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脑性瘫痪是儿科中最严重的身体残障,严重影响了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针对脑瘫的康复手段有很多种,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最前沿的治疗手段,其优势是趣味性和安全性。多项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改善上肢、平衡和步行等功能,还在神经可塑性上有了初步的研究,推动了康复治疗技术的完善。本文将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脑性瘫痪中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

  • 标签: 脑性瘫痪 虚拟现实 康复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科技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各大技术获得不断发展,而针对于混合现实技术来说,其正处在不断发展阶段,也正处在被各大领域不断应用的阶段,在骨科临床工作当中,混合现实技术具备非常大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空间,并且也具备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混合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价值,本篇文章将建立在针对于混合现实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混合现实技术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 标签: 混合现实技术 骨科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麻醉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到手麻科实习的72名麻醉护理方向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护理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采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92.40±2.78),操作成绩(95.36±2.91),对照组的理论成绩(85.67±3.39),操作成绩(86.89±3.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沉浸式 虚拟现实技术 麻醉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戒酒行为认知重建护理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认知重建理论,对戒酒患者进行个性化、沉浸式的认知干预,以提升戒酒效果。主要关注患者的酒精认知、诱因应对和行为反应,通过虚拟现实中的情境模拟和反馈机制,促使患者重建戒酒行为认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本研究拓展了戒酒护理实践的方法学,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的、个性化的认知重建途径。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戒酒 认知重建 个性化干预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老年痴呆患者,研究总例数1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5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实施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空白对照),将两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360.31±96.21)ng/L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175.21±40.11)ng/L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病情,从而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安全。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血浆&beta -内啡肽浓度 变化 意义
  • 简介:摘要: 现阶段,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彰显了中国实力,促进了我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宇航员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航天飞行时间延长对人体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航天飞行期间可能引发的医学问题及对策。

  • 标签: 航天飞行 人体生理变化 医学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驻训某部官兵血压变化,分析引起改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10月由低海拔地区(海拔645m)行进至高原(海拔4700m)执行任务的某部男性官兵60名为研究对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对官兵血压进行监测,探究不同时间点官兵的血压变化情况。将官兵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升高组和血压正常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总结官兵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时间点官兵SBP和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驻训时间延长,官兵SBP和DBP均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驻训4个月时SBP和DBP均高于1~3个月(P均<0.05)。血压升高组23例,血压正常组37例,经单因素X2检验,血压升高组年龄≥28岁、执行高原驻训任务次数≥2次、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均<0.05)。结论高原驻训官兵血压随驻训时间增加而增加,同时年龄、执行高原驻训任务次数、BMI和高血压病家族史均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压 高海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病病人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5月 间 收治的3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我院 收治的30例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样,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 ALP、 GGT、 DBIL、 TB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及 T3、 T4、 FT3、 FT4、 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 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临床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消瘦、腹泻、黄疸、多汗等症状表现,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切口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194例21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三组.A组69眼,为上方角巩缘大阶梯切口,切口长度为11mm弦长(约120°弧度);B组71眼,为上方巩角膜切口,切口长度为5.8mm弦长;C组72眼,为距角巩缘3mm的反眉弓形巩膜遂道切口,遂道宽度示为5.8mm.晶状体核处理:A组采用双手压迫法将核娩出,B、C组均以碎核器将晶状体核分为两半后再用晶状体圈匙捞出.三组均为同一术者并用同种人工晶状体及逢线,术后处理也基本一致.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查视力及应用角膜曲率计观察角膜散光变化.结果:术前A、B、C组平均角膜散光为0.81±0.33、0.84±0.30、0.79±0.29D.术后1周、1月、3月平均角膜散光度及裸眼远视力≥0.5的眼数分别是:A组:4.31±1.37、3.56±1.24、2.46±1.18D,36眼,49眼,60眼;B组:3.54±1.05D,3.03±1.03D,2.35±1.01D,42眼,55眼,65眼;C组:1.72±0.43D,1.36±0.41D,0.88±0.36D,56眼,61眼,70眼.经t及χ2检验,三组间以上二种参数分别进行比较,术后1周及1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时,A组及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巩膜遂道切口,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早产儿颅脑超声的动态变化。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健康早产儿36例。分别于生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行颅脑超声检查,数据经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差别。结果观察组第1天颅脑超声异常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7天颅脑超声异常率8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观察组第14天颅脑超声异常率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超声可作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力的依据。

  • 标签: 婴儿 早产 脑损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我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和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老年人多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加和尿失禁等下尿路症状,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既往多认为下尿路结构改变(梗阻)或是神经支配改变是为老年人排尿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

  • 标签: 结构改变 功能变化 下尿路症状 老化 膀胱 全球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和探讨早期急性骨髓炎软组织X线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资料完整的35例早期急性骨髓炎的软组织X线变化。结果归纳成六条X线征象,其中第Ⅲ条征象较具有特征性,但不具有唯一性。结论正确认识和掌握早期急性骨髓炎的软组织X线变化,对早期诊治、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 标签: 早期急性骨髓炎 软组织变化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温速率制备方法对冰冻血小板凝血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优降温速率。方法收集16例健康捐血者200ml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按照不同冷冻速率(A组1℃/min、B组10℃/min、C组20℃/min)冰冻血小板,储存1周后复温,测定血小板凝血质量,与对照组(新鲜血小板)及(D组)非程序降温组比较。结果A、B、C、D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小板计数、回收率及聚集率均明显高于A、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CD42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凝血质量受降温速率影响比较大,10℃/min为最优降温速率。

  • 标签: 降温速率 冰冻血小板 凝血质量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护理是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专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与素养存在不足,无法达到专业能力要求。本文对临床医学与护理教学特性进行分析,找出教学难点并提出全程医学教学策略。希望此次研究能够对全程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全程教学模式 医学教学 创新策略
  • 简介:目的:观察B型钠尿肽在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两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中的水平变化。方法43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和44名脑梗死患者为两个实验组,46名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液中B型钠尿肽浓度,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组的BNP为(27.95±11.38)pg/ml,脑梗死组的BNP为(124.12±108.92)pg/ml,两组比较,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BNP为(8.09±3.95)pg/ml,两实验组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脑梗死患者增高更明显。

  • 标签: B型钠尿肽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