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状况,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饮食营养护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综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内部控制与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经济医疗体制的健全,医院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科技的步伐,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为了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医院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过程的控制,完善财务内部管理体系,建立并健全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推动医院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医院 财务管理 制度 内部控制 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2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室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程度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感染为63.39%,中度感染为23.22%,重度感染为13.39%,对照组分别为32.14%、40.18%和27.68%,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为89.29%,对照组为78.57%,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感染程度,提高了感染控制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控制 临床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大庆油田总医院接诊的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院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两小时血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依从性和健康意识的比较上也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血糖状况,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与健康意识。

  • 标签: 持续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措施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血液标本检验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流程,就其操作程序而言,仅有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否则将会对血液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使其准确性大打折扣。本文以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其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标本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平果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报告的手足口病儿童病例3868例,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0-3岁手足口病发生率为70.94%,3-6岁发病率为26.40%,6-10岁发病率为2.66%,以0-3岁发病率最高;一季度发病率为14.22%,二季度发病率为60.91%,三季度发病率为7.47%,四季度发病率为17.40%,以二季度发病率最高;平果县所在地区以马头镇手足口病疫情最为严重,占全县总数的32.60%。结论0-3岁儿童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且春季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必要的预防控制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心率控制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如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在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时,保证患者的心率不受影响。实验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在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同时,还能预防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有效控制患者心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心率对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否有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使用控制心率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对心率没有影响的硝酸酯类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通过使用控制患者心率的药物比使用不影响患者心率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由此可见,心率在控制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率 冠心病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采取急诊分诊管理带来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130名,将其随机分为各为65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对第一组的患者不采取急诊分诊管理,设为对照组;对第二组的患者采取急诊分诊管理,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数据情况。结果第一护理质量分数方面。实验组急诊患者的分数是(96.8±2.7)分,而对照组急诊患者的分数只有(81.5±3.2)分。第二对治疗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急诊患者的总满意率达到了96.90%,高于只有83.0%的对照组急诊患者。结论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取急诊分诊管理的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数和对治疗的满意度,从而带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诊分诊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安全体系对于提高设备使用价值,保障临床安全使用的意义。方法:归纳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计划及检测方法,统计2013-2016年输液泵和注射泵日常报修数量走势,将近2年注射泵维修按送修原因进行分类,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降低设备日常故障率,尤其是由于设备自身老化所致的故障,但对医护人员误操作和人为损坏所致的日常报修无明显改善效果。结论:医院应着重从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方面进行管理,全力保障临床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输液泵 注射泵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放射科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总结临床相关经验。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实施科学的放射科质量管理,持续1年施加后评价其临床情况,同时和往年放射科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效果。结果2016年间实施科学的放射科质量管理,其诊断符合率、甲片率明显较高,放射科检查数量增多,但是患者投诉量减少。结论实施科学的放射科质量管理能够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水平,同时获得高质量的影像学资料,减少患者的投诉情况,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基层医院 放射科 质量控制 方法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专职化管理在导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01月01日~2016年9月30日住院部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40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0例(PICC专职化管理),对照组---200例(PICC常规管理);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PICC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成功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采用PICC专职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节省人力,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专职化管理 导管质量控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随机本社区记录的糖尿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记录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教育前,P<0.05;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评价及格率99.06%显著高于教育前79.25%,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利于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感染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是10.42%,低于对照组27.08%,护理总满意度是93.75%,优于对照组77.08%,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呼吸内科实施预防性护理具有较好的感染控制效果,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感染控制
  • 简介:目的研究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该院手术室于2015年8月—2016年4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此时间段收治患者49例,作为常规组,该院手术室于2016年5月—2017年2月间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此阶段收治患者49例,作为干预组,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4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例数为8例(16.33%),干预组发生术后感染例数为2例(4.08%),干预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器械准备、体位协助、体征监测及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细节护理 医院感染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和2016年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医院感染监测结果作为分析研究资料分析比较。结果对急诊科持续质量改进施行后,医院感染率由2015年的6.54%降低到了3.01%,环境卫生学检测的合格率由2015年的96.03%提高到了2016年的99.5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中作用具有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以及细菌菌落数和仪器物品、手消毒情况,总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治理对于控制医院内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对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以来在进行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之后对于院内感染情况控制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记录,同时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中为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治理管理中的感染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开展消毒中心护理治理控制之后能够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可以全面的进行院内感染的控制和管理,对于预防感染具备非常高的实用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预防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室湿包常见原因及控制方法。方法比较供应室中物品摆放的不同、冷却时间和湿包数的关系。结果湿包、灭菌器蒸汽压力、干燥时间之间都有直接的关系。物品干燥的程度和炉内冷却的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不应该随意的将炉内冷却的时间缩短。结论湿包和灭菌冷却的时间、蒸汽压力、干燥时间有直接的联系,因为物品干燥的程度和炉内冷却的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不应随意将炉内冷却时间缩短。

  • 标签: 供应室 湿包 原因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检验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获取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份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检验标本系列资料于临床展开回顾性分析;针对表现为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所占有的百分比进行准确计算,并且对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加以分析,并且研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在该次研究的10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最终表现出样本不合格的标本239份,百分比为23.90%;不合格样本中包括水样样本、血样样本和一次性样本,其中水样样本168份,占所有不合格样本的70.29%,血样样本31份,占所有不合格样本的12.97%,一次性样本40例,占所有不合格样本的16.74%。因为采集样本过程中未规范操作、出现了送检不及时的现象以及标本污染的现象均会导致最终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结论存在诸多因素会造成最终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现象,对此在对微生物标本进行采集、标本运输以及标本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到满足要求规范,进而将出现不合格标本的概率显著降低,为后期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原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肩部控制训练 脑卒中 肩痛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控制医院感染中手术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并自愿接受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和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自愿接受手术室加强控制医院院感护理管理模式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进行手术室加强的护理管理前后的院感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且,研究组患者的院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显著提高,在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方面的力度大大的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