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3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65例患者口服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为对照组,65例患者口服维生素D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为观察组,治疗1周后随访1月,停药1周、1月时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停药1周、1月时复查,观察组患者阴道pH值、白带异常率、BV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维生素D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妊娠率低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及胎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C 乳酸杆菌制剂 妊娠期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报告1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女,6个月,因“头、颈、躯干水疱2月余,加重5天”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枕部、颈部、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红斑,大部分融合成片,部分表面糜烂,上覆少量褐色痂皮,未见明显渗液;胸、腹可见大小不等红斑、水疱、大疱,疱壁薄,疱液清澈,部分破裂形成糜烂,上见少量澄清液体,部分覆红褐色痂皮,尼氏征阴性,Darier征阳性。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棘细胞间海绵水肿形成,表皮见陈旧性水疱,疱内少许浆液性物质沉积,真皮浅、中层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小,细胞质呈蓝紫色。期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单一核细胞Giemsa(+)。诊断:肥大细胞增生症。

  • 标签: 大疱型 肥大细胞增生症 婴儿
  • 简介:目的:进一步认识2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类型及特点,以早期发现及诊断糖尿病,减少漏诊。方法:对我院门诊250例2糖尿病患者进行皮肤病变调查,对其中162例合并皮肤病变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皮肤病变者占64.8%,其中感染性皮肤病居首位,各种皮肤病变中位居前三的为甲真菌病38.9%,湿疹19.7%,瘙痒症14.8%。42.5%患者合并多种皮肤病变。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合并皮肤病变。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皮肤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做到对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皮肤病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检测点滴银屑病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水平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探讨链球菌感染与点滴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LR2mRNA表达。结果银屑病组ASO阳性率和TLR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ASO阳性者TLR2mRNA表达水平高于ASO阴性者(P〈0.05)。结论链球菌感染可能通过1u也基因表达上调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银屑病 TOLL样受体2 抗链球菌溶血素“O”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s)在寻常银屑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寻常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当P<0.05,FC>1.5时,血浆中差异miRNA共22个,其中17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结论:银屑病血浆中存在着表达差异的miRNA,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基因芯片 寻常型银屑病 微小RNA
  • 简介:目的观察总结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关键词对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近年来国内穴位埋线治疗寻常银屑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近年来穴位埋线在寻常银屑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疗法容易操作,创伤较小、治疗时间短,同时体现出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穴位埋线在治疗寻常银屑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穴位埋线 银屑病 应用进展 综述
  • 简介:目的:评价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寻常银屑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等国内大型数据库,纳入以阿维A结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治疗组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3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2108例患者,RevMan偏倚风险评价显示文献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显示与单纯阿维A治疗相比,阿维A结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有效率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RR=1.10,95%CI(1.04,1.16),P〈0.01];在显效率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RR=1.34,95%CI(1.20,1.51),P〈0.01];在改善PASI评分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MD=-2.35,95%CI(-3.64,-1.06),P〈0.01]。Begger检验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阿维A结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能是一种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有效疗法,但仍需要更高质量证据支持。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寻常型银屑病 阿维A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皮肤癣菌为嗜角质的丝状真菌,为人类最主要的浅部致病真菌,主要累及皮肤角质层、甲板、毛发等,可引起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多种疾病。此外,还可引起真皮、皮下组织甚至多脏器的深在性、侵袭性、播散性感染,尤其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多见,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本文将从皮肤癣菌引起深在感染的临床分、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皮肤癣菌 深在感染 临床分型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荆防颗粒治疗血虚风燥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采用荆防颗粒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后和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周后有效率为44%,4周后有效率达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为轻度稀便、腹泻、腹痛症状,未影响用药。结论荆防颗粒治疗血虚风燥皮肤瘙痒症远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荆防颗粒 皮肤瘙痒症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凉血活血胶囊治疗血热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组。结果凉血活血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皮损体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复方青黛胶囊,凉血活胶囊组总有效率为62.5%,虽优于复方青黛胶囊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凉血活血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皮肤瘙痒,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小便异常等临床伴随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复方青黛胶囊,结论凉血活血胶囊治疗血热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凉血活血胶囊 治疗 血热型银屑病 临床研究
  • 简介: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早期炎症性浸润,进而发展为皮肤及内脏纤维化。CREST是硬皮病的一种相对良性皮肤变异,特点为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功能异常、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CREST很少伴发肾小球肾炎。作者报道1例CREST患者发生肾小球肾炎,并在其血清中检出抗着丝点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MPO-ANCA 硬皮病 抗体阳性 伴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消敏颗粒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超敏反应及对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消敏颗粒抗Ⅰ超敏反应作用机制。方法检测耳异种被动皮肤超敏反应(PCA)小鼠耳A值;并对Ⅰ超敏反应致敏动物模型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运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测定组胺释放率;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5-羟色胺的积分。结果消敏颗粒各组PCA均明显减轻,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敏颗粒各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量均明显降低,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敏颗粒各组部分腹腔肥大细胞颗粒脱失,5-羟色胺表达减弱。对细胞进行综合积分可见,消敏颗粒各组均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敏颗粒能显著抑制小鼠异种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消敏颗粒可通过减少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其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发挥抗Ⅰ超敏反应作用。

  • 标签: 消敏颗粒 Ⅰ型超敏反应 作用机制
  • 简介:报告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Ⅲa1例。患者男,70岁。躯干部大片色素性皮疹70年。皮肤科专科查体:后腰背部右侧大片暗红色斑片,边缘逐渐移行为正常皮肤,压之褪色,部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符合鲜红斑痣表现;胸腹部、右后背上方和腰部后正中线左下侧可见淡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斑点,符合斑痣表现。本病一般不需治疗,鲜红斑痣和斑痣可采用红宝石或Q开关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 标签: 斑痣性 错构瘤 色素血管性
  • 简介:<正>INJUNE,2002,a58-year-oldmancametoourhospitalforpustulesofhispalmsandsoles.Halfayearearlier,erythemaappealedinbothhispalmsandsoleswithoutobviouscause,scales,painsoritches.Thengrain-sizedpustulesappearedwithoutdryingupandscabformation.

  • 标签: Ⅱ期梅毒疹 脓疱型 掌跖 ERYTHEMA 误诊误治 sized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主因全身红斑、风团伴瘙痒3d,于2013年1月17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3d前因双眼干涩自行口服明目地黄丸6g(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11021003,规格:6g×10袋),约6h后双侧臀部出现大片红斑、风团伴瘙痒,后逐渐泛发全身,自觉面部及口舌肿胀。无发热,无胸闷、气短,无腹痛、腹泻。遂就诊于外院急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

  • 标签: 明目地黄丸 药疹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