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收治的255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月、10~12月两个时间段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儿童、青少年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危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民、学生等职业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应继续提高流行性感冒监测力度,大力宣传相关预防控制知识,并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降低疾病发病率。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当前,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主要手段是采取行为干预,其内容包括有措施、形式、对象、原则等。最近几年,我国通过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全面开展行为干预措施,主动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的成效。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充分认识到增强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要严格执行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的开展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活动,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分类采取相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

  • 标签: 行为干预 预防控制 艾滋病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2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病人根据血压及身体情况给予两种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102例病人在对照组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获得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降压药物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按照质量控制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64例,按盲选原则均分成实验组32例,按照质量控制路径护理,对照组32例,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暂无出血征象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暂无血征象时间为(12.01±1.04)h,对照组为(31.67±1.78)h。在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上,观察组为(26.21±1.25)h,对照组为(40.11±1.56)h,比较可见两组时间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抢救成功率、病例书写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上,比较可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遵照质量控制路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抢救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

  • 标签: 质量控制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护理管理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32例,收集新生儿病房感染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开展护理管理后,我院发生患儿感染3例,约占1.29%。结论在新生儿病房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控制感染,可使得病房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保证新生儿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预防 医院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2016年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流行腮腺炎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腮腺炎的流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5.52%和34.48%,16岁及以下年龄的患者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其所占比例高达87.07%。结论依据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应用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染源、阻断其传播途径,最终有效控制该疾病的流行。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控制情况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18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4.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0.7%),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6月接诊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质量控制,选取2016年7-12月接诊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感染、热源反应发生率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评估结果。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8.00%,热源反应发生率为23.00%,实验组感染率为1.00%,热源反应发生率为1.00%(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质量比较(73.08±10.22VS90.48±14.40),患者满意度比较(81.25±6.31VS95.36±2.84)(P<0.05)。结论通过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可实现质量控制效果的提升,且达到较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 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和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 家属参与 护理干预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和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该院500例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组均为2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生活质量良好占较大比例,显著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可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哮喘控制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社区延续护理干预 哮喘 生活质量 哮喘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在卫生检验工作中,卫生理化检验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加快了世贸发展速度,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卫生理化检验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国际形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三个方面对卫生理化检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任务和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理化检验 疾病预防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接诊的200例医院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未经过微生物检验,盲目性控制感染,医护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结合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率91%,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率77%,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测法应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其检测结果可以为医务人员的治疗提供准备的参考依据,实现对感染的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控制 应用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病房重症患者22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ICU病房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感染率以及感染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以及导管类感染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采取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应用于临床ICU护理。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重症 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的FPG、2hPG、HbA1c指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2型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4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开颅去骨瓣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快速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66.67%较对照组的42.11%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

  • 标签: 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手术室接诊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术完成后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统计感染人数,两组之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在感染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感染情况发生率6.67%,对照组患者感染情况发生率13.33%,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损伤控制性外科的相关理论及适应症范围,设计研究对于严重腹部创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严重腹部创伤的护理流程。方法对应行损害控制手术方案的患者,按照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制定围手术期各治疗阶段的护理流程。结论实践证明,对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针对各个阶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强监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护理措施为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 标签: 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控制以及对生存质量。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参与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00例支气管哮喘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控制情况,并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均得到控制,而且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确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抑郁情绪 生存质量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H7N9在人群中的感染以及隔离、控制、治疗措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感染疾病医疗水平,思考H7N9疾病治疗过程中碰到的护理、管理、疾控问题,从而提升我国医疗事业的传染病控制能力。方法对文山州流感监测实验室以及其哨点医院的H7N9确诊患者的隔离、监控、传染控制方法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控制隔离措施,不仅可以对H7N9d等严重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还能总结、提升当今的传染病控制质量。结论H7N9的有效疾控,需要我们从医疗、市场、预防以及预防宣讲等方面入手,方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 标签: H7N9禽流感 预防控制 疾病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