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输血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

何燕芳1陈

何燕芳1陈巾2

(1广西梧州市中心血站广西梧州543002)

(2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输血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关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站目前所存在的输血感染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站还存在输血感染安全隐患,同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到位。此外,工作区域布局不合理以及没有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等。结论:为了有效地控制输血感染事件的发生,需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还需加强管理力度,杜绝输血感染事件发生,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关键词】输血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84-02

临床上,输血是一种特殊性的医学治疗方式,同时其在抢救和治疗患者生命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是,虽然输血能够治疗患者的疾病,同时还会使得患者感染各种病原体以及病毒性疾病等。近年来,临床用血量逐渐增加,而发生输血感染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增加医院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为此,我站对发生输血感染的相关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实施相关控制措施,如下报道。

1常见输血感染

1.1菌血症

近年来,临床对血液病毒的检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进而使得因输血所发生的病毒感染率在逐渐下降。但是,因血液而发生的细菌污染情况不断增加。目前,红细胞制品一般放置在2-6℃的环境中保存,而冰冻血浆则保存于-18℃以下环境中。低温能够对细菌的生长产生抑制,所以发生细菌污染的几率减少。但是,血小板制品则保存在20-24℃的环境中,同时血小板中的血浆存在丰富的养料,进而使得细菌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良好环境,所以血小板制品很容易发生污染。

1.2输血病毒感染

经输血感染的病毒主要为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1.2.1病毒性肝炎

因输血而导致的肝炎为输血后肝炎(PTH)。这种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目前其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大约为2.4-27.6%。同时其与输血量以及输血次数成正比关系。目前常见的疾病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1.2.2艾滋病毒(HIV)感染

对于艾滋病来说,输血是导致患者患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美国,每年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大约占1.7%[1]。然而给患者输注红细胞和全血以及血浆则可能会传播艾滋病。然而给患者输注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则一般不会发生感染。这种感染的危险性则主要与患者输血次数以及输血量成正比。

1.3输血性疟疾

疟原虫感染者也可产生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状态,血液中含有处于潜伏期的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即无症状发作的带虫者。当这一类人成为供血员时可传播疟疾。受血者输入此种血可致输血性疟疾,这种感染是会致命的。

2预防和控制措施

引起输血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供血员带有感染因,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

HBSAg、抗-HCV、抗-HW等均有检测的“窗口期”,即人体感染早期[2]。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血清学尚无改变,但是体内在进行病毒复制,出现病毒血症,这段时间称之为“窗口期”。对于现有的检测方法,处于“窗口期”的人群的检测结果是显示阴性的。但这一部分人群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将他们的血液在临床上使用,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供血员的筛查非常重要,要严格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由于“窗口期”的存在,使得部分被污染的血液检出率下降,对此,我们采取如下有效措施预防:

2.1.1积极推行自愿无偿献血体制,100%开展自愿无偿献血

开展献血者筛选机制,招募低危的、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是各国公认的提高血源质量,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首要手段。可大大减少由献血者原因引起的输血相关感染。同时,采供血机构加强对献血者健康知识和血液科普知识教育,特别是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告知健康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于保护其本人和受血者的意义,并详细询问献血者的病史、旅游史及生活习惯,以及是否存在高危行为,这对献血者自我排除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还应建立保密性弃血机制,延伸献血者的自我排除,对于预防新发现的但又无法进行血液筛查的病原体感染更具有现实意义。

2.1.2运用先进手段,加强病原体筛查和监控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一些已知病毒的检测能力在逐步提高。然而,病原体感染的窗口期和检测的漏检率仍然存在,新发现的病原体尚无能力进行筛选,新的病原体还在不断出现。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检测的要求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双筛检测[3]。原理是检测献血者血液中的抗原或/和抗体作为血液是否感染的指标,可有效阻止病毒通过输血传播,但不能直接检测病毒核酸,存在“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沉默等原因。血站可采用核酸扩增技术(NAT),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基础上直接对病原体核酸进行检测,是血液中病原体存在的最直接证据,作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液检测的补充,大大缩短检测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残余风险。

2.2血液进入受体前,在各个操作环节中受到病原体污染,采供血过程中应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管理

2.2.1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责任心,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

加强对献血者手臂的消毒;使用有卫生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和生产合格证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输液器材,用后消毒灭菌并毁型;制备各种血液制品时使用无菌接合机接驳,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对采血、储血、输血区的消毒隔离的管理:采血、成分制备、储血、输血区每天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20min,每天两次,每月对上述区域以及储血冰箱进行细菌培养。血液成分制备有专用工作室,全封闭式分离血液成分;血站内应严格执行血液、体液隔离预防措施。另外,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用液体加热法能灭活血制品中HCV、HW。在生产中使用终末加热法加上去污染处理法,灭菌效果良好[4]。

2.2.2严格掌握输血或使用血制品适应症

应权衡利弊,尽量采用成分输血,严格掌握输血量,绝不应滥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是保证血液输注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需反复输血和输血液制品者,应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使用库存3天以上的血液能降低大部分病毒的活性,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2.3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严格控制与安全相关的各环节,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严格监控病原体检测的各个环节,这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采用下列一些手段:加强原辅材料的质量考评、验收和日常使用前的检验工作,避免因血袋等原辅材料的质量问题而使血液受到污染;加强实验室的室间质控、室间评估以及试剂的考核工作,对血液检测系统进行监控,避免因试剂、设备或人员问题等造成的系统性差错。

2.2.4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到医院进行输血知识的宣传,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操作中做到:不能随意打开血袋以避免污染。绝不能为追求快速输血而用开放瓶输血,或因血袋内“白膜”堵塞输血器而在病房插针打开血袋,用开放式漏斗和消毒纱布过滤血液等开放瓶输血应当禁止。血液可以回温后再输,必要时可加温,但不能超过37℃,回温后尽快输注。禁止把任何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一同输注。

3结论

为了控制输血感染和输血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需对血站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规范临床的输血工作,同时引进先进、灵敏的血液检测技术,并严格执行血站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减少医院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迅,徐忠,邱颖捷,贾尧.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TC)室间质评项目经验总结[J].中国输血杂志,2012,10:1092-1095.

[2]何晓凤.医院输血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外医学研究,2011,07:111.

[3]郭超群,王林,来祝檩.浅谈医院在预防和应对输血纠纷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466-467.

[4]郭瑞德.血袋回收对医院输血感染预防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8:1638.