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7402,CN11-9301/R。本杂志将以电子期刊的形式,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推广报道消化肿瘤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指南、新技术;对消化肿瘤的病

  • 标签: 肿瘤杂志 音像出版社 电子期刊 人民卫生出版社 铜版纸印刷 网络平台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消化肿瘤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为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在载体形式上与纸质媒体互补。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根据学科发展,综合运用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推广报道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指南、新技术,对食管、胃肠、肝脏、胆道和胰腺等消化系统肿瘤的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向广大临床医生推广介绍消化肿瘤方面的知识。

  • 标签: 肿瘤杂志 学术电子期刊 肿瘤专业 多媒体手段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多媒体光盘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消化肿瘤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为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在载体形式上与纸质媒体互补。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根据学科发展,综合运用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推广报道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指南、新技术,对食管、胃肠、肝脏、

  • 标签: 肿瘤杂志 学术电子期刊 肿瘤专业 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为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消化肿瘤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根据学科发展,综合运用文字、语音、视频多方面的多媒体手段,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推广报道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指南、新技术,对食管、胃肠、肝脏、胆道和胰腺等消化系统肿瘤的病

  • 标签: 杂志电子版 消化肿瘤 电子版稿约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创刊于2008年9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7402,CN11-9301/R。本杂志将以电子期刊的形式,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推广报道消化肿瘤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指南、新技术;对消化肿瘤的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对一些影响力深远的学术会议进行深入报道;对最新发布的指南、共识、

  • 标签: 肿瘤杂志 音像出版社 电子期刊 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术会议 铜版纸印刷
  • 简介: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系统测定128例肺癌患者,26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itin,free—PSA,PSA,β-HCG及HGH)的水平。结果:肺癌组的芯片阳性率为82%(105/128),显著高于肺良性病组(15.38%,4/26)(P〈0.01);肺癌不同分期组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Ⅳ期肺癌组阳性率最高为79.28%(P〈0.01),不同分期之间CA199、CEA以及CA242血清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EA阳性率以腺癌组最高,但与其他组织学类型肺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SE阳性率以小细胞肺癌组最高(P〈0.01);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与多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病理类型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癌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椎螺钉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35~62岁,平均45.5岁.骨折部位包括:T116例,T1227例,L133例,L26例.其中T12、L1两节段60例,占83.3%.均为单节段爆裂骨折.AO分型:A1型36例,A2型10例,A3型21例,B1型5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B级3例,C级8例,D级13例,E级48例.按椎管阻塞面积分为IV°:椎管阻塞I°(〈1/4阻塞)13例,II°(1/4~1/2阻塞)45例,III°(1/2~3/4阻塞)10例,IV°(〉3/4阻塞)4例.采用经骨折椎钉直接复位的5步操作法进行复位.术后评估矢状面Cobb角、骨折椎前缘高度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骨块复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随访时间16-38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3.6周.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23.55°±7.80°恢复到术后的9.66°±5.81°;骨折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53.39%±9.80%提高到术后的82.36%±7.54%;骨折椎管面积比由术前44.6%±8%提高到术后的92.1%±6%.24例神经功能部分损害病例19例恢复正常,占79.2%.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平均(1.9±0.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平均(18.5±1.8).结论骨折椎螺钉直接复位5步操作法可提高复位质量,后期骨折稳定性维持满意.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其它系统恶性肿瘤,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细胞移位是相当多病理生理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越来越多地研究认为肿瘤细胞通过化学趋化因子及其相应受体介导的化学趋化机制调节其生长和转移,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中具有多方面作用,归纳为:①诱导白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调节免疫功能,尤其是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②引导肿瘤细胞迁移到特定部位;③调节血管生成;④直接活化肿瘤细胞,调控其恶性肿瘤相关的功能表现。近年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构成的生物轴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的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XCL12/CXCR4生物轴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关系密切,CXCL12的刺激促进CXCR4的表达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CXCR4持续高表达预示肿瘤的复发及预后不良;在CXCL12作用下,肿瘤细胞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亦显著增强,这些效应被CXCR4的抗体所拮抗。未来研究寄希望通过拮抗影响肿瘤转移的CXCL12与CXCR4等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来阻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将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

  • 标签: CXCL12 CXCR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假瘤是介于多发性硬化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之间的一类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部分病例影像学上有占位效应表现,易误诊为脑肿瘤。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进行报告,并就本病临床、影像学方面的表现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中枢神经肿瘤 炎性假瘤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比较Dynesys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组(32例)和多节段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ODI指数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0.5±5.7)%,多节段组(21.2±9.8)%;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2.2±4.3)%,多节段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9±1.3,多节段组3.2±1.4;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4±0.3,多节段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与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11.3±2.7)mm,多节段组(11.1±2.0)mm;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0.8±3.1)mm,多节段组(10.3±2.2)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4.3±2.4)°,多节段组(4.6±2.7)°;末次随访单节段组(4.8±2.2)°,多节段组(5.3±2.0)°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节段组(9.1±2.1)°,多节段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节段组(10.3±2.7)°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节段组大于多节段组(9.1±3.0)°(P<0.05)。结论单节段与多节段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由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于2008年9月创刊。本杂志将以电子期刊的形式,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推广报道消化肿瘤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指南、新技术;对消化肿瘤的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对一些影响力深远的学术会议进行深入报道;对最新发

  • 标签: 征稿函 杂志电子版 消化肿瘤
  • 简介:《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消化肿瘤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为多媒体光盘期刊(C9-ROM),在载体形式上与纸质媒体互补。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根据学科发展,综合运用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光盘和网络平台。

  • 标签: 消化肿瘤 电子版 杂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多媒体光盘 计划生育委员会
  • 简介:第七届亚太地区神经系统疾病多学科会议(Brain2010)将于2010年1月8日-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香港中文大学及两岸三地神经科学术大会联合主办,届时将邀请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专家与会并作学术报告。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亚太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抗癌协会 学术报告 专业委员会
  • 简介:背景和目的术前放/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复发风险,因而被推荐用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这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可能产生远期不良反应。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确定术前放/化疗对术后肛肠功能、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数据库,筛选有关接受术前放/化疗和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远期功能转归的相关研究文献。所有入选文献研究对象必须为术前放/化疗后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患者,研究指标包括远期肛肠功能、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结果最终入选25项研究,共6548例患者。大多数研究显示,术前放/化疗后,患者肛肠功能(14/18项)以及男性患者的性功能(9/10项)存在功能障碍。少数研究对女性的性功能障碍进行观察(4项)。荟萃分析表明,放疗患者更易出现大便失禁(RR=1.67,95%CI:1.36~2.05;P<0.0001)。此外,术前放/化疗后患者的直肠测压结果平均静息压力(加权平均差WMD=15.04,95%CI:0.77~29.31;P=0.04)以及最大收缩压力结果(加权平均差WMD=30.39,95%CI:21.48~39.3;P<0.0001)明显较差。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1,95%CI:0.74~2.72;P=0.3)。8项研究中有6项以及荟萃分析都表明,术前放/化疗对患者排尿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RR=1.05,95%CI:0.67~1.65;P=0.82)。结论尽管关注患者远期功能转归方面的高质量研究较为有限,但现有证据显示,术前放/化疗后进行TME手术对患者肛肠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远期功能 平均静息压力 肠功能 性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 加权平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5例856处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与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Mammotome微创手术成功率达100%。每个肿物的平均切除时间为15min,平均旋切次数18次,肿物长径(1.5±1.0)cm,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其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损伤小,美观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MAMMOTOME 微创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用于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17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单节段病变患者进行了后路椎板开窗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3岁。手术节段分布:L3/4间隙3例,L4/5间隙10例,L5/S1间隙4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术前及随访时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比及椎间活动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5.4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2.7,末次随访1.8±1.2;VAS腿痛评分:术前3.1±2.4,末次随访1.2±0.9。ODI指数:术前(39.4±17.3)%,末次随访(14.8±11.2)%。术前及随访时所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间高度比:术前2.5±1.2,随访时2.8±1.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活动度:术前(4.6±1.5)°,随访时(1.8±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内固定是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的一种早期疗效满意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vonHippel—Lindau病(VHI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7例VHLd患者进行CT、MRI、检查和手术治疗,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7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织细胞瘤,同时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瘤、肾囊肿等。4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显微手术全切除6例,痊愈出院;次全切除1例,术后1月死亡。结论: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VHIM的检查极其敏感,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应长期随访,并防止遗漏颅外病变。

  • 标签: von Hippel—Lindau病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手术 血管网织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