体格检测指标值比较,男童都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全部儿童中,体重、身高达到常规标准的分别占比76.02%、79.97%;出现超重(或肥胖)的共有157名,占比4.37%,发育状况不佳的共有13名,占比0.36%。结论儿童家长及幼儿托管机构应积极加强饮食方面的干预力度,减少儿童人群体格发育问题的出现几率。

  • 标签: 儿童群体 体格发育 评估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开展超早期综合干预对患儿早期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早产儿门诊随访,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6月龄时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6月龄时的早期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言语能外,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应物能、应人能等各项智能发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晚期早产儿 超早期综合干预 早期智能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上应用儿科保健在早产儿智力与体格发育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观察。方法:于本院选择198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早产儿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早产儿行儿科保健干预,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智力、体格、精神及运动等发育情况;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患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的发育商与体格发育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的精神及运动发育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的肺损伤、呼吸道感染及贫血等患病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及时对早产儿进行安全可靠的儿科保健干预,可有效加强儿童体格、精神及智力的发育,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早产儿 儿童保健 智力 体格
  • 简介:目的探讨超重及肥胖儿童代谢紊乱对早期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超重肥胖患儿53例为超重肥胖组,体质量正常儿童29例为对照组,测量2组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及血肌酐,留24h尿测尿肌酐和微量白蛋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结果超重肥胖组微量白蛋白[分别为(7.39±2.11)g/Lvs(4.13±1.29)g/L]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126.36±67.24)ml/(min·1.73m^2)VS(83.27±8.76)ml/(min·1.73m^2)]明显高于对照组,ALB与体质指数、收缩压及总胆固醇呈正相关;GFR与体质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且ALB与GFR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童超重肥胖导致了早期肾脏功能的改变,其改变与肥胖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 标签: 肥胖 儿童 肥胖相关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则针对目前科学研究儿童保健对于婴幼儿健康成长发展究竟能达到起多大促进作用的几个方面问题出发,利用科学实验法数据来对其进行理论说明,对所分析得到的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理论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入住本院接受儿童保健护理的儿童,分为保健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保健组儿童发育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保健组出现营养性疾病的儿童大大少于对照组。结论能够科学的进行儿童健康保健对于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以及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疗法在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筛选70例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加强早期干预。随访1年后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早期干预采用推拿疗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推拿疗法 运动发育迟缓 患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联合用于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n=40)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0)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7.50%更高(P<0.05)。结论:对发育迟缓患儿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 标签: 小儿发育迟缓 运动疗法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儿童智力障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32例0~6岁智力障碍患儿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到院进行体检的100例0~6岁健康小儿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以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评定,并统计对比评定结果。结果:组间对比,观察组患儿DQ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智力障碍诊断中,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儿童智力障碍诊断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基层婴幼儿行为发育阶段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干预的作用及影响。方法: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52名体检婴幼儿选入,随机分配,常规教育指导用于对照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用于观察组,干预作用分析。结果:婴幼儿行为发育情况,组间显示观察组良好(P<0.05)。结论:婴幼儿行为发育期间应用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方式对其进行干预,有助于其行为发育,干预作用显著。

  • 标签: 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婴幼儿 行为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矫治儿童错牙合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儿中选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家长选择不治疗观察的2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治疗的26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不采取早期矫正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治疗,观察患儿矫治时间、治疗时长及牙周健康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倾斜牙矫正时间、转位牙矫正时间及治疗时长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童错牙合 早期矫正 倾斜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把2020.1-2023.1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从该时间范围内选取到本科室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40例进行研究,通过红篮球分组方法实施分组,研究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方法)与常规组(常规治疗方法),每组20例。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身高、骨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IGF-1、Igfbp-3,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身高、骨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概率1例(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儿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而且能够提升患儿身高和骨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上应用积极推广。

  • 标签: 重组人生长激素 儿童 特发性矮小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儿童性早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5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50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孩,再选取同时段50例正常发育女孩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之间的IGF-1差异。结果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的IGF-1水平为(362.45±109.45)ng/mL、(231.58±81.63)ng/mL和(221.58±86.95)ng/mL,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的IGF-1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 简介:目的研究孤独症患儿早期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孤独症患儿,依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中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6例,对照组患儿中轻度8例、中度8例、重度14例,观察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病情发展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孤独症 家庭护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PICU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对象选入于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本院接诊的80例PICU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情评估,研究组采取PEWS评估病情。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病情评估时间、住 PICU 时间、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病情评估时间及住P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会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PICU患儿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病情评估 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于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儿童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80例,起始时间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2022年12月份,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常规治疗,乙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生长速率、预测身高,以及骨龄。结果:乙组患儿的各项水平好于甲组,P

  • 标签: 重组人 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儿童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儿童健康是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儿童早期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其影响会延续到成年期,甚至终身。儿童最主要的看护人(广义上指“家庭成员”),对儿童长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所有家庭都需要得到帮助,从而来学习如何更好地带孩子,如何敏锐地发现并且有效地应对孩子的需求。保障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此早期发展综合指导工作是儿保门诊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将通过综述目前国内外早期发展综合指导工作模式,进一步为儿保医生开展早期发展综合指导工作提供循证支持。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期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儿科门诊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100例42d足月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保健,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保健效果。结果对照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评价分剐为(95.12±4.32)、(100.32±4.89)、(106.32±4.72);观察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评价为(99.02±5.76)、(107.12±5.76)、(114.35±6.43)。对照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价为(92.76±3.87)、(98.78±4.61)、(102.12±4.12);观察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价为(97.43±4.56)、(104.89±4.12)、(110.65±5.12)。结论对婴幼儿进行发育和行为进行早期预见性保健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婴幼儿的行为、发育偏差,促进其智力、体格正常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婴幼儿发育 婴幼儿行为 预见性保健指导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寿区江南街道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保健干预措施。方法:调查人员利用自制的体格发育调查表对2019年-2021年663例长寿区江南街道0-6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依据结果提出相应的保健干预措施。结果:2019年-2021年,儿童的体格发育达标率不断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长寿区江南街道 0-6岁儿童 体格发育情况 保健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发展护理干预在儿童保健领域的实施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调取时间段为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收集的8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40例儿童。纳入对照组中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中儿童实施早期综合发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在智力发育情况以及常见疾病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儿童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97.15±1.29)分、(97.88±2.56)分、(98.32±1.47)分、(97.78±2.69)分、(98.86±1.4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观察期间各类常见疾病发生率为7.50%(3/40),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早期综合发展护理干预措施改进儿童保健内容,能够显著提升儿童智力发育水平,同时降低各类常见疾病发生率,整体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综合发展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