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医学应对问卷、造口生活质量量表,对151例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9.62±8.81)分,处于中等水平,50.3%的患者为高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避应对、文化程度、粪便泄漏散发臭味频率、面对应对方式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挑战,主动学习造口护理技能,更多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护理人员应更加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 标签: 肠造口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河北临城中学高中生考前心理应激水平和睡眠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核算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次问卷题目设置主要包括应激水平测试和睡眠状态指数测试,对影响考生考前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抽样访谈,将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平时状态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相对实用性的建议和缓解方式。使得考生考前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为其取得最佳成绩提供实际参考。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存在紧张心理,有51.83%的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状态,而3.66%的学生极度紧张,不利于考试的正常进行,另外16.46%的学生完全不紧张,说明这部分学生不在乎考试,学习效率不高。比较考生考前与正常情况下心理应激水平,结果显示考前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总分(23.01±1.94)分明显高于正常情况下(21.67±1.93)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考生考前与正常情况下睡眠状况,结果表明考生考前睡眠状态总分(6.95±3.4)分明显高于正常情况(6.16±4.98)分,表明考前学生睡眠状态较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甚至对自己不自信。与正常情况比较,考前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明显偏高,睡眠状态较差。因此,本文综合主观、客观、心理、生理等方面为高中生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应激水平 睡眠状态 河北临城中学 调查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31例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CVST患者分组为高Hcy及正常Hcy组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比较不同组之间血Hcy水平的差异及Hcy对CVST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①CVST组中Hcy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叶酸,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CVST患者组中高Hcy组与正常Hcy组预后比较,好转率高Hcy血症组低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CVST患者预后不佳。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静脉窦血栓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脊髓颈椎病的前路显微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脊髓颈椎病的手术经验。均经前路行手术治疗,其中显微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59例,内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2例,显微镜下减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24例。结果术后随访3~52个月,平均23个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2例,占96.5%,稳定3例,占3.5%。24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病人术后随访X-线平片显示:颈椎过曲、过伸运动及生理曲度良好,与自体椎体融合良好。结论对中央或神经根椎间盘突出病人经前路行显微减压术,减压更加充分,并可减少对脊髓的损伤;椎间植入人工椎间盘可保留部分脊柱运动功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椎间盘移位 颈椎 颈前路减压 Bryan人工椎间盘
  • 简介:糖原贮积病(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为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贮积所致的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酶缺陷不同,至少可分为12,以GSD1最常见,GSD1早期可继发显著的高脂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卒中风险。本文依据GSD1合并卒中的病例报告,探讨GSD1卒中发生的相关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GSD1患者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的高危人群;其二认为GSD1有显著高脂血症而卒中发病率小,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分别阐述。

  • 标签: 糖原贮积病1型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 简介: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较少,我院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收治2例颅鼻沟通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neuroblastomas,ONB),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嗅神经母细胞瘤 沟通型 文献报道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在伤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ASIA脊髓损伤评级和评分标准(AIS),分别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评判,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36例患者中,AIS的1例为A级(3%),17例为B级(47%),18例为C级(50%);出院时,13例(77%)的B级患者和15例(83%)的C级患者AIS评级得到改善;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分别由入院时的(20.60±9.78)、(86.30±10.35)增至(56.20±10.71)、(159.20±1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后早期手术治疗可在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治疗中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急性 成人 颈髓损伤 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有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小脑梗死灶的特征,探讨小脑梗死分与后循环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期间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具备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和血管造影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K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大血管病变组20例,小血管病变组15例,分析两组小脑梗死的分和后循环血管病变(包括狭窄或闭塞)的关系。结果(1)大血管病变组20例中,颅内血管(椎动脉颅内段或基底动脉)病变最多见(10例,50%),梗死类型多为分水岭梗死(7例,70%);其次为颅外血管合并颅内血管(椎动脉颅外段合并颅内段或基底动脉)病变(8例,40%),梗死灶多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的区域性梗死(7例,87.5%);单独颅外血管(椎动脉颅外段)病变最少见(2例,10%),梗死分布无明显倾向性。(2)4、血管病变组15例中,梗死灶亦多位于分水岭区(9例,60%)。结论由于小脑血液供应特点,小脑梗死中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梗死较区域性梗死更为常见。小梗死灶(直径≤2cm)可能存在后循环大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应予积极的治疗和干预,以防病情加重。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
  • 简介:当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确立之后,进一步确定其亚型将有助于治疗病因和评估预后;有利于更具针对性地进行二级预防;同时也有利于对临床试验中的患者进行分层,以便为个体化治疗提供详细的依据.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了解目前临床常用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分方法,以及TOAST(the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病因分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临床表现分中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分型方法 亚型 TOAST分型 缺血时间 影像学改变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20例脊髓颈椎病患者,共25个置换节段,其中单节段15例,双节段5例。应用JOA17分法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并作统计学检验。观察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与椎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假体所在椎间隙的活动度。结果所有病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病人术后症状有明显缓解,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2分。术后随访未见有假体松动、下沉和周围骨化融合,置换间隙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为(4.8±1.7)°。结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良好,能达到确切的稳定性和部分的活动度保留。

  • 标签: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Bryan假体
  • 简介:目的澄清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建立一种规范实用的分。方法对自1996年至2016年间作者诊治的2020例脊神经管畸形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结合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和手术治疗学知识,做出临床实用的脊神经管畸形分。结果脊神经管畸形被分为开放性脊柱裂、闭合性脊柱裂和尾部脊柱脊髓畸形三大类,包括脊髓脊膜膨出、单纯脊柱裂、终丝脊髓拴系、束带型脊髓拴系、脊髓脂肪瘤、脊椎皮窦、脊髓纵裂、椎管内肠源性囊肿、脊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隐性骶管内脊膜膨出、终末脊髓囊性膨出、骶前脊膜膨出、骶尾部畸胎瘤、Currarino综合征和骶神经发育不良,共16个病种。结论统一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规范分类标准,有利于经验总结和学术交流。本分类简明实用,可用于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 标签: 神经管畸形 脊柱裂 脊髓脊膜膨出 脊髓拴系综合征 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Ki-67抗原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年10月~2002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垂体腺瘤患者34例,采用MIB-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计算阳性细胞数和总细胞数,求出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数(Ki-67LI).结果Ki-67LI为0.10%~3.92%,平均(1.35±1.10)%.不同激素类型的垂体腺瘤Ki-67LI表达依次为催乳素腺瘤(1.70±1.06)%,生长激素腺瘤(1.18±0.07)%,无功能腺瘤(0.36±0.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例侵袭性腺瘤患者中4例位于高表达值区间(3.00%~3.92%),催乳素/生长激素混合性腺瘤3例,催乳素腺瘤1例;侵袭性腺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与非侵袭性腺瘤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Ki-67LI表达强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能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结论Ki-67抗原表达水平是评价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与垂体腺瘤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Ki-67LI对推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的预后是一项客观而准确的指标.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患者 KI-67抗原 表达水平 催乳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Aβ变量(Aβ40、Aβ42水平及其比值)在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对AD其诊断价值.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113例AD患者和205例不同年龄段健康者的血浆Aβ水平并分析其与AD临床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正常衰老过程中Aβ40和Aβ42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曲线.AD患者Aβ40水平显著高于与其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组(P=0.002),而Aβ42水平却显著低于后者(P<0.001),但在AD自然病程中Aβ变量没有明显改变.ROC分析表明:以aNC组Aβ比值的x+2s(15.9)为截断点时,其对AD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和96%.结论血浆Aβ变量呈现年龄和疾病相关性变化,其中Aβ比值有助于AD的临床诊断.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现测老年抑郁症患者使用舍曲林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患者组)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血清IL-6、TNF-α的水平并比较,并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6:(64.35±16.27)ng/L、TNF-a:(28.26±14.57)ng/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6:(30.81±10.71)ng/L,TNF-α:(17.74±10.18)ng/L(P<0.05).舍曲林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免疫学标志之一;舍曲林抗抑郁的同时降低血清IL-6、TNF-a水平.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细胞因子 舍曲林治疗
  • 简介:目的动态监测血清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p21(1incRNA-p21)表达水平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SAH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将10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AH手术组(63只)、假手术组(21只)和正常对照组(21只),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SAH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血清中lincRNA—p21水平,于预定时间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和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急性SAH组在2—18hlincRNA—p21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18—48h呈急剧上升趋势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而0~2h、48~72h和假手术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与lincRNA—p21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行为学(P=0.924)和脑组织含水量(P=0.224)均与lincRNA—p2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血清lincRNA—p2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潜在的生物学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但不能作为病情严重程度指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p21 血清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探讨它们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7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与72例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TG、TC、LDL—C、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BIL、DBIL、IBIL、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G、TC、LDL-C水平,TC/HDL—C比值升高,TBIL、DBIL、IBIL、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胆红素和脂质代谢紊乱,胆红素和脂质代谢紊乱参与了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 胆红素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 简介:痉挛性斜颈是神经科较为常见且难治的一组症候群。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Scott首先应用A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斜视后,该方法即被神经科采用治疗痉挛性斜颈。但治疗剂量及方法不尽相同,副作用亦屡有报道删。因此,为了探讨A肉毒杆菌毒素的合理应用剂量,使其既可产生良好疗效且又令副作用减少,笔者对我院2003年3月-2005年12月于门诊接受A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A型肉毒杆菌毒素 痉挛性斜颈 毒素治疗 临床探讨 局部注射治疗 SCOTT
  • 简介:目的:探讨失眠症不同证型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方法:将137例失眠患者按辨证分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5种证候类型,采集一般资料并采集心率变异性(HRV)频域分析法中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低高频功率比值(LF/HF),分析中医证HRV之间的差异。结果:LF方面,心虚胆怯组与肝郁化火组、痰热内扰组及心脾两虚组,阴虚火旺组与肝郁化火组及心脾两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HF方面,心虚胆怯组与其余四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LF/HF方面,阴虚火旺组与肝郁化火组、痰热内扰组及心脾两虚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证失眠症的心率变异性存在较大差异,心虚胆怯失眠患者迷走神经活动较强,心虚胆怯及阴虚火旺患者更容易出现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状态。

  • 标签: 失眠症 中医证候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急性运动性轴索GBS(AcutemotoraxonalformGuillain-Barresyndrome)的病因与前驱的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Cj)感染有密切关系,但确切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我国是GBs病前感染Cj的高发国家,国内急性运动性轴索GBS(即AMANGBS)病人血清显示抗体达峰值期的抗Cj抗体阳性率为91.4%[1].目前认为Cj感染和体液免疫与AMANGBS的发病密切相关.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AMANGBS免疫学及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GBS 免疫发病机制 感染 研究进展 急性运动 抗C
  • 简介:颅内脂肪肉瘤病例临床报道罕见,大兴医院近期收治一例发生于颅内的粘液脂肪肉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脂肪肉瘤 粘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