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吻(缝)合器的应用是外科手术学的一大飞跃。时至今日,吻(缝)合器在消化道外科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几乎所有的胃肠吻合都可以使用吻(缝)合器进行吻合和缝合。在胃肠的外科治疗中吻(缝)合器更是为手术提供了方便,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组织损伤出血和手术感染机会,加快了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胃肠吻合器 缝合器 外科手术学 组织损伤 消化道外科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术中的护理要点,探讨其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6年3月~8月期间收治的88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15.91%)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0.91%>81.82%)相对更高(P<0.05)。结论从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把握护理要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治疗风险。

  • 标签: 急诊 外伤清创缝合术 护理
  • 简介: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对于直径1—1.5cm的切口,为防止疝发生,通常需要缝合腹膜及鞘膜层。由于切口较小和(或)患者腹壁较厚及内脏涌向切口,显露腹膜及鞘膜会比较困难,操作也不太方便。为此,我们在2004年10月自制了腹腔镜手术切口缝合拉钩,解决了缝合腹腔镜手术切口费时费力的问题,也确保了缝合的安全。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220例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切口缝合 拉钩 手术中应用 手术结束 手术切口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接受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02至2022-03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均接受清创缝合术治疗,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则命名为观察组,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不同效果。结果 护理有效率,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钉缝合与皮内缝合两种缝合方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2021.9.1至2022.9.1间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将其分别分为皮肤钉缝合、皮内缝合A、B两组,每组各49例,分别比较A、B两组手术效果(缝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肿胀程度、深静脉血栓发生率(DVT)。结果:A、B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术后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采用皮内缝合术后常规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患者术后活动度、降低疼痛程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 标签: 皮肤钉缝合 皮内缝合 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恢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方法的相关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取2022年1月份到2022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并且符合条件的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100例产妇进行研究,采取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每组患者各50例。对于对照组的50名产妇来讲,采取传统的羊肠线间断或者是连续缝合会阴各层、利用丝线缝合产妇的会阴皮肤,在4~5天内进行拆线处理。对于实验组的50名产妇来讲,则采取吸收线连接缝合的方法,缝合产妇的会阴各层,并且在皮肤缝合的过程中也采取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方法,对于实验组的50名产妇不需要进行拆线处理。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产妇在伤口的缝合耗时量、会阴伤口的感染概率、患者的伤口出血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产妇进行会阴侧切伤口缝合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羊肠线缝合方法,通过采取皮内缝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缩短产妇的缝合时间,并且还能够帮助产妇减少会阴伤口的出血量、减少产妇的会阴伤口感染概率。所以会阴侧切伤口采取皮内缝合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会阴 侧切 伤口 缝合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了在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以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来进行处理,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展开严密的观察。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止血情况,发现观察组之中的效果更加的理想,观察组之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治疗 应用
  • 简介:患者男,17岁,因右食指被机器压断后3h入院。专科所见:右食指甲根部以远指体完全离断,创面呈斜形。创缘不齐,皮肤挫伤较重,创面内可见神经、血管抽出约0.3cm。离断指体完整。入院诊断:右食指末节完全离断。急诊在指根麻醉下拟行右食指原位缝合术,术中将创面内组织修剪整齐,咬骨钳将骨折端碎骨咬除并挫平,克氏针将近端骨折端钻3个小孔。

  • 标签: 原位缝合 断指 创缘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4例。对照组常规止血,观察组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产褥病、子宫切口裂开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输血人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可减少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实现尽快止血,且可减少产后不良情况发生风险。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切口感染患者治疗中早期清创缝合治疗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切口感染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划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扩张切口引流换药方法,观察组行早期扩创缝合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换药频次。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换药频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伤口再次感染情况。结论腹部切口感染患者治疗中,早期清创缝合治疗方法应用下,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且术后换药频次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切口感染 早期清创缝合治疗 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 我院 2017 年 1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产后出血缩宫素无效患者 92 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 患者使用的止血方式分为 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6 例。 研究 组患者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 患者 使用常规止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2.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2h 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可以有效治疗产后出血, 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gm术,编织缝合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CLAI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经我科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3例(共23足)CLAI患者相关资料。纳入患者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34.6岁;CLAI症状持续时间为7-60个月,平均19-3个月。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后接受带线锚钉结合Gould—Brostom术编织缝合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术式治疗CLAI。术后定期随访,记录踝关节活动度、距骨倾斜角及相关并发症,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距骨倾斜角、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ofFootandAnkleSurger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正常行走时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结果:23例患者中有18例获得随访,5例失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浅表感染,延迟愈合;1例患者出现患足外侧皮肤麻木,经口服药物治疗于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踝关节外侧韧带再次断裂或不稳复发。末次随访时18例患者距骨倾斜角由术前(8.72±1.96)低至(4.44±1.61)°AOFAS踝与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48.56±14.20)分上升至(80.94±12.31)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72±1.18)分降低至(1.72±1.73)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39.17±12.04)分上升至(76.11±7.19)分;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治疗CLA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踝关节 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Gould—Brostom编制缝合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方法、优点以及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使用改良缝合方法225例,其中上腹部手术120例,下腹部手术105例,急诊手术56例。结果225例病例中其中5例患者由于肥胖出现脂肪液化,另外4例患者由于急诊手术,腹腔感染重,出现切口感染导致切口裂开,二期缝合后愈合。其余均为一期甲级愈合。结论腹部手术切口改良缝合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后脂肪液化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在基层医院中使用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 标签: 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比较心导管术拔鞘管后,采用经皮血管缝合器(Perclse)止血与人工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1182例患者在心导管术后,分为血管缝合组(共588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290例,介入治疗298例)和手法压迫组(共594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30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294例),分别应用Perclose止血和手法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卧床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血管缝合组和手法压迫组比较,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erclose实施成功率95.30%。结论心导管术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缩短了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

  • 标签: 心脏导管插入术 止血 手术 外科缝合器
  • 简介: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vs.129.7,90.8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 标签: 缝合技术 切口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治疗当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本篇文章选取了本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2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研究并且分析了这些患者的整个手术开展情况和手术疗效,针对不同的产后出血患者进一步提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分析了2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和效果之后,患者的止血率非常高,止血的疗效达到了96%。唯独1例患者在进行压迫缝合止血的手术失败了,产后的出血量超过了2000毫升,在完成了子宫压迫缝合手术之后,患者出现了阴道大出血的情况,最后进行了子宫摘除手术才达到了止血效果。结论在对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子宫压迫缝合治疗之后,需要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的产后出血状况来做出及时的治疗处理,手术简单且易于操作,疗效高,危险性小。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