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内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便于加强药物安全管理,进一步增强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对高危药品生产的背景、概念进行充分的了解。制定高危药品管理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逐步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原则。结果医疗机构如果想要切实做好高危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明确各自的责任,使用各种可以应用的手段防范高危药品,最大限度的减低使用危险性。结论高危药物的管理以及风险的防范是医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各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逐步完善药物的安全使用流程。同时对患者实施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减少用药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措施 医院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严格岗位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购置防护设备,完善各类器具和废弃物、环境及各类医用报告单的消毒措施。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控制策略。结果通过上述各项措施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建康。结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组织、建立法规、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重视监督监测等措施,都可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措施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年来药房药剂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进行搜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差错的原因,以此来制定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的应对措施。结果1年中,发生在我院药房药剂调配的错误共27例,经过分析发现,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包括医师、药师和其他因素。结论加强药房的管理、提高药房人员服务水平、规范处方审核调配规程等,能够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减少差错发生。

  • 标签: 药房 药剂 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危重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规范的系统护理、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实行心理护理、规范的系统护理,能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提高了治愈效果。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规范的系统护理,患者能平安度过危险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复苏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45例心脏骤停患者,全部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抢救,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在检查急救前死亡;其余的40例患者中,31例患者心脏复苏成功,心脏复苏成功率为77.5%,9例患者病情危重,经心脏复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临床中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心脏复苏,能让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得以有效提升,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 标签: 心脏复苏 心脏骤停 临床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从发生的护理纠纷中总结经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从我院2014年度的6例护理纠纷和2015年度的2例护理纠纷中查找原因,并总结防范措施。根据发生的所有护理纠纷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并落实护理计划。结果2014年度的护理纠纷占总住院人数的0.28%,2015年度的护理纠纷占总住院人数的0.09%,2015年度护理较2014年度降低了32%。结论通过分析总结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可使护理纠纷显著降低。

  • 标签: 产科护理纠纷 优质护理服务 技术娴熟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护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手术室,是每所医院较为特殊的科室,是集手术、检查、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也是患者家属对需求存在差异,所以引发投诉与纠纷最多,既给医院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失,又耗费医院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有必要将护理投诉原因加以防范,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分妇产科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提高临床的治愈率、降低孕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另收集65例患者,观察出血原因。结果初产妇40例占61.53%、剖宫产产后出血48例占73.84%,出血情况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子宫收缩乏力结构比58.46%、胎盘滞留结构比占24.61%、阴道损伤结构比占12.30%、凝血功能障碍结构比0.046%。65例患者接受相应的预防以及临床处理之后,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并顺利出院,没有一例因为产后出血诱发死亡,防治效果良好。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诱因,应给予科学防护,尽量减少出血现象。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血液检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实施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血液标本的采集,常出现的问题和提高标本质量的措施

  • 标签: 血液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产褥期异常的产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43例产妇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后,43例产褥期异常的产妇皆恢复良好。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产妇尽快痊愈。

  • 标签: 异常产褥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输血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关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站目前所存在的输血感染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站还存在输血感染安全隐患,同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到位。此外,工作区域布局不合理以及没有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等。结论为了有效地控制输血感染事件的发生,需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还需加强管理力度,杜绝输血感染事件发生,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感染 预防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的护理过程中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80例患者,对80例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观察80例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总结在血液净化护理总易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本次研讨中8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6.25%,其中,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6例,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7.5%;出现穿刺针脱落的患者为4例,发生率为5%;出现治疗告知没有及时记录3例,发生率为3.75%。结论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导致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增加心理护理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耐心是提升血液净化护理的关键。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管理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硬软件建设、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上级监督等措施,预防感染。结论通过加强管理,科室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等举措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 标签: 制度化管理 操作流程 素质培养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如果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原因是母亲缺乏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与哺乳技巧。若母亲或婴儿因生病而终止哺乳,此时医护人员就需要给母亲提供正确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以通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处方、母乳喂养的咨询热线以及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来帮助他们,让他们了解到母乳喂养的优点,能够坚持进行母乳喂养。

  • 标签: 母乳喂养 成功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在感染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具体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省的3个市区作为调查对象,并将其分别命名甲市、乙市及丙市,调查并评价3个市区所属范围内的所有医院的相关感染管理工作,从中总结该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综合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结果存在的问题包括上级重视问题、相关感染知识掌握问题、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实施方法问题、管理问题等;解决方法包括加强上级领导对工作的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的感染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监督小组对相应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并完善该项工作的管理制度等。结论针对各层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探讨出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还可提升该项工作的进展,从而增强各层医院的感染管理,有效的控制药物滥用行为,并减少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问题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