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可有效减少术后局部出血及渗血。

  • 标签: 止血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动脉鞘管拔除前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2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已同意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86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分别出现2例、9例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20.9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中仅2患者不满意,满意度95.34%,反观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不满意患者8例,满意度81.39%,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针对性,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术 股动脉鞘管 并发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外敷金黄膏治疗肿患者下肢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加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7d、治疗14d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

  • 标签: 股肿 金黄膏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外敷金黄膏治疗肿患者下肢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加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7d、治疗14d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

  • 标签: 股肿 金黄膏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致循环系统动态变化,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及行经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比不同手术患者BP、HR、ECG、SPO2动态变化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结果给予针对行的护理干预。结果 BP<90/60mmHg、BP<90/60mmHg两组拔除鞘管时发生率高于术中及术后;术中、拔除鞘管时、术后1小时,两组BP、HR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延长、QRS波延长、Q-T间期延长异常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均可导致循环系统动态发生变化,为了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应对BP、HR、ECG动态情况持续监测。加强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疼痛干预、预防血容量不足、术前指导、心理护理、急救等护理干预,以提升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经桡动脉术 经股动脉术 循环系统 护理干预
  • 简介:根据军地各级卫生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以医院感染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本院情况制定了一整套防护制度:将医院划分5个区域、规定了个人防护等级、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独立设置并制定了人员、物品流通程序,人员防护流通程序设定"三更""三脱"环节,物品流通程序分清洁物品流通和污染物品流通设三个环节,从院内传播途径上进行了全方位阻断,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得到了较好保护.

  • 标签: SARS 传染性非典肺型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综合性医院 预防 人流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置管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在危重症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对照组选择外周浅静脉(头皮或四肢静脉)留置针置管,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置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留置针留置的时间长(P〈0.01),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输注高渗透压、刺激性药物、输液时间长的危重症患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置管 危重症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中采用有效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4月开始,截至2019年4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性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中采用有效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的生理知识。

  • 标签: 女性药物流产 妇科炎症 有效护理措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中采用有效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中选取 100 例,研究时间从 2018 年 4 月开始,截至 2019 年 4 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性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 P<0.05 )。 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中采用有效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的生理知识。

  • 标签: 女性药物流产 妇科炎症 有效护理措施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观察及护理方案,以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方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1832例(研究组)与传统药物流产500例(对照组)对照。结果研究组清官率为12.7%,高于对照组的8.2%;研究组流产后出血量、持续时间、出血率、盆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01。结论药物流产失败者,当日行主动清官术,有利于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有助于药物流产的护理。

  • 标签: 药物流产 主动清宫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经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84例经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不良心理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 不良心理 护理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经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将158例患者按造影日单双号分两组,观察组82例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76例用人工按压与沙袋加压止血。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术后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舒适度高。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动脉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优于人工按压与沙袋加压止血。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股动脉 止血 动脉压迫止血器 人工按压 沙袋加压
  • 简介:目的比较经外周至中心静脉插管(PICC)与静脉穿刺插管(简称穿)的优缺点.方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ICC组一次成功率高于穿组(P<0.05),穿刺成功率、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操作时间PICC组(12.5min)少于穿组(23.5min)(P<0.05).导管留置时间及各种原因拔管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穿组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PICC组(P<0.05).结论PICC插管操作简捷、安全,但导管的应用受到肘部血管条件的限制.静脉穿刺插管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呼吸病患者的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缺点是容易导致感染.因此,PICC和静脉穿刺插管在呼吸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互补.

  • 标签: 呼吸科 中心静脉插管 股静脉插管 留置时间 操作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后康复护理中实施强化四头肌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60 例来我院接受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强化四头肌锻炼,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月板 股四头肌 关节镜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 1 月 -2021 年 12月收治的85 例行脑血管造影及术后血管封堵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桡动脉组(41例)和动脉组44例。观察两组临床诊断、患者仰卧等护理恢复。结果:两组经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游离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接受游离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前不良情绪评分、术后康复依从性评分、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术前对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护理之前无差异,护理之后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足踝部定量活动仪辅助踝泵运动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脊柱、骨盆、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及踝泵运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足踝部定量活动仪辅助进行踝泵运动,比较2组患者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运动后疼痛评分、静脉血流速度及峰速度。结果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52,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33,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73,P=0.436)。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静脉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27,P<0.001),观察组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759,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43,P=0.958)。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静脉血流峰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69,P<0.001),观察组静脉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静脉血流峰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458,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48,P=0.277)。结论足踝部定量活动仪辅助骨科术后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能减轻患者运动后疼痛,加快静脉血回流速度。

  • 标签: 足踝部定量活动仪 踝泵运动 疼痛评分 股静脉 血流速度 峰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前外侧皮瓣修复后予以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0,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n=20,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前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院2021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前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30例列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为2组,命为实验组,比对组,一组设定15例,比对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比对组之上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分析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①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况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股前肌皮瓣移植 修复 口腔癌 手术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桡动脉或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护理效果比较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60例为对象,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参照组实施经动脉穿刺,研究组应用经桡动脉穿刺,均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经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介入 并发症 经桡动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