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穿孔缝合手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急性胃穿孔患者84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成缝合组42例,利用单纯穿孔缝合手术实施治疗,切除组42例,选择胃大部分切除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缝合组总有效率为92.86%,切除组总有效率80.95%;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切除组;缝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切除组为16.67%;缝合组复发率为19.05%,切除组为2.38%。结论急性胃穿孔应用单纯穿孔缝合手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各有优缺点,临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单纯穿孔缝合手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对产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产妇3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50例。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行皮内连续缝合,对照组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再行皮内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d、3d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术前高,而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产妇术后康复。

  • 标签: 腹部横切口 产后康复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包皮环切术应用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9例包皮过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来院就诊人员。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三组,各23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C组采用套扎环包皮环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水肿人数,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不具备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平分为(1.4±0.1)分,术后一周为(0.7±0.3)分,均低于B组、C组。A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7.3±2.1)min,与C组比较P>0.05;A组患者水肿人数3例,少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1.3%,B组、C组分别为56.5%、65.2%,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套扎环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取常规止血法进行止血治疗,乙组采取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甲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甲组患者,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显著低于甲组的18.18%,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突出,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欣母沛 B-Lynch缝合术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治疗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切除,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切除一期缝合,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具有操作简便、微创、术后恢复迅速等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严重性产后出血产妇联合应用球囊压迫宫腔以及子宫B-Lynch缝合术的止血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压迫与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产妇单独采取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30%,较对照组的89.19%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同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41%,对照组为16.22%(P<0.05)。结论对于严重性产后出血产妇联合采取球囊压迫宫腔和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降低产妇出血量和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严重产后出血 球囊压迫宫腔 子宫B-Lynch缝合术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组患者实施一期缝合,T管引流组患者实施T管引流。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手术指标方面,一期缝合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高淀粉酶血症患者10例,胆漏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79%,T管引流组高淀粉酶血症患者16例,胆漏患者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29%。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术后实施一期缝合的效果比T管引流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取石术 胆管一期缝合 T管引流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电凝和卵巢缝合对卵巢功能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4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电凝止血,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卵巢缝合止血,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此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情况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后可见差异,对照组对于患者的FSH和E2影响较大,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AFC、LH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电凝和卵巢缝合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发现,卵巢缝合止血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电凝止血 卵巢缝合止血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术中不同方式止血(缝合、双极电凝)影响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机体性激素、卵巢功能的具体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卵巢良性肿瘤的60例患者(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缝合组与双极电凝组,每组各30例。其中缝合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缝合的方法,而双极电凝组患者则在手术的过程中采取双极电凝的方法。结果双极电凝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缝合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缝合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以及窦状卵泡数目等情况显著优于双极电凝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止血方法更具优势,在手术中医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止血方法。

  • 标签: 止血 缝合 双极电凝 性激素 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